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財貿局流通業發展指導意見
時間:2022-06-03 05:58:00
導語:區財貿局流通業發展指導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推動全區流通業發展,提升流通業水平,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促進我區流通業設施健康有序發展。根據《市市場網點發展指導意見》和《市區商業服務設施專業規劃》,制定本意見。
一、指導思想及目標
以加快建設灣北部現代化、國際化生態新城為目標,以優化結構,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拉動消費,方便生活為發展重點,按照科學規劃布局,優化資源配置,適度控制總量的發展原則,全力打造一個品牌,培育三大商圈(集聚區),新建5處農貿市場、培育18條商業特色街。年,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以上。
二、工作重點
(一)培育完善三級商業中心(集聚區)
年,圍繞“區級-街道-社區”三級商業中心網絡體系和培育商貿服務業集聚區,引進新型業態,調整優化結構,進一步提高商業中心集聚度,加快建設和引進能夠體現我區商業發展水平的地標性集聚區和精品社區商業項目,提升商業發展的水平和檔次。重點培育建設商圈、北曲商圈、寶龍商圈,適度發展購物中心、大型綜合超市,大力發展大型特色專業店、大型品牌折扣店、工廠直銷中心和各類商品專賣店等零售業態,盡快形成集聚規模。
商圈:加快對現有市場、商場的升級改造和檔次提升,年底,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利客來店完成主體建設。
北曲商圈:以發展特大型綜合商場、品牌專業商店為主,擴大消費輻射半徑。年底,完成紅星美凱龍地下主體建設,特易購、上豪廣場完成主體建設。
寶龍商業集聚區:加大對樂天瑪特、康城奧特萊斯的培育引導力度,做好寶龍城廣場空余商鋪招商、招租、宣傳推介,擴大社會影響力,加快人氣凝聚力度。
(二)加快商品交易市場的建設升級
按照擴大規模、增強輻射、提升功能、集聚發展的要求,重點發展門類新和服務經濟發展、拉動消費作用明顯的各類商品市場。
1、重點建設的專業市場:
(1)月星全球家居生活廣場。全力推進市場各項手續的辦理,加大宣傳推介、招商力度,力爭年內正式營業。
(2)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加快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建設進度,積極開展市場宣傳推介和招商工作,年底前完成二期五萬平方米專線作業區和公寓建設。
(3)港灣建材倉儲集散中心。全力推進場地平整和手續辦理進度,力爭7月份開工建設。
(4)家具市場。全力推進各項和手續辦理進度,力爭5月份開工建設,年內完成主體建設。
(5)盛世國際五金機電集散基地。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力爭年底前完成項目一期主體建設。積極開展市場宣傳推介和招商工作。
2、重點培育完善的專業市場:
(1)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開工建設農展中心新展館、冷庫等市場配套工程,進一步提高名優農產品物流配送和展示展覽功能。年完成擴建工程主體建設。
(2)中韓國際小商品城。重點規劃建設物流配送中心和電子商務平臺,進一步完善商務洽談、展示展覽等配套服務設施。三期市場積極開展世紀美居國際家居建材采購中心廣告宣傳、業戶招商工作,爭取6月份投入使用。
(3)國際工藝品城。重點調整交易商品結構,增加交易品種,擴大市場輻射。同時,積極促進市場二期和香港奧特萊斯的合作洽談,爭取盡快啟動。
(4)鋼材批發交易市場。進一步完善鋼材加工區,引進鋼材加工設備,建設綜合商務樓,進一步完善功能,擴大輻射范圍,力爭年內完成6000平方米綜合商務樓主體建設。
(5)啟城建材批發市場。在現有基礎上,加快整合市場資源,提升經營檔次,改善經營環境,盡快開工展廳改造工程,力爭年內完成倉庫和4萬平方米展廳改造工作。
3、控制發展的專業市場:
根據全市專業市場發展規劃,結合我區專業市場發展現狀,慎重發展以下已呈飽和或萎縮狀態的市場:
(1)大型綜合批發市場(貿易城)。
(2)大型裝飾裝潢材料市場。
(3)大型服裝批發市場。
(4)大型飾品、工藝品市場。
(三)積極發展社區商業服務網絡
圍繞滿足居民就近購買蔬菜副食品、餐飲消費等需求,全面推進社區商業服務體系建設,年內召開一次社區商業樣板社區現場觀摩會,發揮示范樣板的帶動作用,引導全區新建社區和舊村改造社區參照標準留足商業設施和有針對性地引進商業業態,支持骨干連鎖企業新建和改造社區商業網點,優先發展便利店、中小超市和大眾快餐,保證社區居民在社區內步行10分鐘可滿足基本生活需求。一是新培育省級商業示范社區1處、市級3處;二是在鎮演禮等群眾消費需求比較集中的生活區域,按標準配置5處標準化農貿市場。
(四)加快特色商業街建設
年,圍繞提高商業集聚程度,培育消費熱點,重點在各級商業中心(集聚帶)加快特色商業街、餐飲街區規劃建設。同時,結合實際發展情況,通過規劃引導、調整行業和業態結構,培育各具特色的專業街。
1、重點建設的商業街
(1)海誓山盟婚慶創意產業園: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完成招商工作,力爭上半年對外營業。
(2)汽車文化主題街:力爭年內完成主體建設。
(3)國際風情街:力爭年內完成主體建設。
(4)金日餐飲文化街:力爭年內完成東、西部街區商業網點建設和裝修。
(5)古文化特色街:年內重點完成祠堂修建,開展招商工作,力爭年內對外開街。
(6)戶外運動休閑街:年內重點做好街區地標建筑、景觀小品等建設和招商工作,力爭年底前開街。
(7)文化街:力爭3月份前完成街區外環境整治。
(8)農家樂:年內重點結合景區的整體開發,利用社區沿路民房進行改造,打造一條體現紅色元素的農家樂特色街,力爭年底前開街。
(9)民俗風情街:力爭年內完成建設工作。
(10)河風情街:力爭9月底前完成一期主體建設,二期10月份開工建設。
2、繼續培育完善的特色商業街
年內結合街區實際情況,加大各街區設施完善和宣傳推介。
一是完善韓國風味美食街、原生態灣小海鮮街商業范圍營造和檔次提升;
二是做好新飾界、后田啤酒坊、上馬灣小海鮮美食港、新港娛樂美食街、一品街宣傳推介;
三是做好美食水岸招商推介和宣傳工作,力爭3月底正式對外開街。
(五)全力推進餐飲住宿業發展
1、培育餐飲品牌。堅持扶優扶強,開展認定和表彰全區十大賓館餐飲企業活動,發揮龍頭企業在開拓市場、創立品牌、培養人才、技術攻關等方面的帶動作用。深入挖掘美食文化,注入更多文化元素,促進餐飲與文化、民俗以及中華飲食文化和世界飲食文化的融合,加強餐飲與藝術表演、旅游、會展、休閑等其他行業的結合,提升餐飲文化品位,增強美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發展大眾餐飲。以發展大眾化餐飲為契機,努力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企業。大力推廣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加快發展連鎖經營、網絡營銷、集中采購、統一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加快發展加盟連鎖和特許連鎖,積極引進國內知名餐飲連鎖公司,促進傳統餐飲業的改造。年內,培育5—6家跨區域餐飲連鎖示范企業。
3、引進發展經濟型酒店。加大品牌經濟型酒店的培育和完善,在城區范圍內積極引進速8、宜必思、錦江之星等國內外知名品牌住宿連鎖企業;在各街道駐地發展規模、檔次適中的中、小旅館,滿足不同消費的需求。
(六)發展夜間消費市場
堅持政府引導、政策推動和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繁榮夜間消費市場,培育夜間購物市場;建設和開辟更多適合夜間消費的場所,吸引推動夜間市場的繁榮;在條件成熟的商業中心、社區發展早夜市,同時規范國貨、家佳源兩處夜市和小寨子早市的管理和經營秩序,營造良好的夜間消費環境,完善城市服務功能,增強城市活力、親和力和吸引力,引導和促進消費,滿足市民消費需求,繁榮和發展夜間經濟。
(七)深入推進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工作
加強對家電銷售企業的市場監管,繼續擴大對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的宣傳,確保廣大居民在購買家電產品后及時獲取政府的補貼。年內進行專項檢查4次以上,舉辦政策宣傳活動3次以上。科學布局銷售網點,年內新增家電下鄉銷售網點10處。家電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銷售數量突破6萬臺,銷售額實現2億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力推進項目進度。區相關部門、各街道辦事處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安排專人加強對現代流通業發展的研究和管理,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定期督查了解重點項目進度,全力推進,確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加大扶持力度,進一步調動建設單位積極性,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對達到建設標準和要求的專業市場、特色街和農貿市場給予建設單位一定資金扶持。
(二)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打造消費品牌。有效整合區內各大零售企業促銷資源,進行宣傳推廣,以“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方式,依托區內大中型零售企業銷售平臺,整合促銷資源,采取豐富多彩的促銷新舉措,營造歡快、祥和、實惠、舒適的購物環境,掀起消費購物新高潮,提升消費空間。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媒體,統一對外宣傳推介的商貿流通企業,培育“樂購”消費品牌,搭建北部消費商圈。充分依托農交會、蛤蜊節、櫻桃山會、韓國料理美食節等重大活動和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分階段推出“樂購”、“休閑購物游”等一系列活動,搞好商業推介和促銷活動,擴大對外知名度,加快商貿流通業人氣凝聚,實現政企共贏局面。
- 上一篇:縣長在殘疾人證換發動員會講話
- 下一篇:縣長在民政組織現場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