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方案

時間:2022-09-26 09:54:00

導語:監察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監察局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以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為目的,以保障民生,服務發展為落腳點,通過廣泛的群眾監督和民主評議,促進部門、行業轉變工作作風。深化政風行風建設,營造優質發展軟環境,促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二、評議對象

2013年,確定3類55個部門和行業作為縣級評議對象,包括政府工作部門、公共服務行業直接面對企業和群眾的服務窗口。

⒈經濟和社會管理類(15個部門):發改局(物價)、科技局、經貿局、財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務員局、農業局(畜牧水產局)、糧食局、林業局、外經局、文體廣電出版局、計生局、統計局、人防辦、氣象局。

⒉行政執法類(15個部門):公安局(交管大隊)、司法局、國土局、環保局、審計局、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局、國稅局、地稅局、安監局、公路局、食品藥品監督局、消防大隊、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大隊、煙草專賣局。

⒊公共服務類(25個部門、行業):教育局、民政局、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交通運輸局、水利局、衛生局、旅游局、郵政局、電信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供電公司、自來水公司、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信用合作聯社、閩通長運分公司、縣醫院、縣中醫院、縣醫保中心、供銷社、房管所、環衛處。

三、評議內容

根據國糾辦、省糾風辦、市糾風辦要求,結合政風行風建設的重點任務、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影響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確定評議內容如下。

(一)共性評議內容

1.信息公開。認真履行公開責任,做到政策法規、辦事流程、收費標準、辦理時限、服務承諾等政務(事務)信息公開。

2.依法辦事。正確履行職責,嚴格依法依規辦事,無濫用職權、執法不嚴、辦事不公,以及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等問題。

3.廉潔自律。認真執行黨風廉政建設各項規定,在履行職責中忠于職守、廉潔奉公,無徇私舞弊、以權謀私、吃拿卡要等問題。

4.制度建設。內部管理和監督制度完善,政風行風建設責任制落實,對群眾反映問題的受理、整改和反饋機制基本建立。

(二)個性評議內容

1.經濟和行政管理類、行政執法類

(1)轉變職能。優化發展環境,從企業和群眾需要出發,主動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提供直接、便利、公正、有效的服務。

(2)改進作風。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我省實施辦法,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和浪費現象。

(3)維護民利。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市出臺的利民惠民政策,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著力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2.公共服務類

(1)誠信服務。主動向社會公開服務承諾,嚴格履行承諾,無霸王條款、消費陷阱。

(2)高效服務。優化服務流程,提高辦事效率,減少辦事時限。

(3)優質服務。服務態度端正,便民利民措施落實,無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刁難群眾、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問題。

3.窗口單位

(1)服務質量。服務態度端正,便民利民措施落實,無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和刁難群眾、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等問題。

(2)服務環境。服務設施齊全,工作人員儀容儀表端莊,工作環境整潔,無臟、亂、差現象,創建“群眾滿意服務窗口”氛圍濃厚。

四、評議原則

評議對象讓群眾選擇。充分尊重民意,重點評議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部門和行業;

評議內容與群眾相關。重點評議參評單位解決群眾困難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穩定的能力與成效;

評議過程請群眾參與。廣泛邀請社會各界參與評議,突出服務對象與管理相對人的評議;

評議成績由群眾做主。將考評重心下移,拓展評議深度,以群眾滿意為主要標準,綜合反映評議單位的工作成效;

評議結果重綜合運用。評議結果納入黨委、政府的各類重要考核活動。

五、評議方法和步驟

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要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和行業各負其責,糾風辦組織協調,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新聞媒體積極配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評議工作由糾風辦負責進行督促指導,各被評議部門、行業和單位負責組織開展。

(一)評議方法

(1)前期由縣糾風辦向各參評單位派出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督導組,督促開展以“轉作風、促發展、促民生”為主題的選題評議活動。各參評單位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選聘民評監督員(按照《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代表工作規定》,縣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督導員在任期內不得兼任被評議部門和行業自聘的民評監督員),公開評議對象、內容和方法,認真查找政風行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及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的重點問題,并作為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的著力點,通過各種方式,向社會做出承諾,接受群眾監督。(5月20日前完成)

(2)中期由縣糾風辦不定期地組織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督導員、各單位聘請的民評監督員對服務窗口和所屬單位的政風行風及踐諾情況進行明察暗訪,及時發現問題,限期進行整改。(8月前完成)

(3)后期由各參評單位組織對本系統政風行風狀況進行檢查、督促、評比。(11月上旬完成)

最后,縣糾風辦組織督導組對各參評單位的政風行風狀況和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情況進行民主測評和組織工作考評,并以民主測評和組織工作考評等項結果,確定各參評單位的綜合成績,排出名次。

(二)評議步驟

(1)各參評單位成立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結合本部門、行業和單位特點,制定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實施方案,進行宣傳發動,開展自查自糾。同時,組織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督導員、民評監督員采取走訪、座談等形式,收集群眾的意見和建議,調查本部門、行業和單位在政風行風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通過政府信息網站、政風行風熱線或新聞媒介直接與群眾對話,向社會公開承諾,接受群眾監督。

(2)各參評單位組織召開評議大會,政風行風督導員、監督員和社會各界人士等評議代表與各參評單位進行“面對面”或“背靠背”的評議。針對評議大會中提出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時向縣糾風辦和評議代表通報整改結果;縣糾風辦組織民評督導組對整改情況進行明察暗訪,督促其落實整改。

(3)縣糾風辦組織開展對各參評單位的民主測評工作,并于年底組織人員對各參評單位進行考評,考評分由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督導員評議(占10%),民主測評(占40%),組織工作考評(占50%),獎勵加分四部份組成,采用百分制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定。各參評單位的評議結果將作為上級主管部門綜合評議的重要依據。

六、結果運用

(一)評議結果由縣糾風辦向市糾風辦、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縣文明辦及組織人事部門報告或通報。對于群眾滿意度較高、連續三年名列前三名的,將在下一年度列為免評對象,免評年限最多兩年。根據“免評不免建、免評不免糾”原則,免評單位仍須積極開展自查自評,主動接受縣糾風辦的工作指導和縣民評督導員的工作督導,積極參與縣糾風辦統一組織的群眾滿意率測評。免評單位在免評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免評資格:發生違法違紀案件的;被縣級以上(含縣級)機關效能“黃牌警告”和糾風部門重點監控的;民主測評中滿意率低于85%的;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整改不到位、或對群眾投訴處置不力,造成重大影響的;年度考評在第27名之后的。

(二)根據《縣創建文明單位管理辦法》有關規定,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考評結果在文明單位評選分值占10分;同時年度政風行風民主測評滿意率低于80%或年終考評后三名的單位,不能參加評選文明單位。根據《市2012年度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規定,全年綜合評定被評為倒數第一名的單位,在該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中扣3分,被評為倒數第二名的單位,在該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中扣2分,被評為倒數第三名的單位,在該年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中扣1分。對拒不整改、敷衍了事并在次年度的工作中連續被評為后三名的單位實行“黃牌警告”,對連續三年被評為后三名的單位將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糾風工作責任制的有關規定追究其主要領導的責任。

七、工作要求

(一)強化責任落實。各參評單位要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原則,把評議工作作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糾風工作責任制的重要舉措,作為加強政風行風建設的重要手段,要把評議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明確評議選題、重點崗位,形成本系統民主評議工作實施細則。評議工作要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行,縣糾風辦要善于借力,充分運用效能監察、執法監察的工作成果,要主動協調有關部門,形成合力,不斷壯大糾風工作隊伍,建立健全糾風工作網絡。

(二)加強組織協調。各部門要做好組織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支持和配合民評督導組開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同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發揮主動性,及早建立由社會各界代表組成的評議員庫。考慮評議員庫由以下三類群體組成:一是基層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民評代表、特邀監察員、效能監督員等;二是按總人口1%的比例從城鄉居民中選調政治合格、熱心公益事業的各行業代表;三是各參評單位每季度向同級政府糾風部門提供一批服務對象或管理相對人信息篩選的代表。評議員庫實行動態管理,每年更新一次。

(三)注重總結提升。在評議過程中,各地各參評單位要積極探索創新,提升民主評議水平,要充分總結提升開展選題評議、面對面評議、系統評議等方面的工作經驗,加強民主評議與專項治理工作的銜接,務求實效,以多種形式開展民主評議,實施民主監督。各督導組要注意挖掘、推廣各參評單位抓政風行風建設,特別是開展選題評議的典型經驗和做法。

(四)嚴肅評議紀律。要加強監督,嚴格執紀,確保評議工作的客觀公正。任何單位和部門均不得偽造、篡改數據,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形式干擾評議過程,不得隨意調整評議結果。各參評單位不得組織影響公正評議的活動,不得采取不正當手段提高群眾滿意度。各級民評代表不得借機徇私情、謀私利,影響公正評議。參評單位違反規定的,直接列入年度評議不合格單位,同時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民評代表違反規定的,終身取消資格,情節嚴重的,建議有關單位予以相應紀律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