銅冶煉加工業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11 05:52:00
導語:銅冶煉加工業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幾年,我市銅冶煉加工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好勢頭,為全市工業增量、財政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已經成為全市工業的重要產業。為了更好地組織實施工業經濟“6381”工程、策應決戰“兩區”的戰略決策,抓好大項目,培植大產業,進一步促進我市銅冶煉加工產業的大發展,使之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特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提高認識、科學發展
銅冶煉加工產業規模大、稅收快、低排放、發展前景好。2007年,全市銅冶煉加工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6億元,工業增加值12.1億元,上繳稅收1.28億元,比2006年分別增長20倍、15倍和23倍。成為全市工業發展最快、規模最大、對稅收貢獻最大的子行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促進銅冶煉加工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意義,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路,采取超常規措施,共同促進銅產業的快速發展。
銅冶煉加工行業的發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擴充總量、產業聚群為目標,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以園區建設為平臺,以項目建設為依托,以技術創新為支撐,實施“布局區域化、發展產業化、生產規模化”的發展戰略,實現我市銅冶煉加工產業的超常規發展。
二、主要目標
經過三年的努力,提升產業平臺建設水平,促進銅冶煉加工產業的聚集;提升產業集約化發展水平,實現從生產銅初級產品向生產中高級產品轉變,逐步打造具有區域競爭力的產業鏈。具體目標:2008年,全市銅冶煉加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30億元,上繳稅收達到4億元。2010年,全市銅產品產量確保達到35萬噸、爭取40萬噸,其中電解銅產量達到15萬噸、爭取20萬噸。銅冶煉加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達到200億元以上,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25%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0億元以上;上繳稅收達到8億元以上;力爭培育5家主營業務收入過20億元的骨干企業,培育1個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3個過50億元的銅產業基地縣。
三、主要措施及配套政策
(一)主要措施
1、努力打造銅冶煉加工產業發展平臺。重點抓好等工業園區銅冶煉加工產業特色小區建設,優先安排銅冶煉加工產業項目建設用地,促進銅冶煉加工產業連片發展。市里將選擇發展積極性較高,產業基礎較好,且在2010年內可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0億元以上的2-3個銅冶煉加工特色小區予以重點扶持。
2、重點抓好銅產業招商。加快招商選資步伐,把銅冶煉加工產業作為全市產業招商的重中之重,實行重點招、重點引。一是選擇重點區域。把招商的主要力量放在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等有色金屬產業轉移的地區,同時放開視野,力求在引進北美、西歐、日本、臺灣、香港等境外資本上有所突破。二是緊盯重點項目。對固定資產投資在億元以上的項目,投資強度在100萬元/畝以上的大項目,對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環保型、高稅收、占地少的銅深加工項目,要一盯到底,緊抓不放。
3、建立銅冶煉加工項目協調機制。各地在項目準入審查方面,實行部門聯審制度,主要對項目的環保、安全、規模、科技含量等方面把好準入關口;在項目落點審定方面,按照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促進產業聚集、有利于形成產業分工協作、有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安排好項目建設用地;在抓項目落實上,按照定時間、定目標、定責任、定措施、保證按時核準落戶、保證按時開工投產的“四定兩保”的要求落實好幫扶單位;對重大銅冶煉加工項目落地后的征地、辦證、規費減免、能源供應等進行協調、監督和跟蹤服務,確保項目早投產、早見效。
4、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先做大再做強。我市銅冶煉加工產業應沿著初級產品-→基礎原材料-→銅制品的發展方向,循序漸進。當前要大力發展初級銅產品項目,做大初級產品規模,形成規模優勢,吸引沿海廢雜銅資源向我市集中,從而變資源劣勢為產業優勢。在抓好初級銅產品的同時,鼓勵支持企業投資深加工項目延伸產業鏈,逐步形成產業競爭優勢。
5、加強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增強發展后勁。充分利用國家支持技術進步的方針政策,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銅冶煉加工產業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密切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品技術開發、人才培養和決策咨詢依托關系,建立企業的研發機構和技術創新中心,加強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轉化。
6、支持銅冶煉加工企業直接從國外進口銅原料。鼓勵有實力的銅企業直接從國際市場進口銅原料;同時,按照政府倡導、企業自愿、公司化運作的原則,組織市內有實力的企業共同出資組建有色金屬材料進出口公司,主要經營有色金屬外貿業務;幫助市內銅冶煉加工企業從國際市場進口銅原料,辦理銅產品出口業務等。海關、檢驗檢疫部門提供有關政策咨詢服務和報檢、報關、稅務等業務支持。
(二)配套政策
1、統一財政扶持政策,支持企業快速發展。
(1)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或外資1000萬美元以上(含1000萬美元)的生產型企業,從投產年度起,前3年按企業實際繳納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財政全部用于扶持企業發展,第4年至第5年按50%的比例予以扶持;符合上述條件的加工貿易型企業從獲利年度起,前5年按企業實際繳納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財政全部用于扶持企業發展,第6年至第10年按50%的比例予以扶持。
(2)固定資產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須經省級以上有關部門認定),從投產年度起,前5年按企業實際繳納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財政全部用于扶持企業發展,后5年按50%的比例予以扶持。
(3)從投產年度起,企業實際繳納的增值稅,由受益財政按一定比例獎勵企業,扶持企業發展。年實際繳納增值稅2000萬元(含)至5000萬元(含)的企業獎勵比例為25%;5001萬元以上至1億元(含)的企業獎勵比例為28%;1億元以上的企業獎勵比例為30%。獎勵年限由各地政府根據企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稅收貢獻大小予以確定。獎勵資金主要用于企業技術改造和擴大生產能力。
2、加大對銅冶煉加工企業的信貸扶持力度。對生產、加工貿易型銅冶煉加工企業,金融部門應根據企業要求,依據有關規定,做好授信工作,建立信用檔案,接受企業有效固定資產抵押,發放抵押貸款。各縣(市、區)中小企業擔保公司對符合擔保要求的銅企業優先予以貸款擔保。對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上,上交稅收達到1000萬元的重點企業,其銀行貸款在縣市工業發展基金中安排資金,給予一定比例的貼息支持。
3、加大供電支持力度。全市銅冶煉加工企業統一執行大工業電價,支持企業避峰用電,實行峰谷差別電價管理。供電部門要積極爭取省發改委同城同網同價的政策,對銅冶煉加工企業停電必須提前通知,防止企業因停電造成事故和損失。
4、對企業銅冶煉生產過程中脫氧所需木材要保證供應,林業部門要單列木材供應指標,以支持企業滿負荷生產。
5、鼓勵和支持年產量1萬噸以上的銅冶煉加工企業,根據崗位特點吸納殘疾人就業,享受國家民政福利企業有關優惠政策。
6、鼓勵支持企業進行銅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逐步形成產業競爭優勢。
四、加強領導、創優環境
1、成立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成立市銅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經貿委。其主要職責是:做好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工作,落實銅產業發展主要目標、措施及其配套政策,解決好銅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實現銅產業快速發展提供組織保證。
2、成立有色冶金行業協會。組建全市有色冶金行業協會,為民間組織。要發揮協會聯系政府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形成企業與政府的溝通、協調機制;要發揮協會自我教育、自我約束作用,形成行業自我發展機制;要發揮協會對內協調、對外維權的作用,形成各方的良性互動機制;要發揮協會行業招商、以商招商作用,形成促進產業聚集、推動行業快速發展的機制。
3、營造更好的投資創業環境。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主動作為,做好服務,堅決杜絕只收費、不服務、不解決具體問題的行為。對企業出現的問題,要認真研究、具體分析,妥善解決,為企業發展、做大做強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讓企業有親情感、歸屬感、安全感。對部門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行為,將嚴肅追究責任。
- 上一篇:促進三保各項工作通知
- 下一篇:林業建設良種壯苗關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