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聚餐監督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12-19 09:04:55

導語:農村集體聚餐監督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集體聚餐監督管理工作意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鎮范圍內舉辦集體聚餐的活動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但衛生設備設施和食品安全意識一時難以達到規范制作的要求,從而成為當前引發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事故的重大隱患。食安辦、安辦、公衛中心和各村民委員會要充分認識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把加強集體聚餐活動監管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點,全力抓好抓實。

二、健全機制,完善網絡

鎮食安辦、公衛中心和各村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要切實加強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指導工作,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鎮人民政府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村級考核內容,村支兩委要切實負起責任,。村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負責對本村食品安全信息的收集和報送。

三、健全制度,強化管理

(一)建立健全申報管理制度。就餐人數達100人以上的農村婚喪嫁娶等集體聚餐活動,承辦者要提前48小時向所在村(社區)食品安全協管員報告,并簽定《縣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承諾書》然后由村(社區)協管員填寫《縣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申報備案登記表》,向鎮公衛中心報告。鎮公衛中心按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的要求,及時予以上報。

(二)建立健全現場指導制度。要建立健全現場指導制度,對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實行分類現場指導,指導人員必須對承辦農村集體聚餐活動現場進行認真考察,對加工場所環境衛生、場所建筑布局、衛生設備設施、食品及原料感觀、食品采購索證索票、聚餐食譜、食品從業人員健康狀況以及用水情況進行認真檢查、指導,同時填寫《縣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指導意見書》。

(二)建立餐飲服務人員備案管理制度。對持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和衛生知識培訓合格證明的流動廚師及餐飲服務人員須經鎮人民政府備案登記,并填寫《縣農村集體聚餐流動廚師備案登記表》后,才能在該行政區域內從事農村集體聚餐服務活動,全面加強對流動廚師及餐飲服務人員的監管。

(三)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要建立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試嘗留樣制度,食品安全現場指導人員要在開餐30分鐘前對將供餐的食品進行試嘗留樣,無異常反應后可提供食用,同時食品要留樣100克并冷藏保存48小時,若無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可按程序處理食品留樣。要切實建立食品索證檢驗制度,嚴把原料采購關,要嚴格檢驗銷售者是否具有食品生產或流通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等經銷資質,查看食品的感觀性狀和標簽標識,索取銷售發票并保存至聚餐結束后十天,做好環境清潔、生活飲用水消毒和餐飲具消毒保潔工作,防止污染。要切實建立食物中毒報告制度,發現可疑食物中毒時,要立即向鎮公衛中心報告,妥善保存可疑中毒食品,及時控制可疑中毒現場,并立即組織醫務人員對患者進行救治。

四、明確責任,狠抓落實

鎮食安辦、安辦、公衛中心、村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全面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確保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指導工作的順利推進。

各村(社區)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要于每月20日將本村本月指導集體聚餐活動的《縣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承諾書》(見附件2)、《縣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申報備案登記表》(見附件3)、《縣農村集體聚餐活動食品安全指導意見書》等資料報公衛中心。

五、提高認識,強化宣傳

充分利用標語、板報、村務公開欄等多種宣傳陣地,宣傳普及食品安全常識,提高村(居)民的食品安全風險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公布本食品藥品監管協管員的姓名和聯系電話,并公布已經備案的合格流動廚師信息,指導開展農村集體聚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