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水資源集中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16 05:15:00

導語:市政辦水資源集中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辦水資源集中管理工作意見

各市、區人民政府,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單位:

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保障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省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水資源集中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1.規范取水許可制度。除法律法規規定不需要許可的情形外,凡直接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必須依法向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水申請,其中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新區用水單位和個人直接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用水申請,依法進行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審批,取得取水許可證后方可取用水。開發利用地熱水、礦泉水的單位和個人,在取得取水許可證后,必須依法向所在地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采礦許可申請并辦理相關手續。

除需省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的情形外,在市區范圍內取用主要供水水源地地表水和取用地下水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其余的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各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直接從水庫、河流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并須申請取水許可證的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都應當進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對于未進行水資源論證或者論證未通過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不得批準取水許可,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等部門不得批準立項,環境保護部門不得批準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新增從城市公共供水管網取用水和從污水處理廠取用再生水的企業,在項目可行性研究期間,要依法進行水資源論證,經審查屬高耗水項目的,發展改革部門不得批準立項。

2.城鎮公共供水企業取用水管理。城鎮公共供水企業在水庫、河道、地下的所有取水口,均需由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量設施,實行計量取水,按月統計報送取水量。其中,市水務集團所屬的取水口、米山水庫范圍內所有的取水口,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裝計量設施,按月統計取水量。水資源費的征繳嚴格按照《市水資源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市政府令第39號)的規定執行;污水處理費、自來水公用事業附加,按照所在地有關規定,由公共供水企業收取并上繳財政部門。

3.地下水開采利用管理。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嚴格限制新增地下水用戶。原有用水戶必須由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嚴格審核取水許可,統一安裝計量設施,依法繳納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同時要逐步限制用水量,最終實現接入城市公共供水管網。原有取水許可證到期的,一般不再續辦。城市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外的非農業地下水用戶,必須嚴格執行取水許可審批制度,加強用水定額管理和計劃管理,由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裝計量設施,按規定繳納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公共供水管網鋪設到達后,用水戶要適時接入公共管網,并停用地下水。

4.地熱水開采利用管理。開采利用地熱水的單位和個人,須到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相關許可及審批,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裝計量設施。采礦權價款依據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按具有采礦權評估資格的機構評估的價格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要嚴格執行市物價局、財政局《關于制定我市地熱、礦泉水、磚瓦粘土礦產資源補償費標準的通知》規定的收費標準;市區地熱水開采利用單位和個人需繳納的污水處理費由現行的每立方米1.1元提高到4元,另外征收價格調節基金每立方米2元,其他地方地熱水開采利用單位和個人需繳納的污水處理費可參照此標準執行。

5.礦泉水開采利用管理。開采利用礦泉水的單位和個人,須到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相關許可及審批,并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安裝計量設施。采礦權價款依據財綜字文件規定,按具有采礦權評估資格的機構評估的價格收取;礦產資源補償費要嚴格執行文件規定的收費標準;市區礦泉水生產企業的污水處理費要嚴格執行市物價局、財政局、建委、水利局《關于對居民用水實行階梯式水價并相應理順其它用水價格的通知》規定的收費標準,其他礦泉水生產企業的污水處理費可參照此標準執行。

6.明確收費主體。市區地下水水資源費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征收,市區城市供水管網自來水的水資源費由市水務集團代收;市區地熱水、礦泉水的礦產資源補償費,地熱水的價格調節基金,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代收;市區城市供水管網自來水用戶污水處理費由市水務集團代收,地下水用戶污水處理費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門代收。各執收部門要加強規費征繳管理,嚴格執行票款分離制度,做到應征必征,足額征收。

7.完善水資源管理體制。要統籌城鄉供水、水資源綜合利用、水環境治理、防洪排澇等涉水事務管理,實現對各類水資源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配置,促進水資源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和有效保護。市水行政主管部門與市水務集團要進一步建立完善合作機制,密切協調配合,加強對城市地下水管理、用水計劃管理、污水排放管理,加大規費征收力度,共同做好水資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