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府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意見

時間:2022-05-04 05:02:00

導語:縣政府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政府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管委會、辦事處,縣政府各部門、單位:

為建立完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確保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現就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一)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排查本轄區、本行業存在的事故隱患,做到不留死角和漏洞。

(二)掌握本轄區、本行業存在的事故隱患情況,一般事故隱患及時整改,重大事故隱患要做到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按時整改率100%。

(三)完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建立健全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責任和長效機制。

二、工作機制

堅持安全生產專家查隱患制度,定期幫助企業診斷排查隱患,逐步形成“專家查隱患、政府搞督查、部門抓監管、企業抓落實”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堅持重大事故隱患政府掛牌督辦制度,充分發揮縣安委會各專業委員會的綜合協調作用,對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按照等級納入各鄉鎮(辦)、園區掛牌督辦體系。進一步強化對行業邊界不清和容易形成監管空缺的安全生產薄弱環節的監管,及時調整和明確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安全監管(管理)職責,加強監管力量薄弱的部門和基層單位的工作力量。

(一)部門監督管理。安監、公安、住建、交通、質監、氣象、海洋與漁業等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政府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管理)責任,研究建立本行業、領域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制定事故隱患分級分類標準,積極推動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活動,牽頭負責本行業、領域事故隱患的治理和驗收工作。

(二)屬地推動落實。各鄉鎮(辦)、園區要定期研究、部署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時解決重點、難點問題。要督促生產經營單位主動開展排查、及時治理和上報事故隱患,同時適時組織專項事故隱患排查。排查發現的所有重大事故隱患應納入政府督辦體系,分級管理。

(三)企業全面負責。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必須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建檔監控等制度,逐級落實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對一般事故隱患要立即組織整改,重大事故隱患要及時、主動上報所屬鄉鎮(辦)、園區,并制定治理方案,積極組織整改。

(四)社會廣泛參與。落實事故隱患排查報告獎勵制度,形成群眾廣泛參與監督機制。建立企業違法不良記錄制度,記錄企業安全信用情況,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協會、中介機構等社會力量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加大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傳報道和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曝光力度,切實強化社會輿論監督。

三、工作要求

(一)強化領導,精心組織。各鄉鎮(辦)、園區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和落實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職責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全力抓好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實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由企業法人代表負總責,定期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時落實整改資金和責任,制訂隱患監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并及時向所屬鄉鎮(辦)、園區及主管部門報告。一般事故隱患由各鄉鎮(辦)、園區和有關部門負責跟蹤督改;較大以上事故隱患由縣政府掛牌,所轄鄉鎮(辦)、園區及部門負責組織督改,縣政府有關職能部門負責跟蹤督改。

(二)強化督查,務求實效。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信息實行季度統計、報送制度。縣安委會辦公室要定期向縣政府報告事故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情況,各鄉鎮(辦)、園區及有關部門應于下一季度15日前內將本轄區、本系統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報縣安委會辦公室,縣安委會辦公室根據事故隱患所屬行業領域進行匯總。縣安委會辦公室要定期召開政府掛牌事故隱患治理協調會議,聽取各單位隱患整改治理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縣安監局、縣督查局和縣監察局要適時聯合開展督查活動,重點檢查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整改治理和各鄉鎮(辦)、園區及有關部門監管責任落實情況。

(三)強化監管,嚴肅追責。要進一步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對無視國家法律法規、政府監管和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隱患的,依法嚴肅處理。對拒不整改事故隱患的企業,由縣安監部門依法采取行政強制措施;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責令其停產停業。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要求,對生產經營單位未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和方案、重大事故隱患不及時上報、未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進行治理、治理不合格或者未經安監部門審查同意擅自恢復生產經營的單位給予警告,并處3萬元以下罰款。按照《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對未經安全條件審查,新建、改建、擴建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的,由安監部門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未根據其生產、儲存的危險化學品的種類和危險特性,在作業場所設置相關安全設施、設備,或者未按照規定對安全設施、設備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的,由安監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危險化學品的儲存方式、方法或者儲存數量、儲存設施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由安監部門責令改正,處5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同時,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列入對各鄉鎮(辦)、園區及有關部門的年度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經安監部門復查確認轄區企業事故隱患未整改達到兩次以上的,由縣安委會辦公室在全縣通報批評,追究相關包保責任人的責任,并取消年度評先樹優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