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棗提質增效年工作意見
時間:2022-01-09 08:59:23
導語:冬棗提質增效年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推進我鎮冬棗產業科學發展、健康發展,長久持續造福全鎮人民,著力打造富民的支柱產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不斷促進農村和諧,鎮黨委、政府決定開展“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特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強化憂患意識,充分認識開展“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幾年,在全鎮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鎮冬棗產業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特別是去年,冬棗質量明顯提高,市場不斷拓展,棗農收入顯著增加,產業整體發展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2011年全鎮棗園面積統計到8萬畝,其中金絲小棗2萬畝、冬棗6萬畝,年產冬棗1.2億斤,小棗1500萬公斤,冬棗產量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棗業產值4億元。去年棗農人均純收入4000元以上,棗業收入已成為我鎮人民群眾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棗產業還很脆弱,發展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還很多,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主要有:部分棗農的質量意識不強,存在片面追求產量、追求大果的現象,生產管理上存在盲目性、經驗主義,不夠科學,標準化水平低,品牌意識不強,部分交易市場的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產業組織化程度不高,產業的穩定性不夠等等。以上問題,如不采取措施,認真解決,必將制約我鎮冬棗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全鎮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強化憂患意識,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居安思危、警鐘常鳴,采取有力措施,扎實有效地組織開展好“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確保我鎮冬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開展“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的思路和工作重點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十七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嚴格產品質量,以做大做強特色富民支柱產業為目標,強化冬棗標準化管理水平,力爭在提升冬棗品質上有新突破;進一步推進采摘園建設,力爭在增加效益上有新突破;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實現冬棗品牌創優。
(二)工作重點
1、加快棗標準化產業進程,實現冬棗品質提升。切實抓好技術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棗業快訊》、聘請技術專家舉辦培訓班等載體,加強培訓的基礎上,創新培訓的方式,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加大培訓力度,棗業辦、辦事處、村共114名科技推廣人員,讓廣大棗農盡快全面掌握標準化生產技術,緊緊圍繞提升品質這一主體,大力推廣和使用先進技術成果,為冬棗的優質豐產豐收提供堅實的保障。全年培訓棗農總人數達到2萬人。為確保培訓人員到位,對培訓工作做以下規定:每村舉辦培訓班時,到場棗農不少于40人,得2分;如少于40人,扣本辦事處1分,扣村2分;在40人的基礎上每超10人增0.5分。深入開展“冬棗標準化生產進萬家”活動,大力加強標準化生產基地、標準化生產示范村、示范園的建設,年內建設冬棗標準化生產基地100畝,示范村1個,示范園6個。各辦事處分別建設1處面積不少于100畝的標準化生產示范園,并分別完成50畝的嫁接改良工作任務,嫁接品種以短枝冬棗、金絲四號為主,同時分別抓出一個面積不少于300畝的清園示范點,示范點必須噴石硫合劑,要求10年生以上的棗園每畝56株;10年生以下的每畝111株,產量控制在每畝2000斤以內。農業辦抓出一個高標準純綠色有機冬棗采摘園且必須進行土地流轉,引導棗農提高認識、科學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大力推廣平衡施肥技術,切實加強對生資市場的管理,從源頭上控制影響冬棗質量生資的經營和使用,確保冬棗生產過程安全。
2、切實推進采摘園建設,實現效益增加。采摘園建設是新形勢下摸索出的一條新的增收渠道。今年鎮黨委、政府將堅持“在實踐中探索,在發展中創新,在鞏固中完善”的原則,積極扶持和鼓勵棗業大村、強村建設采摘園。年內,以棣鄧路為軸心著力打造一條獨具特色的生態冬棗長廊。將棣鄧路兩側沿線所有棗園,全部建設成為采摘園。加大清園力度,確保示范園、采摘園內林相整齊、園內清潔、無雜草雜物、無間作物。各辦事處要有專門清園隊伍,常抓不懈。在去年建成2處采摘園的基礎上,力爭今年新建2—3處高標準冬棗采摘園。經過土地流轉建成一處縣級純綠色有機冬棗園。鎮黨委、政府決定對今年新建采摘園按照面積、投入、建設標準,由鎮財政適當拿出補貼資金進行補貼。進一步完善提高原有采摘園的生產管理水平。借鑒各地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運營模式,規范指導并進一步促進我鎮冬棗專業合作社和棗業協會建設。進一步探索、實踐棗業生產統一的標準化、無公害管理,為全面提升我鎮冬棗管理水平積累經驗。
3、大力實施品牌創優,實現冬棗名牌戰略。打造冬棗名牌是提升市場競爭力,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徑。力爭從建設生產基地、產品包裝、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方面全方位入手,進一步強化創新理念,進一步完善冬棗包裝和分類銷售,年內爭取成功注冊幾個冬棗商標,如王昌短枝冬棗、袁李楊雪翠牌冬棗,同時,根據氣候條件及冬棗的熟度,引導廣大棗農適時采摘,杜絕采青、賣青、出售劣質冬棗等現象的發生。努力實現以品牌搶占市場,以名牌增加收益的目標。
三、搞好配套服務,切實提高保障水平
一是完善好鎮內3個冬棗批發市場,規范市場管理,按照大小并重、內外并舉、多措并用的形式,依托沾化縣冬棗市場進一步開拓外部市場。二是堅持“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大力發展冬棗合作組織,更好地聯系、組織、服務農民。引導合作組織建基地、抓管理、創品牌、拓市場,搞共同營銷,逐步從松散型向緊密型,從生產組織向生產經營組織轉變。三是聘請高級冬棗專家搞好技術培訓,進一步提升我鎮冬棗管理的水平,狠抓病蟲害防治,實行群防群治。建立棗樹病蟲害預警機制,及時棗樹病蟲害預測預報信息。各辦事處建立有較快反應能力和較強控制能力的病蟲害機動防治隊伍,確保棗樹正常生長發育。四是積極探索“企業(公司)+農戶+基地”的產業鏈生產模式,構建多種形勢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聯結機制。同時,積極培育和扶持冬棗龍頭企業及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大力扶持發展冬棗貯藏加工業、培植壯大產業化龍頭企業。
四、棄管棗園的管理
各辦事處、各村對棄管棗園尤其是主干線路兩側100米以內的棄管棗園要嚴防嚴控,成立專業隊,藥劑由鎮農業辦統一發放,按照棗樹管理技術意見統一噴藥管理,對治理棄管棗園工作不重視并發生疫情的辦事處、村,鎮農業辦根據督查情況對每畝棄管棗園給予辦事處100元、村150元的處罰,達到全鎮主干線路無任何棄管園的目的。造成不良影響的由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將對所涉及村、辦事處責任人進行誡勉談話。
五、切實加強對“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的組織領導
鎮黨委、政府成立由鎮長任組長的“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開展。各辦事處要高度重視,切實擺上日程,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組織領導到位。農業辦、棗業辦等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積極投身到“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中來。各村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拿硬措施,硬拿措施,明確責任,切實抓好示范園的建設,同時對主干道路兩側棄管棗園嚴加監督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實現我鎮冬棗產業的新突破。
鎮黨委、政府將把“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做為考核各村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對工作力度大、完成任務好的村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工作拖拉、沒有完成任務的通報批評。鎮黨委、政府將對在“冬棗提質增效年”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或個人按等次分別獎勵現金3000元、2000元、1000元。
- 上一篇:水利會戰工作方案
- 下一篇:村級三資管理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