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食品藥品安全指導意見

時間:2022-05-12 11:58:00

導語:城市食品藥品安全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食品藥品安全指導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全面加強我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按照省、市關于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和踐行科學監管理念,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職責,推動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深入開展,著力構建企業自律、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并重的監管機制,著力整治食品藥品安全各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提高食品藥品產業科學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建設富裕、和諧、幸福做出應有貢獻。

二、重點任務

(一)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工作。

1、強化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和無縫銜接。

一是加強農產品源頭控制。大力推進農業、畜牧業標準化生產、規?;洜I和統一化服務,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集約程度和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加強農產品和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強化對農產品和畜產品的質量安全跟蹤監測和監督檢查,加大對農藥、獸藥、化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和生鮮乳收購站的監管力度。繼續大力實施名牌產品、名優企業帶動戰略,推動食品質量的提高。

二是強化生產企業質量監管。嚴格落實食品生產許可制度,嚴把食品生產準入關。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和產品抽檢,嚴格落實企業進貨查驗、過程控制、出廠檢驗和記錄等制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企業自律,提高企業自我管理能力,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三是規范食品市場流通秩序。嚴格落實食品流通許可制度,健全食品市場主體準入機制。深入開展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放心鄉鎮(社區)創建活動,進一步推廣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四項制度”,推動食品經營自律“三條線”標準落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追溯系統應用能力和應用范圍。建立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客觀評價體系,提升工作規范化水平。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不法行為。

四是加強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嚴格落實餐飲服務許可制度,落實餐飲服務單位主體責任。加大餐飲環節食品監督抽檢力度,深入開展“地溝油”等重點品種專項整治。積極參與“餐飲安全百千萬示范工程”建設,提升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水平。

五是嚴格畜禽屠宰監管。集中開展生豬屠宰行業專項檢查,繼續保持打擊私屠濫宰等違法行為高壓態勢。督促企業建立和完善肉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體系。加大生豬屠宰長效監管機制建設,進一步健全應急處置機制。

六是加強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加強綜合協調和信息收集宣傳工作,強化輿情監測和工作督導,完善事件處置程序和溝通報告機制,抓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督查督辦,妥善處置食品安全事故。

2、認真抓好重點行業領域整治規范工作。重點抓好糧油、畜禽、蔬菜、乳制品、豆制品、飲料、嬰幼兒食品、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等重點品種和城鄉集貿市場、學校和建筑工地食堂、醫院和學校周邊及旅游景點周邊等公共場所的食品攤點等重點部位,特別要加大對中小學周邊飲食攤點群和路邊露天燒烤的整治力度。繼續貫徹國務院、省及市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強化“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有效解決“地溝油”回流餐桌問題。繼續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動,嚴格執行“黑名單”制度。扎實推進乳品質量安全治理規范工作。

3、進一步提高食品企業安全管理水平。采取有力措施,對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實行更嚴格的管理,監督引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一是全面掌握企業底數,進行定期跟蹤、統計、分析,清晰掌握各類企業的數量、生產經營狀態,并根據企業規模、行業特點等實行分類建檔,為采取針對性監管措施提供依據。

二是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管理制度,要根據《食品安全法》和國家有關規定,逐一監督企業嚴格執行和落實,不符合條件的,要堅決責令整改,直至停產、取締。

三是實行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要把對食品企業的生產過程、生產現場的監督檢查作為重要的監管手段,將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納入嚴密的監管范圍。

四是深入推進全市食品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研究制定誠信評價標準和具體激勵措施,引導企業誠信守法,履行社會責任。鼓勵推廣食品企業GMP和HACCP體系認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專業合作組織的作用,提高行業自律能力。

五是要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因勢利導,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構建對食品企業強有力的外部監督網絡,發揮好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的作用。

4、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監管能力建設。

一是加強風險監測的信息收集工作。根據上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及時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隱患監測的信息收集工作。在職能調整到位之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要繼續發揮好綜合牽頭作用,與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建立暢通的風險監測信息的通報機制,將其作為執法檢查、監管重點調整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二是提高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能力。各有關部門要制定周密的抽檢計劃,對重點品種、風險隱患較大企業加大抽驗頻次,并根據階段形勢和季節特點,及時調整食品抽檢品種。加強信息溝通,實行信息共享,避免不必要的監測和重復監測。同時,加強專業人員的技能培訓,要提高檢驗檢測的技術水平,做到檢驗檢測準確、及時。

三是提高食品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加強食品安全事件的信息應對工作,完善分級響應、屬地管理的縱向機構體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協作體系。健全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實行應急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把應急能力評價納入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強化食品安全應急管理責任。建立食品安全的預警機制,健全全市統一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監測、報告網絡,盡快形成統一、科學的食品安全信息評估和預警指標體系。

(二)繼續做好藥品安全工作。

1、切實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督促指導我市基本藥物生產經營企業,按要求完成入網、賦碼、核注核消、數據上傳等電子監管工作。加強基本藥物“三全”監管,嚴格實施基本藥物生產工藝和處方核查,嚴格落實基本藥物質量標準,扎實開展基本藥物配送企業和試點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做好基本藥物全品種覆蓋抽驗。進一步加強基本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不斷完善基本藥物質量監管信息收集、整理和報送機制。

2、進一步強化藥品生產質量監管。在加強原料購進、投料監控、出廠檢驗等環節日常監管的基礎上,開展藥品生產跟蹤檢查和飛行檢查,突出抓好高風險藥品生產企業、高風險品種的質量監管。加強中藥飲片生產安全監管,開展中藥材及飲片重點品種專項監督檢查。加強藥包材生產企業監管,重點加強對不洗即用藥包材的監督檢查。完善藥品生產監管檔案。做好新版藥品GMP的宣傳培訓和實施工作。督促指導企業完善質量追溯體系,嚴格執行產品召回制度。加強特殊藥品的監督管理,嚴防發生流弊事件。

3、穩步提升藥品經營監管水平。嚴格經營許可和GSP認證。加大藥品零售企業GSP跟蹤檢查力度,重點檢查藥品購銷渠道、驗收養護、票據管理、藥師在崗、處方藥管理等情況。嚴格疫苗等特殊藥品冷鏈監管,開展二類精神藥品、含麻黃堿復方制劑專項檢查和暑期高溫季節藥品倉庫溫濕度專項檢查。在鞏固農村“兩網”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組織開展國家級、省級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活動。繼續實施傾斜政策,推進零售藥店連鎖化經營。認真實施《市零售藥店藥品安全信用分類管理實施意見》,初步建立起一套誠信有褒獎、失信有懲戒的監管工作機制。

4、加強藥品使用安全監管。繼續做好醫療機構實施藥品使用質量規范化管理工作,重點加強對個體診所藥品使用規范化管理實施情況的跟蹤檢查,鞏固規范化管理工作成果。繼續推進文明誠信藥房創建活動,對文明誠信單位實行動態化管理。繼續加強對醫療機構制劑室的監管,抓好原料購進、配置生產、成品檢驗、使用管理等重點環節的監管,確保醫療機構制劑的生產使用安全。

5、全面加強醫療器械安全監管。深入實施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重點加強無菌和外科植入性醫療器械等高風險生產企業的監管,在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中全面推行質量授權人制度。將一、二、三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高風險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全部納入遠程動態監控系統管理。繼續加強對醫療器械使用監管,嚴格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及《市醫療器械使用管理若干規定》要求,對醫療機構醫療器械使用進行全面監督檢查,重點檢查植入性骨科器械、心臟起搏器、介入用導管、支架等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器械以及大型設備類器械等高風險醫療器械,對其購進驗收、在庫養護、使用維護進行全程監管,確保醫療器械使用安全。

6、深入開展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廣泛開展非藥品冒充藥品整治行動,突出打擊以食品、消毒產品、保健食品、化妝品、保健用品和“無文號”產品等六類仿冒藥品違法行為。繼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藥品專項行動,強化對藥品包裝、標簽的監督檢查,加大對制售假冒偽劣藥品、擾亂藥品生產經營秩序行為和利用互聯網虛假信息非法銷售藥品、通過寄遞等渠道銷售假藥的打擊力度。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嚴厲打擊違法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七個一律”措施,繼續嚴厲懲處違法廣告行為。對藥品安全專項整治進行全面總結,迎接國家和省里的驗收檢查。

(三)完善食品藥品監管機制體制。

1、加強食品藥品安全風險評估。認真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分析評估報告制度,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狀況調查,建立專家咨詢機制,定期分析食品藥品監管形勢,排查風險隱患。加強藥品、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監測工作,進一步提高監測水平,增強預警能力。

2、加強食品藥品安全應急能力建設。根據新的職能和形勢,制定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快速反應和處置機制,充實加強應急管理組織和工作機構,適時組織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及時妥善處置各類突發性事件。

3、加強食品藥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經費投入,改善執法裝備和檢驗檢測條件。加強監管隊伍建設,組織開展法律法規知識和技能培訓,著力提升執法隊伍監管能力,調整充實監管隊伍并逐步向監管薄弱環節和地區傾斜,探索建立農村地區食品安全信息員制度,充分調動和發揮農村信息員、協管員作用,彌補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力量不足的問題。

三、工作要求

(一)切實提高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落實“地方政府負總責、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責任制,建立并落實責任追究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完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健全信息通報制度和信息反饋制度,確保政令暢通,應急快速有效。各鄉鎮(街道)和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積極履行職能,把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和部署,分析存在問題,探索、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確保食品藥品各環節安全。

(二)繼續加大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宣傳力度。通過電視、網絡、廣播、報刊等各種媒體,大力宣傳食品藥品法律法規、飲食用藥安全知識和各鄉鎮(街道)、各部門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適時曝光各類食品藥品違法行為,公布重大典型案件查處結果,通過良好的輿論導向引導廣大人民群眾正確認識當前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提高公眾維權防范意識,增強食品藥品消費信心。

(三)切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督導檢查。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安危,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各鄉鎮(街道)、各部門要從講政治、講大局、講穩定的高度,切實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的組織領導。市食品藥品安全協調委員會辦公室和市政府督查室將不定期地組織開展督查,通報有關情況。繼續將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納入各鄉鎮(街道)、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的年終目標考核體系。對因領導和工作不力、監管不到位、制度不落實或者存在其他失職瀆職行為,引發或造成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故的,將按有關規定,從嚴追究有關領導和相關責任人的行政責任;對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