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供銷合作社發展意見

時間:2022-05-29 11:08:00

導語:區供銷合作社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供銷合作社發展意見

各街道辦事處,區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供銷合作社是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及《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加快推進我區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切實發揮供銷合作社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結合我區實際,經區政府第16屆99次常務會議研究,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要求: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堅持為農服務宗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合作制基本原則,大力推進經營創新、組織創新、服務創新,加快構建運轉高效、功能完備、城鄉并舉、工貿并重的農村現代經營服務新體系,努力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干力量、農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的帶動力量,不斷開創我區供銷合作事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二)目標任務。“十二五”期間,基本建成以重要農資商品、農村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和煙花爆竹連鎖經營網絡為重點的現代經營服務體系;構建為農服務新體系,在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綜合服務社等方面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全面提升農村商業設施水平,使農村的購物環境明顯改善;大力調整經濟結構,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增強供銷合作社經濟實力和服務能力,到2015年全區供銷社系統各項主要經濟指標比2010年翻一番,使供銷合作社在我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打造國際化大都市最具活力的副中心城市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加快推進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建設

(三)加快發展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要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資供應中的主渠道作用,依托供銷合作社網絡加快推進農資連鎖經營,大力發展統一價格、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的農資放心店,加快推進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的農資物流配送中心建設。辦好莊稼醫院,在農林部門的支持下,積極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科學用藥,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支持供銷合作社從事種子、農機具、柴油、潤滑油、飼料等涉農商品經營。要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設施、人才等優勢,建立和完善化肥、農藥、農地膜儲備制度。扶持供銷合作社符合條件的企業承擔防汛救災物資儲備任務。

(四)加快發展農村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支持供銷合作社培育壯大一批日用消費品連鎖骨干企業,加快傳統經營網絡改造升級,加強區域物流配送中心、連鎖超市和便利店等農村日用消費品零售終端建設,逐步形成城區有配送中心、街辦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連鎖經營體系,營造便利實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鼓勵供銷合作社跨區域整合社會資源,延伸和放大網絡功能,實行“一網多用”,促進城鄉流通一體化發展。

(五)加快發展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鼓勵供銷合作社發揮基層服務網絡健全的優勢,積極開展農產品收購、貯藏業務。支持供銷合作社在我區農產品生產區域新建和改造一批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完善倉儲運輸和交易設施,提高冷鏈物流能力,健全檢測檢驗、資金結算和信息服務功能。支持供銷合作社圍繞我區當地特色產業,整合現有農產品流通、加工、倉儲等資源,改造建設農產品流通企業、農產品市場。支持供銷合作社發展和培育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引導農民開展特色農產品生產。支持供銷合作社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建設農產品采購配送中心,推進農超對接和產銷銜接,為農民進入市場搭建平臺。

(六)加快發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要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鼓勵供銷合作社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經營企業要發揮傳統優勢,擴展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業務,加快建設專業化分揀中心、區域集散交易市場和綜合利用處理基地,合理布局城區回收交易中心和村鎮回收網點,構建符合環保要求,集回收、加工、綜合利用一體化的再生資源經營網絡。支持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企業依法開展廢舊家電、報廢汽車等回收拆解業務。支持供銷社企業積極發展循環經濟項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體系及其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所需建設用地,納入城市建設規劃,按照城市基礎設施用地性質對待。支持供銷合作社加強對零散收購人員的管理及培訓,堅持“四統一”管理辦法,凈化零散收購市場,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七)加快發展煙花爆竹連鎖經營網絡。鞏固加強煙花爆竹專營管理,杜絕安全事故。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現有倉儲設施、經營網絡和管理優勢,實行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形成以直銷為主、布局合理、規范有序、安全便捷的煙花爆竹連鎖經營網絡,確保煙花爆竹安全經營。公安、安監、工商、質監等部門要加大對煙花爆竹市場的監管力度,取締無證照經營,嚴厲打擊私自販運和非法制造小作坊。供銷合作社要新建煙花爆竹專用倉庫,提高經營設施安全標準。要充分發揮煙花爆竹行業協會的作用,提高行業管理水平。

三、著力強化供銷合作社服務功能

(八)加強專業合作服務。立足當地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利用供銷合作社人才、網絡、設施等條件,采取注入資金、爭取財政補助、項目扶持、開拓市場、幫助銷售等形式,同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穩定的資本、產銷關系,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拓市場,開辟合作社產品進超市、進社區、進批發市場的便捷通道。支持供銷合作社蔬菜、蛋、禽等專業社在社區開展蔬菜直銷業務,打開“綠色通道”,平抑蔬菜價格,解決“兩難”問題。區財政應對此項惠民活動基礎設施給予一定的補貼。積極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建設,加強人員培訓。支持有條件的供銷社利用自用土地發起成立住房專業合作社,采取多種方式,解決系統內部職工及城鎮低收入人口住房困難。

(九)完善行業協會服務。加強供銷合作社系統行業協會建設,增強服務功能,強化行業自律,反映行業訴求,推動行業誠信建設。推進協會內部改革,建立健全規范的運行機制。圍繞當地優勢特色產業,牽頭組建農產品專業協會。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果品、棉花、土雞蛋、煙花爆竹、再生資源、蔬菜等行業協會要在制定產業政策、行業規劃、產品標準等方面發揮作用,促進行業內部公平競爭和有序發展。

(十)強化農村綜合服務。按照政府引導、多方參與、整合資源、市場運作原則,支持供銷合作社參與建設主體多元、功能完備、便民實用的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按照農民生產生活實際需要,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在繼續搞好農資、農副產品、日用消費品經營基礎上,積極開展文體娛樂、養老幼教、勞動就業等服務。要支持供銷合作社推進公益性服務向農村延伸,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打造農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

(十一)強化農業產業化經營。供銷合作社具有聯系農民、產業眾多、熟悉市場的綜合優勢,有條件的社有企業都要積極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引導社有企業與農戶結成更緊密的利益關系,為生產者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供銷合作社參與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支持供銷合作社加快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大力實施“千社千品富農工程”,幫助農戶加強與龍頭企業的聯系與合作,發展“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中介組織+農戶”等農業產業化組織形式,大力實施“訂單農業”。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農村信息化網絡建設。

(十二)進一步提升城區供銷合作社服務水平。在建設副中心城市過程中,城區供銷合作社要立足城區,面向鄉村,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實現經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進一步提升服務功能。從服務傳統農業向服務都市農業拓展,從服務農村經濟向服務城鄉經濟拓展,從服務農民向服務城鄉居民拓展。

四、進一步完善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

(十三)進一步加強基層社建設。基層社是植根農村、貼近農民、強化為農服務的基本環節,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特點和城鎮建設規劃要求,調整建制,優化布局,改造建設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基層社。要加強基層社民主管理,建立完善社員代表大會制度,引導社員參與基層社經營管理活動,密切與農民社員的經濟聯系,逐步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要努力把基層社打造成自主經營的實體、為農服務的載體和轄區內農民專業合作的服務平臺,構筑為農服務的前沿陣地。要維護供銷合作社資產完整性,基層社改制后的剩余資產,由區供銷聯社代為行使所有權和管理權。

(十四)增強聯合社服務功能。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要切實履行建設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開展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管理監督本級社有資產和開展教育培訓等職能。要推進開放辦社,廣泛吸納各類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專業大戶,積極組建各類協會,拓寬服務范圍,提升服務功能。要強化社有資產監管,成立資產運營公司,切實行使出資人職責,依法享有所有者資產收益、處置和重大決策及選擇經營管理者的權利,落實資產保值增值責任。積極探索建立與績效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充分調動管理者和經營者積極性。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農民經紀人、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以及農村各類科技人員的培訓活動,建立一支農村高素質的現代農業科技力量和農產品營銷隊伍。

(十五)依法維護供銷合作社權益。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理事會是本級社集體財產和所屬企業單位財產的所有權代表,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隨意侵占、平調其財產,不得隨意改變供銷合作社及其所屬企業單位的隸屬關系,保持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的完整性。針對我區供銷系統資產比較分散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供銷合作社土地資源潛力,盤活存量土地資產,要以經營服務設施用地為主,結合區“十二五”發展規劃和項目建設需要,按照國發〔2009〕40號和陜政發〔2010〕53號文件的要求,完善相關土地手續。國土、規劃、建住部門應尊重歷史,注重現實,充分考慮供銷合作社集體資產的特殊性質,依照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在保證企業穩定和發展的前提下,允許按照相關規劃要求,在社有經營土地上開發改造,實現供銷合作社資產保值增值。區供銷聯社在嚴格核定人員的情況下,所需經費列入區財政預算。區供銷聯社機關,按規定程序報批后實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十六)創新社有企業經營機制。推進社有企業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使社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法人和市場主體。采取經營者和職工持股、引進社會資本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不斷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企業經營機制,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對為農服務的骨干龍頭企業,要保持供銷合作社控股地位。規范企業改制行為,切實防止社有資產流失。供銷合作社企業改革,可以參照執行國有企業的改革政策。安置職工所需費用主要通過處置資產等方式解決,不足部分由區財政予以適當補助。完善企業財務、投資和風險控制機制,加強內部審計監督,提高管理水平。

(十七)做大做強社有企業。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社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支持供銷合作社以市場為導向,以資產為紐帶,推動資本和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中,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著力在農資、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再生資源等領域打造一批主業突出、充滿活力、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集團,不斷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支持社有企業參與“萬村千鄉”和“雙百”市場工程以及農超對接、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工作,支持社有企業積極申報農村物流服務體系發展專項資金、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小商貿企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項目,大力開拓農村市場。

五、切實加大對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支持力度

(十八)高度重視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要把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及時研究解決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中出現的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轉變職能,把適宜供銷合作社行使的職能委托或交由供銷合作社實施。

(十九)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對于供銷合作社系統地方政策性財務掛賬、經營性財務掛賬、金融債務和土地權屬問題,要按照國務院的政策規定兩年內予以解決,最遲不得超過三年。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在行業發展、改制和資產整合重組過程中涉及到的原國有劃撥建設用地,經批準可以采取出讓、租賃方式處置,土地出讓收益按照“收支兩條線”的原則,優先用于支付供銷合作社破產和改制企業職工安置費用,同時用于改善農村流通基礎設施和供銷合作事業發展。供銷合作社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問題,按照《關于供銷合作社企業職工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文件精神抓緊解決。

(二十)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區財政要建立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配套資金,支持供銷合作社開展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新網工程)建設,重點支持農業生產資料現代經營服務網絡、農村日用消費品現代經營網絡、農副產品現代購銷網絡、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煙花爆竹連鎖經營網絡和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農副產品深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等項目向供銷社系統傾斜。

(二十一)加大金融政策支持。鼓勵供銷社的企業法人按照市場準入條件參與組建村鎮銀行,支持供銷合作社領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村資金互助社和互助合作保險試點工作。支持供銷合作社及其企業申辦“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強與供銷合作社系統企業的業務合作,積極探索發展適合當地農村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加強金融支持與財政支持的業務合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銀行信貸資金加大對供銷合作社的支持力度。積極探索新型融資模式,拓展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二十二)加強供銷合作社人才隊伍建設。強化供銷合作社領導班子建設,健全理事會、監事會機構設置。供銷合作社要積極引進和培養各類經營管理與專業技術人才,不斷優化干部職工知識和年齡結構,培育造就一支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善于開拓的高素質干部職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