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交通系統全年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時間:2022-05-31 05:54:00

導語:區交通系統全年安全生產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交通系統全年安全生產工作意見

為認真貫徹落實區安委會、市交通運輸委年安全生產工作思路和打算,以及國務院和省市區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意見,加強我區交通運輸系統安全生產工作,全面完成與區委區政府簽訂的《年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中的各項指標和要求,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結合我局實際,現就年的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全面深化安全生產“雙基”建設

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省安委會確定的年“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深化年”的精神,圍繞全年工作目標,每個季度一次集中行動,將工作措施落實到基層、落實到企業、落實到每一個駕乘人員、每一部車輛。

二是加強隊伍培訓,采取多種形式,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從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輪訓,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年擬繼續舉辦2—3期安全管理人員和企業負責人持證上崗培訓班,使全局各單位安全專兼職工作人員、企業負責人“雙持證”上崗,“雙持證”率達到80%以上。主管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以及業務骨干每三年必須進行一次系統培訓,每次輪訓和系統培訓時間原則上不少于36學時。從事高危行業人員、新錄用人員、轉崗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客運駕駛員、危險貨物運輸駕駛員、押運員和裝卸管理人員必須經過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

三是組織開展“保安全、保暢通、樹品牌、樹形象”活動。“兩保兩樹”活動的開展,是以保安全、保暢通為著力點,以樹品牌、樹形象為努力方向,深入“運暢人和、誠信交通”服務品牌創建,著力打造更暢通、更安全、更便捷、更經濟,更和諧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實現交通運輸快速發展、高效發展、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交通運輸保障。

四是抓好安全文化建設和宣傳教育工作。重點抓好集中咨詢宣傳、隱患排查治理以及安全教育進企業活動,大力普及安全生產知識。以貫徹國發號、省政府號文件為主線,扎實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重點抓好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的學習,真正把兩個文件精神貫徹落實到企業,強化企業安全生產責任意識。進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設,深入開展安全文化示范企業創建活動,塑造職工的安全行為,培養職工的安全心態,真正把安全文化建設落實到車隊、班組等生產一線,推動交通運輸安全文化建設深入發展。

五是積極開展安全生產“評推樹”活動。局屬各部門、各單位要自行開展安全生產“評推樹”活動,分別推出1-2家先進企業,在此基礎上,局推樹2-3家典型企業,并通過召開現場會、表彰會的形式,推動全區交通安全文化建設深入發展。

二、繼續深化完善網格化管理工作

一是抓好網格化信息平臺的管理和應用。年,要進一步完善我局安全生產網格化管理信息平臺,及時錄入新增企業、剔除注銷企業,充實細化已錄入企業的安全管理內容,以確保企業信息全面、完整、準確;突出網格化信息平臺的運用,重點把信息上報、日常監管、隱患排查、執法檢查、督辦督查等各項功能的運用落實到位,及時錄入各項安全檢查等安全監管信息,提高網格化管理平臺的運行效果。

二是突出抓好網格化監管責任的落實。認真貫徹落實區政府《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績效考核獎懲意見》和《區交通運輸局安全生產責任分解》,局領導按照分工每月檢查指導基層單位和企業安全工作1次以上,同時加強對各行業管理部門、單位的日常考核,實行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每月檢查1次以上,安全管理人員每人每月檢查、復查企業不少于2家以上,其他人員每月檢查1次以上,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真正落實到位。

三是運管機構要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網格化安全監管體系。要認真履行行業監管職責,健全崗位工作責任制,細化和優化審批、審核、年審、年檢、考試、發證、考核等管理崗位的責任和程序,做到事事、時時、處處有人負責,保證審批、監管、處罰等每個環節有執行標準。

三、加強安全生產體制和機制建設

一是加強交通運輸行業的安全制度體系建設。要在完善我局各項安全制度的基礎上,指導各行業管理部門、單位,各交通運輸企業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相關制度、崗位職責、安全技術規程、安全要求等規章制度,建立符合實際、操作性強、科學規范的制度體系。

二是加強體制機制建設。進一步規范明確各管理部門、單位,特別是道路運輸企業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和專兼職人員的職能和崗位職責,保障人員足額配備,工作經費落實到位,建立健全層級負責制,加大責任考核和獎懲力度。

三是要完善工作機制。全面建立行業管理部門、單位和交通運輸企業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其他領導分工負責、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的安全生產和應急工作責任體系,完善安委會制度,明確安委會成員單位職責。要重點強化崗位責任制,大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制度、激勵約束機制建設。交通運輸企業要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自查;局領導和交通運輸行業管理部門、單位都要結合實際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督查,每年至少組織開展4次全面督查活動。要建立安全信息報告和統計制度。局法制安全科要對交通運輸安全生產和應急基礎信息登記備案,包括組織架構、責任人聯系方式、風險源、隱患排查治理、重要安全生產和應急設施設備(含運輸工具、裝備、應急物資的儲備)以及專兼職隊伍情況等,并及時更新信息,報上級有關部門備案;進一步規范各類安全生產事故信息報告、處置辦法和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信息報告統計制度。

四是建立安全生產評估制度。加強安全生產評估,科學設定評估指標,擬對從事客運和一類危險貨物運輸的企業、運輸工具、從業人員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對從事一類以下危險貨物運輸的企業、運輸工具、從業人員每兩年必須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其他的每三年必須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并將評估情況作為監管和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四、繼續推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工作

一是繼續深化企業主體責任級別評定工作。組織企業主體責任級別評定“回頭看”,重點對評定為C級和B級的企業進行復核,年內抽檢復核B、C級企業50家以上,督促B、C級企業升級上水平,年內力爭再上A級企業3家,上B級企業5家,促使企業隱患及時治理到位。

二是大力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要指導交通運輸企業加強安全生產標準規范建設,按照“標準化”“制度化”管理的要求,根據安全生產的相關規定,完善標準規范,細化操作規程,規范安全生產行為,強化源頭管理,確保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法制安全科要協助相關部門制定和完善公路、橋梁等風險評估、安全維護和檢測技術規程等方面的技術標準、規范。

三是落實安全生產職業健康監督管理工作。與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工作緊密結合,加強研究,在特殊企業的特殊工種(如維修電氣焊、噴漆)建立健全職業健康監管機制,組織職業健康監督基礎知識培訓,依法查處職業危害事故和違法違規行為。

五、突出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一是推進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建立企業風險監控點。把危險化學品運輸、客貨運輸站場等企業最危險、最容易出問題的點位找出,確定為安全生產風險監控點,列出需重點監控落實的管理部位,作為企業日常監管的重點。要指導交通運輸企業按照國家安監總局16號令,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對排查發現的隱患,特別是企業風險監控點,要建立臺帳,定期上報,采取有力措施及時進行整改消除;對不認真落實國家安監總局16號令、未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未按時上報隱患排查登記表的企業依法予以查處,加快推進企業隱患自主排查治理機制建立,促進企業主體責任落實。

二是突出重點項目執法監察,強化執法監察力度。首先,突出執法檢查,在各單位組織開展4次拉網式檢查和各類專項檢查的基礎上,法制安全科年初制定年度執法檢查計劃,對各單位監管企業隨機抽檢,全年檢查復查企業不少于30家次。其次,突出考核檢查,按照區交通運輸局《年機關事業單位及工作人員績效考核辦法》的安全考核標準,每月抽查、每季度考核檢查,真正把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實到位。第三,突出重點項目執法監察,把“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和從業人員培訓教育,企業落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情況”作為執法監察的重點項目,采取“先告知、后執法”的方式,全面開展“重點項目”執法監察活動,對企業存在的上述三類問題一經發現立即依法查處,以促進安全監管成效。

三是抓好安全督查督辦,突出較大事故隱患整治。嚴格落實重大事故隱患排查、上報、整治、驗收制度,對排查發現的較大事故隱患,實施督查督辦制度,對隱患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嚴格按照“閉合式”執法監察模式依法予以查處,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

六、切實強化安全生產源頭管理

一是把好“三關一監督”。突出抓好道路運輸企業準入安全評價制度的落實,嚴把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準入關。同時,把好從業人員準入關、車輛準入關和客運站的安全監督關,對現有的企業,通過嚴格行政許可、強化執法監察、推廣先進技術等措施,促使企業轉型升級、整改提高或逐步退出市場,進一步調整優化我區交通運輸行業經濟結構。

二是深化交通環境綜合整治。繼續堅持對道路運輸市場的整治,堅決打擊非法經營的企業、業戶和運輸車輛,保持我區運輸市場的安全穩定。

三是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繼續實施安全生產責任分解,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安全生產責任。駐站管理部門要監督客運站落實“三不進站、五不出站”制度。每天抽查車輛不低于發車總數的3%,每個季度保證將所有始發車輛抽檢一次,記錄要詳實,臺帳要明晰。

四是運管機構要動態抽查企業的GPS安全監控系統使用情況,發現不在崗、不在線等問題,書面通知企業并監督整改;要指定專人每天抽查客運及危險品運輸企業不少于3家,抽查運輸車輛不少于10輛,每個月保證將所有監管車輛抽檢一次,記錄要詳實,臺帳要明晰。

五是運輸車輛有超速、超員、疲勞駕駛、不按規定線路運行等違章行為的,運管機構責令企業組織責任車主和駕駛員停班學習1-7天,車輛停班期間,客運站不得給予辦理報班手續。駕駛員一個月內累計發生超速50%以上、超時疲勞駕駛4小時以上、超員20%以上等違章行為三次以上的,運管機構依據《道路運輸條例》按程序吊銷其從業資格證;嚴重違章車輛屬承包經營的,運輸企業可以按照約定解除與承包業戶的合同。

七、加強應急管理工作

一是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按照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要求,不斷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完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儲備充足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物資,組織基層單位、企業預案備案、定期進行演練,應急預案年內至少演練1次;危險化學品運輸企業、客運企業應急預案備案率100%,每家企業演練次數不少于1次。要在演練中查找不足,不斷修正完善預案,切實提高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二是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和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運行機制。嚴格執行突發事件信息報告制度,暢通信息渠道,確保各種突發事件信息傳遞迅速、處置及時;認真落實突發事件預測預警制度,充分發揮網格化信息預警平臺,通過短信群發和網格化通報的方式及時惡劣天氣、突發事件信息,及時采取應對防范措施,確保各項防范措施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