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10-10 09:38:14

導語:城鄉環境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鄉環境管理工作意見

2014年,是實施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六個突破、四年翻番”決策部署的重要一年,是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攻堅克難的關鍵之年。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年度總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創新工作思路方法,深化城管體制改革,強化干部隊伍建設,全面啟動“省衛”創建,深入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著力打造城管新形象。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1234”發展戰略,以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和“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為主線,以規范城市管理,優化人居環境為主要內容,持續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統籌推進愛國衛生工作,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推進城管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高效化、長效化,重點整治城區市容秩序,強勢助推“城市交通建設攻堅年”活動,為縣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二、總體目標

打造一個亮點:打造新城為城市管理亮點示范街區。形成一個突破:對老城區南環路、等占道經營難點地段整治形成突破;抓好兩個創建:完成省級環境優美示范縣城創建工作,全面啟動省級衛生縣城創建工作。省級衛生縣城創建今年打基礎,確保2015年創建成功;推進三大提升:市容秩序管理水平提升;環衛衛生保潔水平提升;市政建設管理水平提升。

三、工作任務

(一)開展“三大整治”,破解城市管理突出問題。

1.開展占道經營整治。按照嚴格管理、疏堵結合的原則,堅決維護主要道路、重要部位的市容環境秩序。按照“打造新城區亮點,舊城區形成突破”的總體思路開展占道經營整治。抓好流動攤點特別是夜市燒烤專項治理,配合相關部門合理規劃設置夜市和燒烤攤點經營區域,引導流動攤點入市定點經營。

2.開展建渣棄土整治。牽頭開展建渣棄土管理工作,完善管理細則,對縣城規劃區內建筑垃圾的傾倒、運輸、中轉、回填、消納等進行規范管理。加強部門聯動,做到建筑工地源頭可控,渣土運輸全程監控,違法行為現場管控。

3.開展戶外廣告整治。加強戶外廣告、店招店牌設置審批管理和安全監管,定期開展戶外廣告安全檢查,確保安全設置,及時查處違規設置戶外廣告,始終保持對違規戶外廣告的高壓態勢。繼續對縣城區各類廣告進行清理、拆除;進一步加強“三線”沿線大型戶外廣告的設置審批管理;加強車載廣告審批和監督檢查,做到規范美觀。進一步規范洗車場的衛生管理,防止污水泥沙污染。

(二)抓住“三個關鍵”,進一步提升清掃保潔水平。

1.抓標準。進一步提升環衛作業服務質量。按照“責任全覆蓋、管理無縫隙、保潔無死角”的要求,實現作業人員與保潔責任區、保潔時段的無縫對接。在重點部位繼續推行“三班作業制”,實行高投入、高標準的重點維護。進一步強化新區、環城大道、東西大道、南北大道、揚武坊廣場周邊等道路清掃保潔質量,積極打造“示范區”和“示范路”。合理安排道路沖洗和灑水頻率,控制揚塵污染,凈化城市建筑立面空間,垃圾日產日清。

2.抓設施。抓好市政公用設施日常保潔,強化環衛設施設備日常管護,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品質。抓好垃圾庫、公廁等環衛設施的規劃定點,加大垃圾設施新建改造力度,提高環衛服務保障能力。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加大洗掃車輛、清運車輛購置力度,不斷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積極協調解決環衛所停車場拆建問題,解決環衛車輛停放,部分環衛工人住地,灑水清掃車輛取水,車輛維修場地等問題。

3.抓隊伍。不斷提高環衛工人福利待遇,逐步降低勞動強度,改善環衛工人勞動條件。平穩有序組織開展環衛工人參加社會保險工作,確保年內完成。

(三)加強“三個管理”,提升市政設施配套服務水平。

1.加強市政道路建設維護管理。加快推進主城區人行道、偏街小巷道路改造,提升城市形象。一、二類道路完好率90%以上,三、四類道路完好率85%以上,人行道完好率90%以上,市政設施完好率90%以上。

2.加強市政照明設施建設維護管理。加強市政照明設施建設維護,保障安全運行,推進偏街小巷、老舊居民院落路燈設施建設,全面解決主城區小街小巷照明設施存在問題。繼續實施市政照明節能減排改造工程。加強路燈設施維護力度,確保城市照明設施完好率95%以上、燃燈率98%以上。建立完善電工學習、工作日志、考核記錄等相關制度。

3.加強環衛基礎設施維護建設管理。切實推進揚武坊公廁投入運行;標識完善主城區公廁燈箱指路牌,改造地埋式垃圾庫橋、液壓缸。進一步完善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市政環衛基礎設施配套。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完善停車、洗車場點、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強化縣城和主要鄉鎮硬件基礎設施,新、改建一批公廁、垃圾庫和生活垃圾壓縮中轉站。改善基層作業條件,推進一線工人休息室、工具房的建設。

(四)強化“四項重點”,鞏固提升愛國衛生工作水平。

1.強化衛生創建工作。全面啟動省級衛生城市創建工作。鞏固提升已創省級衛生單位。全面完成省級衛生鄉鎮、省級衛生村等創建任務。

2.強化健康教育工作。繼續加強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實施好“促進行動”、“健康干預”、“66條巡講”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普及健康知識,提高民眾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行成率。大力貫徹實施《市愛國衛生管理實施細則》,加強愛國衛生工作規范化建設。

3.強化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對照方案,分春秋兩季對全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宣傳培訓、資金配套和規范使用、防治效果等進行督導檢查和評估,推進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4.強化改廁工作。加大農村改廁項目工作力度,全面完成2013年改廁項目500戶任務,及時啟動2014年農村改廁項目,全面提升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

(五)創新“四項機制”,激發城市管理體制活力。

1.創新聯動機制。夯實綜合協調、統籌管理、督查考核的職能,探索屬地管理、部門協同、條塊結合的工作機制;強化街道(鄉鎮)城管機構建設,完善社區城管網絡,落實專職城管人員,真正構建大城管機制。完善城市管理考評獎懲機制,啟動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

2.創新考核機制。完善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制度,分類修訂考核辦法,優化績效考核指標,特別要強化重點工作、創新工作、交辦工作、基礎業務工作的考核權重,加強考核結果與職務晉升、教育培訓和評優評先的銜接,進一步反映價值導向,體現工作差異。

3.創新問責機制。切實加大對局重大決策、重點工作部署推進落實力度的督查,堅決杜絕行政失職、瀆職行為,遏制“三不”現象,提高行政效能和工作執行力。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健全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健全領導帶班巡查、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機制,完善首問負責和責任追究制度,規范機關政務運行,提高機關管理服務的針對性、及時性,確保政令暢通。

4.創新執法機制。全面推進說理性執法和隊伍規范化建設,突出戶外廣告管理、市容秩序整治管理、市政環衛設施綜合管理,提高占道經營、亂挖亂建、亂貼亂畫違法行為的發現率、查處率,提升隊伍履職能力。探索執法管理方式,實行延時和錯時工作制,抓好新區、東西大道、南北大道、南環路、路、、十字口等重點地段的市容環境秩序。

(六)加強“三項建設”,塑造城管隊伍良好形象。

1.加強隊伍能力素質建設。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主題,加強各級干部能力鍛造。加強業務人員技能培訓,分類抓好執法人員、協管員和環衛職工的業務技能培訓。執法人員要突出提高應對突發事件、化解矛盾沖突的能力。協管人員要提高進入門檻,加強規范化訓練。環衛職工要加強機械操作規范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意識。

2.加強隊伍紀律作風建設。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堅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緊密結合城管工作實際,著力查找和整改城管隊伍各個層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使全體黨員干部思想水平進一步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密切,為民務實清廉形象進一步樹立,基層基礎進一步夯實。

3.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宣傳工作新格局,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輿論氛圍。及時解決市民合理訴求,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認真做好“12345”、網絡問政、網上論壇等投訴的回復,提高市民對城市管理工作的滿意度。及時向上級傳遞城管工作信息,向社會宣傳城管工作最新動態,重要舉措和典型人物,做好解疑釋惑、傳真辟謠工作,增強城管宣傳工作的及時性、針對性和真實性。創新城管宣傳教育陣地,借助于大型LED電子屏、戶外廣告牌等設施設置城市管理公益宣傳畫面,播放城管公益廣告,提高城市管理工作的社會滲透力、公眾知曉率和群眾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