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住房保障體制建構意見
時間:2022-10-04 05:25:27
導語:強化住房保障體制建構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區人民政府,各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省政府主要領導月31日在全省保障性住房現場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月17日在銅調研時關于住房保障工作的指示要求,結合當前工作實際,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我市住房保障體制機制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不斷健全保障對象審核機制
(一)進一步完善個人住房信息自動比對系統。加快整合完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數據庫,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信息系統功能,實現和個人住房信息系統的信息互傳、自動化比對。(責任單位:市住建委)
(二)加快建立財產(收入)審核比對系統。參照已有的低保、低收入家庭財產(收入)審核機制,建立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財產(收入)聯審機制,建立信息比對系統,逐步實現信息聯網并審。(責任單位:市民政局牽頭,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委、市工商局、市地稅局、市國稅局、人行中心支行、金融單位等配合)
(三)嚴格實行“三審兩公示”制度。建立面向不同層面的“三審兩公示”制度,即:“一審”,所有社區、區級行政服務中心設立受理平臺,負責受理申請,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比對,轄區政府負責組織社區開展入戶調查,對申請家庭情況進行審核;“二審”,市住建委負責對住房狀況進行審核比對;“三審”,市民政局負責對通過住房狀況審核的對象,組織財產(收入)審核比對;“一公示”,通過三審的對象,由轄區政府組織在受理窗口、申請人戶口所在地、居住地張榜公示;“二公示”,經輪候獲得保障的對象,由市住建委通過公共媒體向全社會公示。(責任單位:市住建委、縣區政府、市民政局)
(四)完善優化保障性住房審核流程。根據個人住房信息系統、家庭財產(收入)比對系統建設進程,不斷完善優化保障性住房申請審核流程,最終實現在各受理平臺實行聯網并審。(責任單位:市住建委、縣區政府、市民政局)
二、進一步完善租補分離制度
(五)加快實現市場化運營。市政府投資保障性住房盡快交由專門的機構實行市場化運營,按市場租金標準收取租金,租售收入用于保障性住房的維護、管理和建設融資資金的償付等。(責任單位:市住建委;)
(六)明確租金補貼資金來源。保障對象租金分類補貼資金由市財政承擔,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并盡快制定租金補貼資金撥付辦法。(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三、合理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應
(七)開展保障性住房需求情況調查。盡快整理已申請登記人員,低保、低收入家庭,新就業無房人員和來銅務工人員等各類群體名單,審核各收入群體住房狀況,全面掌握各類群體保障性住房需求情況。(責任單位:市住建委、市民政局、市人社局、縣區政府)
(八)合理安排建設供應周期。開展住房保障“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合理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和供應周期,以保證在保障對象申請后3年左右獲得保障。(責任單位:市住建委)
(九)組織保障性住房設計。根據《省保障性住房建設標準》,結合我市實際,組織開展保障性住房戶型、裝修等設計,精選若干戶型,作為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統一標準。(責任單位:市住建委)
(十)制定完善城鄉一體化住房保障配套政策。采取貨幣化補貼、實物配租等方式,對本市農村戶籍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住房保障。盡快啟動并組織開展農村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意愿調查,摸清需保障的底數。(責任單位:市住建委、縣區政府)
四、加快組織機構建設
(十一)盡快成立住房保障工作機構。抓緊制定住房保障工作機構組建方案并做好組建前期工作。(責任單位:市編辦、市住建委)
(十二)加快保障性住房運營機構掛牌運作。盡快落實保障性住房投資公司注冊工作,盡早掛牌運作,實現租補分離。(責任單位:市投融資辦、市住建委)
- 上一篇:市政下發無車日實施方案
- 下一篇:氣象預警短信實施方案
精品范文
10強化廉潔作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