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方案

時間:2022-12-07 09:59:22

導語: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方案

為切實改善全市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更好地發揮金融服務“三農”作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7〕17號)、《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做好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發揮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及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要推動作用,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為基礎,以建立農戶電子信用信息采集和評級系統為重點,以推廣應用農戶信用評級結果為手段,加強農村信用宣傳推進,健全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和激勵懲戒機制,增強農村信貸支持力度,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二、工作目標

力爭到2013年底,實現三個目標:一是建成全市統一、功能完備的農村征信服務平臺,科學有效地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等農村經濟組織的信用評定,實現農村信用信息共享;二是不斷改善農村金融環境,建立與農村特色產業鏈條相配套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和金融支持模式,發揮信用引導信貸資金配置的正向激勵作用,促進涉農貸款投放和農村經濟發展;三是建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長效機制,營造良好誠實守信氛圍,努力將我市爭創為“省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試驗區”,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系統化、特色化、長效化發展。

三、實施步驟

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自2013年8月啟動,年底前進行總結,分宣傳啟動、組織實施、總結考評三個階段實施。

(一)宣傳啟動階段(2013年8月)。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細化工作職責,明確工作任務,廣泛開展多層次的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市直有關部門、人民銀行及涉農金融機構要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制定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鎮、信用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農村企業的信用檔案參考指標和評價參考標準。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3年8月—2013年11月)。由人民銀行牽頭,組織涉農金融機構征集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信用檔案,推廣農村征信服務平臺和農戶信貸評分系統。各涉農金融機構制定配套辦法和措施,按照“先增量、后存量、鎖定有貸戶、挖掘潛力戶、最終實現全采集”的思路,統籌安排,將全部新增貸款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信用檔案納入農村信用共享平臺,對存量貸款戶制定計劃,分期分批錄入,逐步完善農戶信用檔案,并依托農戶信用評分結果發放農戶貸款。各鎮(街道)協助轄區金融機構網點開展對所有符合標準農戶的信息采集工作,實現全覆蓋。

(三)總結考評階段(2013年12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信用評定工作,涉農金融機構為信用戶授牌,團市委和人民銀行為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授牌,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為信用村、信用農民專業合作社、信用鎮授牌。同時,認真總結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數據庫和評分系統,拓展評價結果應用范圍,深化建設內涵,提高社會效應。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市長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全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統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人民銀行,負責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組織協調、業務指導、檢查監督等工作。

(二)明確職責分工

1、人民銀行市支行。負責組織、指導涉農金融機構制定信用信息指標和評分標準,將信用檔案和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數據庫對接,推進電子化信用檔案和農村征信服務平臺建設,建立農村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根據涉農金融機構的業務需求和現有設施情況,指導其創新業務管理模式,創新信貸產品,增加農村信貸投入。

2、財政局、農業局、林業局、商貿辦、團市委。負責協同人民銀行建立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積極支持和協助涉農金融機構做好信用鎮、信用村、信用戶和信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信息采集工作,組織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創建,逐步實現各單位信用信息共享。引導和督促涉農金融機構拓寬融資渠道,切實解決農村發展中資金緊缺問題。協調解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資金配套問題,出臺技術服務、資金支持等政策措施,支持信用戶、信用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青年信用示范戶等發展。

3、涉農金融機構。要制定各自工作計劃,充分利用現有信貸業務系統,廣泛征集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企業等農村經濟主體的信用信息,將所有農戶及各類農村經濟組織信貸信息及時納入農村征信服務平臺,保證信貸信息的連續性和準確性。要充分利用信用評價結果,通過簡化貸款手續,實行利率優惠等激勵手段,讓信用客戶享有信貸傾斜政策和快捷、優質的金融服務,在貸款額度、期限上滿足農戶的生產需要。要建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實際相適應的信用培植、信用評價和金融扶持模式,并據此實施信貸業務創新,使信用戶享受信貸便利。

4、各鎮、街道。負責開展農戶信用信息采集的宣傳、動員工作,加強與涉農金融機構工作聯系,密切合作,準確、如實地采集信用信息,確保全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有序推進。

(三)做好宣傳引導。緊密結合“三農”特點,以普及信用知識、提高信用意識為重點,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廣泛宣傳開展農村信用創建的意義、重要性及目標要求,提高全市各方面參與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要加大對守信典范與失信典型的宣傳公示力度,選擇3—5個具有代表性的信用鎮和信用戶,作為全市信用建設示范樣板進行重點宣傳,引導農村經濟主體增強信用意識,培養良好的信用行為。

(四)建立考核機制。建立全市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督查考核制度,市政府將農村信用體系建設作為改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條件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對各鎮(街道)、有關部門工作績效考核,納入對各涉農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考核,開展督查,促進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