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經濟薄弱社區扶持意見
時間:2022-05-31 04:43:00
導語:區委經濟薄弱社區扶持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快經濟薄弱社區(指上年財力低于50萬元的社區,下同)集體增收步伐,確保社區基本經費和民生支出,推動各社區均衡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特制定以下意見。
一、扶持政策及適用范圍
經濟薄弱社區扶持政策包括以獎代補、稅費扶持和轉移支付三部分內容。其中,轉移支付政策適用于受資源環境條件限制,基本經費和民生支出不能自我保障的經濟薄弱社區。社區基本經費包括:干部工資、辦公費(含交通費、通訊費、報刊費、辦公用水電費、文具費等)、治安和衛生等固定用工費(下同);社區民生支出包括:優撫費(困難戶、五保戶和軍烈屬補助)、按規定由社區負擔的社會保障費、文教衛生費(含計生費)、老年人補助費(下同)。
二、扶持辦法
(一)以獎代補政策。鼓勵經濟薄弱社區積極挖掘當地資源,搞活社區集體經濟。對財力比上年增長在30%至50%(含50%)的社區,給予6萬元獎補資金;對財力比上年增長在50%至70%(含70%)的社區,給予8萬元獎補資金;對財力比上年增長超過70%的社區,給予10萬元獎補資金。
鼓勵經濟薄弱社區異地置產,拓寬社區發展空間。對經濟薄弱社區利用土地征用補償費和上級扶持資金,異地購建經營性房產(包括網點房、廠房等)對外出租的,按資產購建額的10%、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標準,給予社區獎補資金。購建資產要有合法產權,并歸社區集體所有。
以上獎補資金由區財政負擔。
(二)稅費扶持政策。社區集體建設廠房對外出租的,其租賃收入營業稅和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由區財政按現行財政體制給予社區集體等額扶持;社區集體自建廠房辦理土地出讓的,按照政策規定扣除相關基金費用后的土地凈收益扶持社區集體,并免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給水部分除外)、房產登記費、土地登記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扣除上繳市以上15%部分)、散裝水泥費(扣除上繳市以上20%部分)。
(三)轉移支付政策。當年社區可持續的固定性收入不能彌補基本經費和民生支出的,缺口部分由區、街道財政給予轉移支付。轉移支付資金區財政負擔60%,街道財政負擔40%。轉移支付社區由相關街道于次年初提報,經區監察局、區財政局、區農業局和區審計局審核后,報區政府批準。
三、相關規定
社區財力包括:當年實際到賬并屬于集體所有的直接經營凈收入、租賃收入、發包收入、投資分紅收益、上級補助收入和其他收入。上級用于社區建設項目的定向補助資金,以及出售、轉讓集體資產和資源所得資金,不計入社區財力。
以獎代補、稅費扶持和轉移支付資金歸社區集體所有,專款用于解決經濟薄弱社區基本經費和民生支出。各街道社區會計委托服務中心負責設專戶管理,按規定用途管好用好政策扶持資金。
被扶持社區要加強“一村一策”項目建設,持續增強社區造血功能。各街道及區有關部門要加強項目論證和監督,杜絕盲目上項目和產生新的社區不良債務。城建、國土、城市執法等部門要支持“一村一策”項目建設,積極服務民生。各街道要嚴格把關,嚴禁社區將扶持資金用于應酬招待及向居民發放福利。
社區當年財力、基本經費、民生支出和購建房產等,由區監察局、區財政局、區農業局和區審計局共同核實確認。對虛報套取或不按規定用途使用扶持資金的,一經查實,依紀依法追繳資金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
四、本意見從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有效。本意見由區農業局負責解釋。
- 上一篇:市區乳品安全管理實施方案
- 下一篇:市區人民做好森林防火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