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規范農村干部管理意見
時間:2022-05-25 08:39:00
導語:市政辦規范農村干部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規范農村(村改居)“兩委”干部管理,從源頭上防范各類問題發生,引導激勵農村干部履職盡責,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特制定本意見。
一、選拔任用
1、任職條件。農村干部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①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自覺接受上級黨組織、政府的領導;②有較好的群眾基礎,得到多數黨員群眾的認可和支持;③積極服務群眾,幫助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④善于協調農村各方面關系,能夠處理復雜棘手問題、化解各類利益矛盾。
2、選拔重點。要按照“三高三強”標準,積極拓寬選人視野,注重優先選拔文化水平高、領富帶富能力強的人才擔任農村干部。注重從致富能手、農民經紀人、農業合作組織負責人中選拔農村干部。對于村內確無合適人選的,可安排機關干部到村任職,或篩選發動本村在外能人、離退休干部回村任職,或通過跨村任職等方式配齊配強農村班子。注重做好大學生村官培養管理工作,條件成熟的,可大膽使用。
3、后備力量。每村至少有1名后備干部,一般不超過45周歲,要有計劃地安排進入村級配套組織,或引導積極參與村內公益事業,逐步樹立威信。鎮街每年新發展農村黨員不低于當年發展黨員總數的30%,連續兩年未發展黨員的100戶以上村,原則上第三年要新發展1名黨員,并注意黨員隊伍年齡結構。
二、職責任務
4、職責分工。村黨組織是村內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村黨組織書記是村級領導班子的帶頭人,村委會主任要自覺服從村黨組織的領導,依法主持村委會工作;其他村干部要在黨組織領導下按照職責分工,負責完成好分管工作。
5、引領發展。農村干部要帶領黨員群眾發展集體經濟、公共事務、公益事業,依法管理村級資產和其他財產,實現富民強村。
6、服務群眾。農村干部要真心實意為群眾辦事,維護好村內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當好群眾的服務員。
7、民主管理。農村干部要公平公正公開落實好上級出臺的各項政策規定,組織實施好各項民主管理機制,維護好村級正常運轉秩序。
8、維護穩定。農村干部有責任隨時排查村內各類利益矛盾,發現情況后要第一時間做好化解工作,做到抓苗頭、去隱患。對需要上報的,要及時向上級黨組織、政府報告,使各類利益矛盾及時得到穩控解決。
9、當好表率。農村干部要模范遵守各項政策法規、村規民約,帶頭參與并積極發動親屬、群眾參與支持村內各項工作,帶頭完成各項任務。
三、教育培訓
10、培訓時間。市委組織部、民政局每年有計劃有重點地對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進行集中培訓;各鎮街每年至少組織4期農村干部培訓,全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10天。
11、培訓方式。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突出培訓實效性,做到按需施教、學以致用。要整合社會各類培訓資源,采取課堂培訓、實地培訓、案例教學、外出參觀等多種形式,注重運用典型引路、現身說法等方法,加強對農村干部宗旨觀念、政策法規、實用技術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農村干部隊伍能力素質。鎮街黨委書記要帶頭為農村干部上課。
12、培訓場所。各鎮街要依托農村中心社區,劃片設立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場所,在每個農村工作片要確定1-2個培訓中心,定期組織農村黨員干部進行培訓。
四、民主管理
13、群眾監督。每月10日為全市農村公開日,公開時間一個月,各村要通過公開欄、廣播等形式,將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常態化,接受群眾監督。
14、民主決策。對村內資產承包、低保戶評選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必須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進行集體討論。鎮街黨委要派機關干部列席會議,全程指導監督。
15、資金支出。嚴格落實農村財務托管機制,除企業化管理村莊外,村級日常開支實行分級預審機制,單筆開支在1000元以下的經村理財小組成員會簽同意,鎮街包片干部預審通過后,方可支出;1000元至5000元的由村“兩委”和理財小組成員會簽同意,并形成書面記錄,經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預審批準,方可支出;5000元以上的開支必須經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討論通過后,由鎮街黨委研究同意,方可支出。村級不設立招待費,確因需要進行招待時,必須由村主要負責人向鎮街包片干部申請同意,做到一事一審,一餐一結。違反上述審批程序的,鎮街經管審計站不得支付資金,一律由當事人自己負擔。
16、招投標監管。對集體資產資源承包、租賃、出讓,由村“兩委”討論提出發包方案,經鎮街黨委審核通過后,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進行討論,鎮街干部要列席參加。在征得應到會人員2/3以上同意后,分別在鎮街農村財務管理服務中心公開欄和村務公開欄公示三天,如無異議,由村主要負責人持會議記錄到鎮街經管審計站蓋章(會議記錄要有參會人員簽名)。合同簽訂后,鎮街經管審計站留存一份。對違反上述規定造成經濟損失的,要依法予以賠償;構成犯罪的,要追究法律責任。
17、審計監督。主要分日常審計和離任審計。日常審計由鎮街經管審計站負責,每半年對各村財務賬目、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審計核實;村主要負責人和會計離任,鎮街要及時對其任職期間的經濟責任、財務收支、集體資產管理等情況進行審計,并形成審計報告。
18、資產清查。各村要建立村級資產資源臺帳,明細集體資產資源的種類、數量、經營使用及變動情況,并附有完整的資產資源處置附件和合同附件。鎮街每年底要對各村集體資產資源進行一次清查,發現違規問題,要責成當事人限期糾正,造成損失的,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五、考核考察
19、目標考核。嚴格落實任期目標責任制,每名農村干部都要圍繞職責分工,做出年度目標承諾。各鎮街對各村目標完成情況,要每月一考核,每季度一通報,逐個村排隊打分。
20、評議考察。各鎮街要每半年舉行一次農村干部“雙述雙評”,組織農村黨組織書記向鎮街黨委述職,組織農村干部向本村黨員群眾述職,鎮街黨委書記要逐人對村黨組織書記工作實績進行點評,肯定成績,指出不足。鎮街黨委每年底進村對農村班子進行一次全面考察,詳細了解班子運行情況,形成考察報告。
六、結果運用
21、按勞取酬。農村干部目標考核和評議考察結果與政治經濟各項待遇緊密掛鉤。各鎮街要根據任期目標考核和評議考察結果確定農村干部報酬發放標準。同時,要注重在政治榮譽上加大對優秀農村干部的傾斜力度。
22、減發報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根據具體情況減發相應比例報酬,并由鎮街黨委給予通報批評、誡勉約談、組織處理:①無正當原因,不履行崗位職責的;②未完成年度任期目標的;③不認真履行崗位職責或未完成上級交辦各項任務的;④不按民主管理機制辦事,引發干群關系緊張、來信來訪的;⑤工作不負責任,造成村內管理混亂的;⑥對村內矛盾糾紛解決不力的;⑦鼓動、支持或參與集體訪和越級訪的。
- 上一篇:會計利得要素問題及完善意見
- 下一篇:分析農業發展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