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深化體制改革指導意見
時間:2022-05-07 05:18:00
導語:市政府深化體制改革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深化體制改革精神,根據省人民政府《批轉省發改委關于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結合各行業實際,現就年全市深化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1.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抓住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矛盾,積極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努力為生態型強市名城實現新跨越創造良好環境。
二、圍繞轉變發展方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2.深化企業改革。認真貫徹落實《省關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精神,進一步加快企業改革步伐,加快推進與央企和大企業的合資合作,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規范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制度;全面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為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積極推進企業上市融資,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大力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各種擔保和創業投資機構。(責任單位:市國資委、發改委、民營經濟發展局、金融辦)
3.深化電力、水利體制改革。進一步推進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加快電價改革步伐,積極推進居民用電階梯式價格改革,加大差別電價和超能耗懲罰性電價實施力度。加快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按照中央、省年一號文件要求,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對新建、改建、擴建的需要用水的建設項目,一律進行水資源論證;對直接取用地表、地下水的,按標準計量征收水資源費;對超計劃用水的,實行累進加價制度;對居民用水推行階梯式水價制度,逐步推行農業灌溉終端水價與用水計量收費。繼續開展污染物排放權有償使用,完善排污許可證制度。(責任單位:市經信委、水利局、環保局、物價局)
4.深化境外投資體制改革。不斷完善“走出去”相關政策和服務體系,鼓勵引導大企業積極參與境外資源開發,境外投資合作;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到境外上市融資。建立境外投資監管、風險預警防范機制。(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商務局)
三、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社會體制改革
5.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貫徹落實《社會保險法》,推進社會保險依法納入、應保盡保,逐步提高社會保險統籌層次,促進社會保險關系跨區域轉移接續;努力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體系建設;完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提高征地補償標準和征地農民保障水平。推進城鄉社區基層管理、服務體系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責任單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國土局、民政局)
6.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5號),對事業單位改革進行分類指導,分類實施,并采取措施,加快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步伐。(責任單位:市編辦、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7.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落實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積極推進專項改革試點,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實行教育資源向農村和貧困地區傾斜,加快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別。采取措施保障農民工子女隨遷接受義務教育。(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8.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繼續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和整合重組,重點推進國有文藝院團改革和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機制創新,加快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和社會化。(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文廣新局)
9.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基本藥物制度改革,實現基本藥物制度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覆蓋;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新增衛生資源重點投向農村、社區、公共衛生和中醫等環節。(責任單位:市衛生局、發改委)
10.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對自主創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扶持,建立健全穩定的經費投入機制和科技資源共享機制,引導各類資本為科技企業提供服務。(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四、圍繞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11.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促進政府自身建設,強化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擴大政務公開范圍,完善信息、重點事項公示和社會聽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預算公開制度,保障公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依法設立行政許可項目,規范行政許可程序。(責任單位:市監察局、財政局、法制辦)
12.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合理劃分不同層次的財權和事權,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建立縣級基本財力保障制度;根據省財政要求,繼續落實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擴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范圍,市本級和國有資產較多的縣(市、區)要全部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規范政府投融資運行,加強債務管理,切實防范債務風險。(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13.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進一步加強和規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監管機制,加快制定與監管體制相配套的有關制度;加強食品安全基層執法隊伍建設,提高監測能力;建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等應急處理和宣傳教育機制。(責任單位:市藥監局)
五、圍繞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深化農村體制改革
14.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在抓緊完成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基礎上,加快推進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使用權、集體林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完善農村產權流轉體系,逐步建立農村產權流轉長效機制;爭取國有林場列入國家級改革試點。(責任單位:市農委、國土局、林業局)
15.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穩定農村土地承包政策,推進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規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在依法自愿有償的基礎上發展規模經營;完善城鄉平等要素交換關系,促進土地增值收益主要用于農業農村。(責任單位:市國土局、農委)
- 上一篇:康復醫學教學任務型教學運用思索
- 下一篇:強化機械加工精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