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21 11:18:00
導語: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快—武威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為全面貫徹落實《—武威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保實現規劃目標,現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實施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區域發展戰略,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著力統籌城鄉發展,加速城鎮化進程,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改善發展環境,推進生態文明和節水型社會示范區建設;著力改革創新發展模式,擴大交流協作,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努力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二、基本原則和戰略定位
基本原則:堅持重點推進,統籌發展;堅持創新推動,融合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民生為本,和諧發展;堅持內外開放,合作發展。
戰略定位:根據區域發展布局,省上把金武經濟區定位為國家重要的有色金屬新材料研發基地、國家重要的循環經濟示范區、全國內陸河流域生態文明和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區、城鄉統籌發展的先行區、多元文化相融發展的繁榮區。我市按照省上的要求和自身發展的實際,確定的發展戰略定位是:全國重要的有色金屬新材料基地,全國發展循環經濟示范區,全省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西部地區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翻一番目標,基礎設施條件配套完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特色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循環經濟體系進一步完善,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到2020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發達地區平均水平,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顯著提高,建成全國發展循環經濟和全省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示范區。
四、工作重點
(一)加快工業轉型升級
1.構建“一區多園”工業布局。加快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步伐,完善新材料產業園區、堡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工業園區、焦家莊氟化工產業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形成優勢企業和產業集群。加強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武威金太陽新能源高新技術集中區、新能源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工業園區的產業技術合作,發揮園區的集聚效應和擴散效應,完善“一區多園”的工業布局。
2.建設國家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充分發揮國家新材料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的載體作用,依托有色金屬和化工產業資源和產品優勢,發展具有優勢的電池材料、粉體材料、鎳鈷基超級合金、高純金屬、金屬化合物等新材料產業,延伸發展建材新材料工業。重點實施電池級碳酸鋰產品開發、1000噸球型亞鎳新材料、500噸電解鎳粉、銅鎳合金新產品開發、1萬噸鈦材深加工及PVC深加工等項目。
3.建設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認真落實《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統籌開展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集團公司西部再生有色金屬示范基地建設,創立循環經濟研究中心,強化與武威工業園區的循環經濟合作,重點抓好工業區工業廢氣和廢渣綜合利用,堡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煤、焦、油、氣循環利用。加快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啟動實施農業循環經濟產業園建設。
4.發展壯大特色優勢工業。有色冶金產業,重點實施20萬噸銅、6萬噸鎳,1萬噸鈷、3萬噸鈦項目,到2015年,有色金屬及加工材達到150萬噸。化工產業,加快推進40萬噸離子膜燒堿二期工程、80萬噸PVC、120萬噸硫酸鉀、300萬噸搗固焦等項目的實施,到2015年各類化工產品達到1000萬噸。新能源產業,依托新能源基地建設,加快2萬千瓦光伏并網示范電站和2萬千瓦光伏并網發電特許權項目建設,力爭光伏并網電站規模達到20萬千瓦。加快350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力爭2015年建成100萬千瓦風電規模。立足公司太陽能真空鍍膜基地,與武威新能源工業園區強強聯合,全力打造硅材料太陽能電池產業鏈。
(二)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
5.建立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按照金武經濟區“綠洲中游高效農業產業帶”、“南部農林牧交錯區特色農業產業帶”和“綠洲邊緣生態農業帶”三大優勢農業產業帶布局,加快建設井灌高效農業發展示范區、城郊集約化農業發展示范區、東河規?;澦r業示范區、西河特色及設施農業示范區,形成競爭有力,生態節水,增收明顯的特色產業帶和生產基地,到2015年,全市特色優勢作物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例達到95%以上,推動水源鎮與武威市雙城鎮現代農業生產合作。
6.發展節水高效特色農業。大力推廣壟作溝灌、壟膜溝灌和膜下滴灌等農田節水技術,加快發展以日光溫室和食用菌種植為主的現代設施節水農業,增強高效農業節水技術集成示范效應。同時,積極推進國家級啤酒大麥標準化生產示范區、全省專業化制種基地、全省高原無公害蔬菜重點基地建設和發展。
7.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大力發展啤酒麥芽、無公害蔬菜等優勢農產品加工業,整合組建麥芽集團,建設輻射西北、面向全國的啤酒大麥生產加工科研基地和全省啤酒原料質量檢測中心。新上6萬噸啤酒麥芽生產線,引資新建年產50萬噸的特種啤酒生產線。建設規?;娜忸愅涝准庸ろ椖浚涌煨笄萃涝?、肉奶加工項目建設,把縣打造成全省養羊強縣,區建設成為優質肉牛生產基地。
8.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線,以綜合配套改革為抓手,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著力推進“三個集中”(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加快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社會保障向農村覆蓋、公共服務向農村側重、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2020年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在全省領先。
(三)加快文化旅游業發展
9.推進公共文化資源共享。圍繞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加快大劇院、博物館、圖書館和文化館等標志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積極支持武威五涼藝術節、天馬文化旅游節等重大文化藝術節慶活動,著力實施好特色文化工程、文藝精品工程、重大文化自然遺產保護工程等文化旅游工程,建設具有魅力的“金武多元文化旅游區”。
10.加快發展旅游產業。打造“中國”現代工業文化品牌,推進特色文化旅游工程建設。加強與武威旅游發展合作,圍繞工業探奇、沙漠探險、古城探秘、古跡探幽等特色旅游資源,打造縣遺址旅游區、工業旅游區、旅游區和城市旅游區,推動金武旅游一體化發展。
(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11.加快交通設施建設。加快金武高速公路建設,盡快開工建設金民公路、至阿拉善右旗高等級公路及省際出口路改擴建工程;爭取金山高速公路列入高速公路網規劃,并開展前期工作;推進金武城際交通公交化建設,加快縣城及重點城鎮客運站建設,實現公共交通與公路交通的有機銜接。開展金阿由運煤專線轉為地方鐵路及延伸至蒙古口岸前期工作,積極配合開展蘭州-張掖城際鐵路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堡火車站改造,完善服務功能,增加吞吐能力。進一步加快機場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健全配套航空服務體系,提高機場吞吐能力。爭取建設縣飛機降落點,提升航空應急救援保障能力。
12.加快水利設施建設。加快引大濟西工程前期工作,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繼續實施東河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工程,開工建設、、中型灌區節水改造、渠首除險加固、干渠改擴建工程,全面實施河流域重點治理工程,完成全部骨干水利工程和田間節水改造建設任務,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13.加快物流商貿中心建設。加快開發區、堡兩個物流園區的建設步伐,謀劃建設有色金屬產品原料交易市場和化工產品集散中心,形成走廊區域物流中心。依托市新材料產業基地,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物流,建立國內領先的再生資源回收物流系統;依托堡化工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發展能源化工物流;依托機場,發展空港物流。
(五)加強資源環境保護
14.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堅持實行技術節水、工程節水、生物節水、結構節水和管理節水“五位一體”的戰略措施,充分發揮現代節水體系的綜合效益,到2015年渠系水利用率提高到68%以上,推進全國高效節水示范區建設。
15.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全面實施祁連山水源涵養區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規劃,加快建立祁連山水源保護區,完善祁連山水源涵養林保護補償機制。開展河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完成河流域生態治理任務。大力推進防沙治沙工作,抓好三北五期、退耕還林、北部荒漠草原沙生植被保護等防沙治沙項目。加強生態建設,以主干渠路為骨架、農田支渠和田間道路為支架,提高農區林網覆蓋率。
16.加強環境保護治理。認真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重點抓好工業煙氣治理和達標排放,實現、堡兩個重點區域的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加強城鄉污染綜合治理和環境監測工作,抓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進城鄉污水、垃圾處理等公用設施建設。
(六)推進公共服務資源共享
17.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加強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與武威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推進職業技術培訓資源共享。建立城區和基層醫療機構對口支援的長效機制,加強120急救網絡體系對接,實現急救信息共享利用和急救網絡聯通。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險信息平臺,落實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確保參保者的合法權益。
18.深化區域合作。強化與酒嘉、蘭白經濟區和其他區域功能組團的產業分工合作,促進區域共贏發展。大力發展保稅加工和保稅物流,爭取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把金武經濟區建設成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重要的交通商貿物流節點。
五、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武威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規劃實施協調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規劃》實施工作,重點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和跨地區、跨部門的復雜問題。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負責組織統籌協調本區域、本部門《規劃》實施工作。
(二)強化政策扶持。認真梳理、研究和細化《規劃》中涉及我市建設的內容,集中力量做好與省上相關部委的對接和爭取工作,進一步靠實《規劃》各項支持政策措施。在積極用好、用活、用足省上有關優惠政策的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引導企業和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經濟區建設。
(三)落實工作責任。加強與國家、省上有關部門的聯系溝通,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安排、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市發改委要牽頭提出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投資政策和產業指導目錄;市財政局要制定并落實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市工信委要制定促進工業一體化發展的政策,推動兩市聯合共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新材料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以及循環經濟示范區;市國土資源局要落實相關土地政策和加快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的政策;市交通局要統籌金武經濟區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設,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市水務局要積極爭取盡早實施河流域治理二期規劃,制定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政策;市規劃局要組織做好城鎮體系規劃的修編工作,引導城市空間集約開發與合理布局;市農牧局要加強金武經濟區設施農業、節水農業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指導,制定促進農業產業化的相關配套措施;市科技、教育、衛生、文化、旅游、通信等部門要依據本規劃,制訂具體政策并積極落實,促進金武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發展。縣(區)政府、開發區要按照本規劃確定的發展重點,對規劃目標任務和重大項目安排進行細化分解,逐項落實。對規劃中涉及到的重要領域和內容,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和工作方案。
(四)強化目標考核。將《規劃》實施情況納入各級政府和部門年度目標考核范圍。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明確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縣、區要根據《規劃》的總體要求和戰略定位,制定各自的《規劃》實施方案,擬定工作計劃,細化目標任務,嚴格進行檢查和考核。
- 上一篇:街道經濟發展意見
- 下一篇:公共藝術教育狀況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