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加快電子產業發展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11 05:54:00
導語:招商局加快電子產業發展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子信息產業是我市工業的重要支柱產業。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提升其產業集聚水平,結合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方向和我市實際,現就進一步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充分認識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意義
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戰略產業,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以充分發揮的新型產業。到目前為止,全市擁有電子信息企業175戶,其中,吉泰工業走廊內擁有電子企業143戶。吉泰工業走廊電子信息產業被省經貿委認定為“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因此,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重大意義,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抓住國內外電子信息產業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立足現有基礎,整合生產要素,遵循發展規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承接產業轉移,進一步打造產業發展平臺,做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努力形成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產業體系。
二、發展思路和目標
發展思路: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以特色園區和重點企業為載體,以產業集群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體制機制創新與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品牌建設為目標,以多元化投資為支撐,實施“主攻整機產品,帶動配套產品,開發軟件產品”的發展戰略。
規劃目標:總的目標是:經過努力,使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在經濟總量和運行質量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將我市建設成為具有相當規模和競爭能力的乃至中部地區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近期目標是:至2010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0億元,上交稅收7億元,實現利潤5億元。其中:吉泰工業走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0億元,上交稅收5億元,實現利潤3億元,力爭培育5戶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
遠期目標是:至2015年,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年均增長40%。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800億元,上交稅收32億元,實現利潤28億元,力爭培育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骨干企業2-3戶,50億元以上的骨干企業5-10戶。其中:吉泰工業走廊電子信息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0億元,上交稅收25億元,實現利潤20億元。
三、產業布局
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的布局以吉泰工業走廊的“三縣三區”為重點。市高新區以深圳產業園、中泰電子、盛泰通訊、紅板科技、聯創線纜、木林森電子等一批企業和項目為依托,重點發展手機和通訊終端產品、高密度線路板、LED和通訊電纜等產品;縣依托博碩科技、協訊電子、航盛電子、浩漢電子、先歌集團和華憶科技等一批企業和項目,重點發展電腦及外部設備、高檔音響、車載電子及其配套產品;吉州區依托友利電、摩比通訊等企業和項目,重點發展無繩電話、通訊中繼設備及天線等通訊產品;泰和縣全力建設液晶顯示產業園,重點發展液晶顯示器、顯示模塊及配套產品;吉水縣依托嘉泰電子、永盛電子等企業和項目,重點發展彩色LCD顯示器、顯示模塊、柔性線路板等產品,做好電鍍集控區,為全市電子零部件生產提供電鍍專業化服務。青原區和其他縣(市、區)都要結合實際,發揮優勢,做好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整合特色資源,突出重點產品、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發展各具特色的電子信息產業。通過做大做強、做優做精,形成我市電子信息產業布局合理、產業集約、企業集群、產品配套的發展格局。
四、政策保障
1、財政扶持政策。一是外商在我市興辦電子企業,其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或外資1000萬美元以上(含1000萬美元),從獲利年度起,前3年由受益財政按企業繳納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全部獎勵給企業作為扶持資金,第4年至第5年按企業繳納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50%獎勵給企業作為發展扶持資金。二是固定資產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高新技術電子企業(須經省級以上有關部門認定)從獲利年度起,前5年按企業實際繳納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財政全部用于扶持企業發展,后5年按50%的比例予以扶持。三是興辦生產加工型電子企業,從正式投產年度起,年繳增值稅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前3年按企業上繳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受益財政按下列標準扶持:年繳增值稅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1000萬元以下,按30%的比例給予扶持;年繳增值稅1000萬元以上(含1000萬元),按50%的比例給予扶持。四是鼓勵多形式、多渠道投資興建工業標準廠房。土地出讓價按照新增工業企業用地優惠標準執行;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市及市以下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五是減輕企業規費負擔。省以上行政事業性收費按規定收費標準的下限執行,市及市以下實行“零收費”,勞務性收費按減免30%收取。
2、融資政策。一是加大財政性資金支持力度。積極爭取中央和省專項資金;各縣(市、區)要設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技術創新、新品開發和以商招商擴大配套等方面的項目。二是加大銀企(園)融資力度。鼓勵各工業園區成立資產運營公司,與商業銀行合作,按照“統貸統還”融資運作模式,為園區企業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資服務。三是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對擬上市的電子信息類企業改制、重組過程中辦理資產置換、剝離、收購、財產登記過戶的交易稅費和其它費用,由稅務、國土、房產等部門按規定減免;支持符合條件的電子信息類上市后備企業優先申請高新技術產業化資金、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科技三項經費和挖潛改造資金等各類政策性扶持資金;對已完成上市輔導的電子信息類擬上市企業,在申辦房產證時可先行辦理轉移或變更登記手續;對成功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企業,由所在縣(市、區)政府給予獎勵。
3、稅收政策。切實貫徹落實國家促進軟件產業發展的有關增值稅、所得稅等優惠政策。鼓勵制造業企業將其信息技術應用開發中心剝離成立軟件企業,享受軟件產業政策;經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定的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可申請享受國家現行鼓勵軟件產業發展的有關增值稅、所得稅優惠政策;動漫企業自主開發、生產動漫產品涉及營業稅應稅勞務的(除廣告業、娛樂業外),暫按3%的稅率征收營業稅。
4、人才引進政策。一是全市各省級工業園,可按不超過總用地面積的7%規劃建設企業專家公寓和休閑、健身、娛樂、購物等生活配套設施。二是電子信息企業高管人員繳納的薪金(工資)個人所得稅地方財政所得部分,由受益財政全部獎勵其在本市中心城區購買住房。三是對符合條件來從事電子信息產業技術轉化和產業化活動的海外留學人員、專家及具有技術專長人員,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可給予適當資助。四是企事業單位引進的高層軟件人才,評定專業技術職稱時,可不受原有專業技術職稱、專業技術崗位和任職年限的限制,根據本人條件可直接報名參加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職稱任職資格考試,計算機免試。
5、技術創新政策。電子信息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從事軟件開發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用于培訓的費用,以及軟件開發企業工資,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集成電路設計產品視同軟件產品,受知識產權方面的法律保護。集成電路設計業視同軟件產業,適用國家軟件產業有關政策;在一個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對單位和個人從事軟件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在我市設立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其生產性設備的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
6、出口補貼政策。對軟件出口和服務外包企業取得同一客戶全年合同累計超過5萬美元的出口或外包訂單,未申請銀行貸款的,由受益財政給予適當獎勵。對軟件企業通過CMM認證的,按取得CMM認證的級次予以獎勵補貼。對已經列入國家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補貼范圍的認證項目不再補貼。
五、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強化考核。成立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經貿委。各縣(市、區)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其主要職責是:做好產業發展的組織協調工作,落實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措施及其配套政策,協調解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為實現電子信息產業快速發展提供組織保證。各縣(市、區)政府特別是吉泰工業走廊內的“三縣三區”和有關部門要把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工作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并作為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分管領導責任制,建立目標考評制度,逐級落實目標管理。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牢牢把握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機遇,充分發揮我市“加工貿易梯度重點承接地”、“臺資企業轉移重點承接地”和“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三張名片的優勢,認真分析跟蹤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上市公司的投資動向,盯緊重點區域,瞄準重點客商,加快產業對接,力爭每年引進電子信息類項目100個以上。對投資5億元以上的電子信息企業,各地可進一步制定政策,實行一企一策予以重點扶持。
3、支持龍頭企業打造產業鏈。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幫助友利電電子、博碩科技、紅板科技、中泰電子、聯創線纜、先歌音響、協訊電子、航盛電子、合力泰電子等一批龍頭企業加快發展,著力提高企業的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創利率、資金利潤率、資源能源利用率水平。支持和鼓勵龍頭企業開展產業招商和以商招商,發展上下游配套體系、生產經營服務體系,通過前伸后延,打造企業價值鏈,不斷提高龍頭企業價值鏈優勢。
4、加大項目扶持力度。一是項目審批從簡從快。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電子信息產業項目,市、縣(區)項目投資主管部門按照權限優先核準或備案;對需要國家或省核準的重點項目,由市級項目投資主管部門落實專人負責申報,直至項目核準為止。二是實行項目審批與土地供給聯動。市政府每年在省下達的建設用地指標中預留一定指標,專項用于重大工業項目,優先保證電子信息類重點項目用地需求。三是采取“整體開發、費用分攤、異地辦廠、原地歸屬”的辦法,引導各縣(市、區)引進電子信息類項目落戶吉泰工業走廊。
5、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充分利用國家支持技術進步的方針政策,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創新體系。鼓勵企業密切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品技術開發、人才培養和決策咨詢依托關系,建立企業的研發機構和技術創新中心,加強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轉化。
6、成立行業協會。由政府協調,行業龍頭企業牽頭,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技術人員、知名企業家、大專院校教授、研究所研究員等有關專家為顧問,組建互惠互利、互動的產業聯盟和行業協會。鼓勵企業組建或加入相關產業協(學)會,充分發揮中介服務機構的作用,開展行業咨詢與服務工作,促進企業與科研單位合作、企業間的合作以及對外技術交流與合作。
- 上一篇:加強新聞宣傳及信息制度
- 下一篇:生態環保中林業作用
精品范文
10招商引資獎勵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