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意見

時間:2022-07-20 03:42:23

導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意見

為做好全區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切實提高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水平,根據市城鎮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領導小組《關于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的通知》(唐醫統辦〔2014〕1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統籌模式

按照“統分結合、基金暫時調劑”的統籌模式,實行與市級分級管理體制,實現同市級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政策統一、業務經辦流程統一、信息管理系統統一。

二、統籌標準

自2016年1月1日開始,根據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安排,我區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政策依照市級政策標準執行。

(一)個人繳費標準。各類學生及18周歲以下非在校居民,個人繳費每人每年40元;勞動年齡非從業人員,個人繳費每人每年270元;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居民,個人繳費每人每年200元;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低收入家庭(上年度家庭人均收入不足我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分之一)年滿60歲周歲居民,個人繳費部分由區財政負擔。

(二)住院起付線及報銷比例標準。住院起付標準:一級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00元,二級醫療機構500元,三級醫療機構700元,轉外就醫700元。符合醫保規定的醫療費住院報銷標準:一級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0%,二級醫療機構70%,三級醫療機構60%;異地就醫(市范圍外的轉院、急診、異地居住或工作)報銷標準為60%。門診特殊疾病病種報銷標準:參照住院報銷標準,起付線標準統一為每人每年1000元。

(三)最高支付限額標準?;踞t療保險最高支付限額:學生兒童類居民每人每年20萬元,成人類居民每人每年10萬元;居民醫保大病保險繼續實行全市統籌,最高支付限額由每人每年15萬元調整為每人每年30萬元。

(四)門診統籌標準。按照市級標準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學生兒童類居民的門診統籌基金支付額度為每人每年40元,成人類居民的門診統籌基金支付額度為每人每年50元,用于參保人員門診費。個人門診統籌基金支付額度可累計結轉使用,累計年限最多為4年。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個人累計結余的門診統籌基金支付額度歸零,門診統籌基金支付額度重新累計計算使用:

1.4年累計期限到期的;

2.居民醫保變更為職工醫保的;

3.停保、斷保、終止繳費的。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門診統籌基金不予支付:

1.參保人員中斷繳費期間發生的門診醫療費;

2.參保人員在統籌區外發生的門診醫療費;

3.參保人員在非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服務機構發生的門診醫療費;

4.其他因違反醫療保險政策規定而產生的醫療費。

居民醫保門診統籌基金不屬于個人賬戶資金,參保人員出現醫保關系轉移、死亡、退保等情況,門診統籌待遇隨之取消,不能轉移、繼承或提出。

(五)意外傷害。統籌基金支付各類學生及18周歲以下非在校居民意外傷害住院費,不予支付成人類居民意外傷害住院費。

三、基金征繳和管理

(一)基金征繳。

1.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強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基金征繳。當年征繳期為每月1日至10日,下年度征繳期為每年10月至11月。

2.開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后,區財政局按照規定每年將補貼資金足額做出預算,及時劃撥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二)基金管理。

我區居民醫療保險歷年結余資金由區政財專戶管理,用于不符合調劑條件時彌補基金支出缺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艾春同志任組長,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郝志軍同志任副組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公安局、民政局、審計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等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市區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相關工作的組織實施,辦公室主任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要負責同志兼任。

(二)落實工作職責。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推動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組織實施全區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做好業務流程制定、基金使用管理等工作;區財政局負責做好信息系統建設和政策調整資金配套工作,建立基金專戶,支付基金缺口;區民政局、殘聯負責做好相關特困人群認定工作;區公安局負責做好參保人員參保、辦卡信息支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