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府招商引資工作指導意見

時間:2022-04-26 10:20:00

導語:縣政府招商引資工作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政府招商引資工作指導意見

為進一步加快全縣對外開放步伐,提高經濟外向度,現就年招商引資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在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開展招商引資,是順應國際、國內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內在要求,是大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快實現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途徑和重大舉措。全縣上下務必要進一步強化開放意識、發展意識,切實提高對招商引資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打破束縛對外開放的條條框框,清除制約招商引資的瓶頸障礙,努力營造大招商、大發展的濃厚氛圍,以更加優良的環境、更加優惠的政策,加快引進一批大項目、大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謀求新發展、創造新優勢,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跨越發展。

二、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年”活動,在招商區域上突出“南融北接”等重點區域,在招商重點上突出傳統優勢產業、特色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在招商方式上突出產業招商、企業招商和領導招商,在招商載體上突出縣開發區和重點企業。強化督查考核的導向作用,把工作著力點放在招大商、引巨資和對接央企、名企上,放在引進高科技含量、高貢獻率、高附加值、高就業率項目上,在全縣形成領導帶頭招商、隊伍專業招商、企業主動招商、部門服務招商、全民參與招商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

(二)任務目標:全面落實年招商引資指導計劃,基礎條件較好的鄉鎮(區、辦)至少引進1個過5000萬元的工業項目或大型服務業項目;其他鄉鎮(區、辦)和縣直經濟部門至少引進1個過3000萬元的項目;各專業招商局至少引進1個過5000萬元的項目;全縣引進到位資金超過30億元。加大與央企、名企的合作力度,力爭有一家縣內企業與央企合作成功。

三、實施“六個一”工程

(一)精編一批招商資料。結合我縣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有關部門成立項目工作組,超前做好大項目的謀劃、儲備,努力做到“策劃儲備一批、包裝推出一批、對接洽談一批、引進簽約一批、開工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對涉及全縣發展大局的重大、特大項目,邀請專業機構“把脈”,找出“賣點”,“借腦”包裝。

(二)組織一批招商活動。突出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港臺地區以及日本、韓國等重點區域,并向西北地區、東北地區延伸,開展陣地招商,舉辦經貿活動、加強交流溝通、推進項目合作、引進戰略投資。年重點招商(參展)活動。

(三)捕捉一批項目信息。通過境內外招商、招商、展會招商等各種招商活動,獲取一批項目信息,特別是積極對話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和央企、名企。各單位要及時將有關項目信息上報,由縣招商辦搭建好重要客商信息庫、重大項目信息庫兩個數據庫。對于重要客商和重大項目,要盯上跟蹤落實。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部門之間的互聯互動機制,實現資源共享,確保每一個項目信息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四)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對于重大招商項目,縣委、縣政府明確一名縣級領導負責、建立專門工作班子、制定落實推進方案,一抓到底、重點突破。

1.突出重點工業項目。重點吸引木制家具、汽車零部件、電梯、體育健身器材、閥門、鐵路器材六大產業集群領域投資。

2.加強與央企、國內外大公司的戰略合作。充分發揮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積極引導縣內企業解放思想、靠大聯強,拿出優勢資源與央企、名企對接合作。

3.下更大氣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等新興產業項目的引進。

4.積極推進服務(文化旅游)業、城市建設及社會公益項目招商。

為進一步明確責任分工、確保產業招商取得實效,實行產業招商部門負責制。

(五)搭建一批招商平臺

1.積極加強與各級行業協會、華僑商會、實業促進會、正規投資管理公司等組織的交流合作,使其成為招商平臺。年內,各專業招商局、經濟部門至少與2家經濟發達地區的經貿機構、商會組織建立交流合作機制。

2.積極爭取省直部門的支持、扶持,全面加強與駐濟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

3.搶抓天津濱海新區大開發、大發展的重大機遇,按照“主動對接、當好配角、錯位發展、互利共贏”的思路,在天津設立經貿聯絡處,建立雙方互派掛職干部機制,開展全方位對接合作。

(六)培養一批招商骨干。通過考選、招聘等多種方式不斷充實壯大招商專業隊伍,配齊配強專業招商人員。積極創新招商引資激勵機制,進一步激發招商人員的工作激情。各鄉鎮、各部門都要成立專業招商隊伍、保障工作需求、完善相應機制。

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經常性的學習培訓、業務交流活動,使廣大招商人員熱愛招商事業、掌握政策法規、熟悉本地情況、了解投資需求、懂得洽談技巧,不斷提升工作能力。

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將“六個一”工作開展情況納入考核范圍。

四、突出產業招商,推進方式創新

立足我縣產業和資源優勢,緊緊圍繞優化經濟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培植龍頭骨干企業的目標,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力促產業升級。

1.領導帶頭招商。各級領導干部要進一步增強帶頭招商、主動招商的意識,每年拿出一定時間和精力,真正“走出去”招商。

2.企業主體招商。發揮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千方百計把縣內重點企業推向招商引資工作第一線,制定優惠的政策措施,激發企業自主招商、對外合作的積極性。

3.專業隊伍招商。建設好、管理好專業招商隊伍,切實發揮招商引資主力軍的作用。

各專業招商局對外聯絡、活動區域側重點。

4.外派陣地招商。在天津、北京、江浙、深圳及青煙威等地設立經貿聯絡處,派出專業招商人員,進行陣地招商。

5.委托招商。從大型中介機構、大企業、大財團的高層人士以及財經界、科技界、教育界知名人士中高薪聘請高級經濟顧問、選聘招商,建立更加高端的人脈網絡,搜集更多的信息線索。

6.網絡媒體招商。及時更新“中國”招商網頁,不斷充實縣招商辦電子招商平臺內容,建設專業的“政府招商網站”,積極借助各種傳媒工具宣傳我縣投資環境、吸引外來投資。

7.綜合運用節會招商、親情招商等其他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

五、加強調度通報,督導目標責任

(一)一周一調度。每周召,開一次調度會,由縣級領導同志對各專業招商局、鄉鎮(區、辦)、縣直部門、垂直管理部門、重點企業和領導招商情況進行調度。

(二)半月一通報。對各級各單位的招商情況,每半月通報一次工作進度。

(三)一月一督查。每月由縣領導召集,各專業局、鄉鎮(區、辦)、縣直部門、垂直管理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招商引資工作現場調度會,進行實地督查。各單位、企業當月新開工項目在每月25日前將《招商引資重點項目開工備案登記表》和相關證明材料交縣招商辦。

(四)一季一觀摩。縣招商辦每季度將列入備案登記的項目提交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進行現場觀摩。

(五)半年初評。縣委、縣政府組織對招商引資工作及招商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初評。

(六)年終總評。縣委、縣政府組織年終觀摩、總評。對招商引資工作先進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對年終總評末位鄉鎮(區、辦)、后三位縣直部門、末位垂直管理部門、末位專業招商局進行通報批評,單位主要負責人向縣委、縣政府作出書面檢查;對連續兩年處于末位的單位負責人問責調整。

六、嚴格考核統計,嚴格兌現獎懲

招商引資工作考核統計與表彰獎懲按照《招商引資工作考核獎懲辦法》、《招商引資項目引薦者表彰獎勵政策》執行。

(一)嚴格考核統計標準。日常工作統計由縣招商辦負責;考核驗收由縣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抽調招商、考核、財政、審計等相關部門業務人員參加,并邀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與監督,對招商引資第一引薦人(或引薦單位)、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度、產業或項目類別等事項進行考核、認定。

(二)嚴格兌現獎懲政策。嚴格兌現對招商引資項目引薦人、先進單位的表彰獎勵政策,對落后單位進行通報、問責。

七、立足高效服務,優化投資環境

各級各部門要以服務招商引資、振興經濟為己任,認真開展“高效服務、高效落實年”活動,推行全程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等各項服務措施。強化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職能,實現“一站辦公、一口收費、限時辦結”,對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知名品牌項目“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各級各部門要在項目考察、洽談、立項、環評、安評、建設、生產等方面全力配合,認真落實各項招商優惠政策和招商服務措施;縣招商辦要經常向客商、企業征求意見,及時掌握情況,為縣委、縣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縣紀檢監察機關要嚴厲查處各類“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圍繞服務效率、服務質量跟蹤問責。

建立客商定期懇談制度和節假日聯誼會制度,每季度組織一次由縣領導參加的客商懇談會,每年組織兩次(春節、中秋節)聯誼活動。提高公用設施、服務設施建設檔次和管理水平,滿足外籍人員及子女就學、醫療、休閑、娛樂的需要。對為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客商,授予相應榮譽稱號、享受有關待遇。

積極開展文明創建、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涉及投資環境,事事關乎信譽形象,處處連著對外開放”的共識,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