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開辦互助資金發放意見
時間:2022-06-01 06:11:00
導語:農開辦互助資金發放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探索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新機制、新模式,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切實解決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生產、自主創業資金短缺問題,努力提高貧困村、貧困戶自我發展和持續發展能力,根據國家、省扶貧、財政部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市扶貧辦、市財政局研究決定,2012年選擇、個省級扶貧工作重點縣開展“貧困村村民發展互助資金”試點工作(中央試點縣)。為實施好“貧困村村民發展互助資金”(以下稱“互助資金”)項目,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試點目的和指導原則
(一)試點目的
1、幫助貧困村建立“互助資金”,探索研究財政扶持貧困農戶生產發展、脫貧致富的新模式,創新財政扶貧資金管理和運行機制,進一步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益。
2、探索建立“互助資金”與農民生產、技術、購銷等環節相結合的有效方式,在努力緩解貧困村農戶資金短缺的同時,促進貧困村各種生產要素的結合,提高貧困村生產經營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
3、通過建立和有償使用“互助資金”,培養農民的信用意識和互助意識,優化農村信用環境,激發農民自主創業精神,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豐富貧困地區新農村建設內容,促進和諧農村發展。
4、總結經驗,探索路子,培育典型,示范推廣。
(二)指導原則
試點工作要堅持以下原則:圍繞“一個目標”:增加貧困農戶收入。突出“兩個緊扣”:緊扣扶貧宗旨、緊扣互助互濟。做到“三個限制”:參加“互助資金”組織限本村村民;配股、贈股限于建檔立卡在冊的低收入農戶;借款限于“互助資金”協會成員。提供“四項服務”:資金服務、信息服務、技術服務和法律服務。
二、試點村選擇條件和辦法
縣為中央試點縣,每個試點縣選擇5個試點村。
試點村應具備的條件。一是省重點扶持的扶貧鄉鎮貧困村,要側重安排第三期省重點擬扶持鄉鎮貧困村;二是村領導班子強,對試點工作有積極性;三是農民有發展意識、發展愿望,村風民風淳樸;四是具有一定的資源優勢(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且有主導產業帶動。
為便于管理,試點村原則上安排在一個鄉鎮,為減少運行費用,確保資金可持續運轉,有條件的鄉鎮可成立一個互助資金組織,集中連片。試點村的選擇采取政府推薦與競爭相結合的方式。各試點縣要在鄉鎮政府推薦的基礎上,以村為單位,引入競爭機制,通過綜合考察,真正把有試點積極性、有資源條件、有發展愿望、有產業帶動、有組織保障和群眾基礎的村選出來。
三、“互助資金”的管理
(一)“互助資金”的來源
“互助資金”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財政扶貧資金,每個試點縣安排75萬元,選擇5個村進行試點,原則上每村15萬元,具體每個村的補助額度由試點縣根據試點村的實際情況確定;二是鼓勵貧困村村民以自有資金入股,補充擴大“互助資金”規模,每戶可按1000元以內入股;三是可以接受社會各界以扶貧為宗旨無附加條件的捐贈款。
(二)、“互助資金”使用原則、對象和范圍
1、使用原則。民有、民管、民用、民受益、有償使用、滾動發展。
2、使用對象。本協會內具有一定發展能力的會員。
補助的財政扶貧資金全部用于貧困農戶的贈股或配股,建檔立卡的絕對貧困戶給予贈股,低收入貧困戶給予配股。贈、配股的戶數由村嚴格按程序、規定確定,贈、配股的具體數額由協會確定。贈、配股前要將贈、配股戶在村內進行公告公示。
3、使用范圍。主要用于支持貧困農戶發展生產經營性項目,包括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和營銷等。
非生產經營性項目、公益設施建設項目、試點村開展試點所需的培訓和組織實施費用以及管理、監督機構的人員經費、工作經費不得使用“互助資金”。
(三)、“互助資金”的使用管理
1、成立“互助資金”協會。要由鄉鎮統一組織集中召開各試點村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宣傳政策,動員群眾自愿加入“村民發展互助資金協會”,入股或贈配股的村民即為“互助資金”協會成員。成立協會并推選協會會長。
2、由“村民發展互助資金協會”選舉協會辦事機構即“互助資金”管理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人選名單按各試點村入會人數比例初選出1-3名候選人,候選人必須是有較高威信,懂會計知識,法律觀念強,有管理能力、公道正派的會員。通過全體會員(一戶一票)投票表決,從候選人中產生管理委員會和監督委員會人員(每個試點村至少有1名管理、監督委員會成員,各試點村比例要合理),任期2年。管理、監督委員會成員中要有貧困戶代表和婦女代表參加。
每個村根據會員居住分布情況,可分若干個中心組,中心組由所在片區的會員組成,每個中心組30-50戶,中心組實行十五天一次會議制度,中心組下設小組。中心組組長、小組長由其會員推薦,不領取報酬。
管理委員會一般為3-5人,由主任、會計、信貸員等人員組成。管理委員會的職責:一是組織會員共同制定“互助資金”管理辦法(包括管理規則,以及借款的對象、條件、期限、還款的方式、公告公示等),并按制定的管理辦法組織實施;二是負責借款的審批、發放、回收等具體事務。三是定期組織召開成員大會,開展集體活動;四是積極提供信息、技術、營銷等服務。管理委員會要定期向協會、縣扶貧辦、縣財政局匯報運作情況,接受上級扶貧、財政部門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并接受監督委員會和全體成員的監督。
監督委員會由3—5人組成。受全體成員委托,負責監督管理委員會行為是否合規,組織實施辦法是否得當。
3、農戶入股自愿,退股自由。退股時農戶以自有資金自愿入股部分退還農戶個人,贈、配股部分不得退給農戶個人。
4、借款按照“戶主申請、擔保人簽名、管理委員會審查批準、公示、簽訂合同、放款”的程序運行,每戶一次借款額為1000-5000元,借款期限一般為3-6個月,特殊情況下,可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1年。為保持“互助資金”持續運轉,可向借款農戶收取借款管理費。借款管理費要統一,原則上參照國家基準利率,具體收費標準由管理委員會自行確定。管理費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必要的運行費用、公益事業、分紅、及風險金,另一部分轉作基金。借款實行“五戶聯保”制,五戶為一組,自愿結合,互相擔保。項目的確定、申請都要經過小組、中心組研究同意。每次借款五戶中只允許2-3戶有借款,還款后輪流借款。
5、“互助資金”要存入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互助資金”不得以謀取存款利息收入為目的。各村使用各村的“互助資金”,不得向非會員借款,不得以付息形式吸收外界存款,不得變成地下錢莊的資金,不得轉借他人,更不得私分、平分。
6、資金運行期間,管理委員會要定期召開會議,審查借、還款情況及資金運行等情況并要定期公示。資金每運行一年,由縣扶貧、財政部門組織對其周轉率、回收率、保值增值等進行考核。對實現保值增值的,給予獎勵,擴大資金規模;對管理不善,資金未發揮效益的,予以通報,限期整改,不再增加扶持資金。
四、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
1、試點工作由市縣扶貧、財政部門共同組織實施。扶貧、財政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全力組織實施好試點工作。扶貧辦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起草“互助資金”試點實施方案、“互助資金”章程等材料;財政局主要負責“互助資金”使用管理、監督辦法的制定,資金運行監測評估等工作。
試點縣財政、扶貧部門要切實加強試點資金管理,并對資金使用情況及效果進行跟蹤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
2、各試點縣要高度重視試點工作,及時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扶貧、財政等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負責試點工作的領導、組織和協調;明確責任,強化措施,確保試點工作順利進行。領導小組要指導鄉鎮做好宣傳發動,盡快選擇好試點村;要充分借鑒外省已有的成功經驗,并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要對“互助資金”協會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增強管理能力。各試點縣試點方案和試點村具體實施辦法要于6月12日前報市扶貧辦和市財政局審核備案。
3、各試點縣要不斷總結試點工作經驗,按要求及時上報試點進展情況、提出有關政策建議等,并按時報送工作總結。
- 上一篇:不同現金擁有量下企業投資行為
- 下一篇:農開辦產業強鎮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