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水務總體意見

時間:2022-06-21 09:31:00

導語:縣委水務總體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水務總體意見

為進一步提升全縣水務工作水平,全面完成市政府下達的水務工作任務,現就2011年度全縣水務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1號文件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構建民生水利、生態水利、資源水利為核心,加快重點工程及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強化水資源保護管理,加大水政管理執法力度,加快推進水務事業改革發展,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提供水務保障。

二、工作重點及任務目標

(一)大力實施重點水利工程建設

1、實施“清水潤城”工程。按照統一規劃,有效整合城區水源,對城區內溝渠和小流域實施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通過建造攔蓄水工程、庫河湖連通工程,打造特色生態水系。年內集中實施西沙溝至吳家官莊段、東沙溝至兩城段溝溪2.5公里工程建設。

2、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圍繞解決農村飲水水質和水量問題,以集中供水工程、管網延伸聯村供水、水源地改造為重點,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年內投資2500萬元,解決5.9萬農村人口和3.47萬農村中小學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

3、實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快大中小型水庫渠系維修改造和配套進程,加強雨洪資源利用、攔蓄水工程建設,發展“五小”水利工程3300處,大力推進節水灌溉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4、實施山洪災害防治工程。計劃投資700萬元,在山洪災害易發流域建設雨量站、水位站、監測站40處,完善山洪災害監測系統和預警系統,提高預警能力,最大限度減少山洪災害損失。

5、實施水土保持工程。計劃投資1000萬元,其中上級專項資金457萬元,建設生態型小流域。

6、實施庫區移民扶持項目。重點實施農村飲水工程2處、道路工程11處、新農村建設工程6處,解決2個村2500口人的飲水困難和15個村的行路難問題,改善庫區移民村的村容村貌。實施移民村河道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建攔水壩9座,建節水灌溉工程1處,進一步改善庫區移民生產生活條件。

(二)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根據全縣水資源綜合規劃,確定全縣用水總量上限和分階段控制目標,嚴格用水總量控制。建立完善居民生活、工業、農業等各類用水定額,強化節水考核管理,遏制用水浪費。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等重要水域的水質監測,嚴格控制入河排污總量。完善水功能區劃,分類指導,落實措施,加強水源地保護。

(三)加大水政執法和河道管理力度

加強采砂許可管理和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加大對占用河道、向河道內排污、亂棄渣土垃圾等危害河道安全行為的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偷挖盜采、亂采濫挖等水事違法行為,維護良好的水事活動秩序。

(四)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

密切監測旱情發展趨勢,做好攔、蓄、引、提等水利工程建設,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保障生產生活用水。認真排查并徹底整改消除防汛隱患,搞好防汛搶險隊伍組建,備好防汛物料,完善防汛應急預案,強化防汛措施,落實防汛責任,做到有汛不受災,受災無傷亡,確保度汛安全。

(五)抓好水利普查工作

按照上級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工作的要求,在去年鋪開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普查工作,今年重點開展清查登記、臺賬建設和現場調查等工作,全面了解全縣水利發展狀況,建立基礎水信息平臺,提高水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三、投資及補助政策

(一)對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按照“政府投入為引導,集體和群眾投入為主體”的原則,縣政府對集中聯村飲水工程的凈水設備、提水設備、水源地土建工程,調蓄水池工程,上下水主管道,村內集中表池以上主管道進行全額補助;單村飲水工程對凈水設備、提水設備和主管材進行全額補助。規劃建設中,鼓勵發展集中聯村供水,盡量減少單村新建工程,對現有具備條件的水源工程,盡量擴網延伸,能延則延、能聯則聯,提高供水覆蓋率。

(二)對庫區移民扶持項目,根據批復計劃進行全額補助,嚴格按照基建程序建設管理。

(三)對骨干河道治理工程、攔蓄水工程,根據上級批復投資計劃,縣里落實配套資金,所在鎮村負責占地及附屬物清理賠償。

(四)對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縣政府按要求落實配套資金,涉及鎮、村加大投資投勞力度,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任務。各鎮要制定有較強操作性的“一事一議”實施辦法,對“一事一議”的原則、籌資籌勞的方法、程序以及項目的資金、建設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確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入既符合國家政策,又能落實到位。

(五)對其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堅持引導社會投入和農民自籌投入為主、財政補助為輔的方針,按照先干后補、以獎代補的原則,經驗收合格后縣政府給予適當補助。大力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以明確產權、搞活管理使用權、開放建設權為重點,推行水利設施企業化管理,實行有償供水,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水利工程的綜合效益。倡導和鼓勵農民戶辦、聯戶辦或實行股份制等形式興建小型水利工程。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切實加強對水利改革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切實將其提上重要工作日程,落實措施,強化責任,推進各項工作落實。要結合各自任務分工,研究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要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大水利建設投入的各項政策,協調落實好各項水利工程建設資金,進一步加強水利服務機構和隊伍建設,為水利事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二)加強協調配合。各鎮、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明確職責,加強協調,密切合作,形成推動改革發展的合力。水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統籌抓好水利規劃建設、工程運行、水資源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工作。發改、經信、教育、科技、公安、財政、人社、國土、住建、農業、林業、環保、規劃、法制、物價等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在資金投入、科技創新、建設用地、機構隊伍建設、考核獎懲、水政執法等方面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抓好貫徹落實,以共同的合力推動全縣水利改革發展。

(三)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各鎮、有關部門和單位要認真貫徹執行上級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的政策措施,結合各自實際,健全完善水資源管理、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建設、防汛抗旱、水政執法等重點領域的制度體系,逐步建立水利改革發展的長效機制。要認真總結水利工作經驗,改進水利工作方式,創新有利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措施辦法,提高全縣水利改革發展的活力。

(四)加強督查考核。紀檢監察、政府督查等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切實加強對全縣水利工程建設和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規范有序,落實到位。水務、考核辦等部門要根據上級有關政策規定和考核辦法,抓緊制定完善全縣水利改革發展的系列考核辦法和細則,加大考核力度。要嚴格落實考核獎懲措施,對思想不重視、工作落實不力,特別是不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在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管理、防汛抗旱等各方面出現問題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