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胡蜂防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20 10:29:48

導語:縣胡蜂防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胡蜂防治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胡蜂防治工作長效機制,既要發揮胡蜂森林害蟲天敵的有益作用,又要防止胡蜂傷人,系統謀劃,科學防治。加強科普宣傳,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健全防控機制,杜絕簡單捕殺和濫殺帶來的生態失衡問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二、防治目標

1、建立胡蜂監測預警系統和信息聯動機制,健全縣、鎮、村、組四級預警網絡體系,及時預警信息。

2、在人口密集區、重點區域采取最實用、最安全、最簡便的防控技術,進行人工摘除和滅殺。

3、通過切實有效的監測和防治措施,盡量減少胡蜂傷人或不傷人,使全縣范圍內不再發生嚴重的胡蜂傷人事故。

三、防治區域和任務

1、防治區域。胡蜂防治區域涉及全縣22個鎮,以公路沿線、城鎮周邊、集鎮周圍、社區、學校附近以及人為活動頻繁密集的區域為重點。

2、主要任務。一是強化宣傳。在春季和秋季通過會議、網絡、電視、明白卡、宣傳畫(單)等形式,重點對胡蜂的生活習性和防治知識進行宣傳,讓群眾了解掌握胡蜂的生物生態學特性,掌握常見的防范與救治措施,盡量避免造成意外傷害,引導人們開展科學合理的預防和應對。二是全面排查。集中開展胡蜂種類、蜂巢分布和數量的統計調查等工作,摸清胡蜂的數量、分布范圍和具體位置。三是大力滅殺。在重點地段、重點區域人口密集區集中開展摘除蜂巢和滅殺工作,消除安全隱患。四是加強監測。全縣建立24個監測區,每鎮一個,構元鎮羊山景區、太極城森林公園各一個,監測區設在集鎮周邊、學校附近和人口密集區,鎮護林站固定專人監測,定期收集和上報相關信息。

四、蜂巢除治方法

1、摘除。在人為可觸及的范圍內,用雙層編織袋迅速套住蜂巢并及時扎緊袋口,然后整體摘除蜂巢,再用殺蟲劑連續噴向巢體,密閉30分鐘以上或用火燒掉即可滅殺胡蜂。摘巢時應穿好防護服,在晚上或雨天進行摘巢,要注意疏散附近人群。

2、焚燒。建在高大喬木或建筑外側無法接觸到的蜂巢,應用火進行焚燒。即用一長竹竿將頂端扎上浸過柴油的廢舊棉花,點燃后伸到蜂巢底部持續焚燒,待胡蜂巢被毀后再用竹竿將其徹底搗毀。焚燒最好在夜間進行,要事先疏散周圍群眾,撤離出危險區域,同時要注意防火。

3、其它方法。在入夜時將農藥撒到巢內,毒死整巢胡蜂;樹木或建筑物上的蜂巢,可用農藥液噴巢;也可將5-10毫升的敵敵畏吸入小棉球內,綁在竹竿一端,將帶藥棉球插入胡蜂巢內,十幾分鐘即可見效,注意要提前穿好防護服,這種方法主要在夜間胡蜂居巢時使用效果較好。

五、防治時段

1、在每年的2—4月由各鎮組織干部和專職護林員開展胡蜂越冬蟲口調查,掌握本年度胡蜂種群生長規律、蜂群活動規律和數量預測。

2、在5-7月開展胡蜂蜂巢的調查工作,各鎮準確摸清胡蜂蜂巢分布區域、方位和數量,按照危險等級及時上報縣森防站,為滅殺工作提供詳細的資料數據。

3、在8-10月由各鎮滅殺專業隊,對公路沿線、城市周邊、集鎮、社區、學校附近等重點區域,以及人為活動密集場所的胡蜂進行集中滅殺。對技術條件達不到或人為不能處理的胡蜂巢,做好警示,由專業或半專業化滅殺隊處置。

六、防治機構

縣上成立縣長任組長,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政府辦、宣傳、林業、衛生、農業、科技、教育、民政、財政、信訪、文廣、應急辦、公安、消防等部門為成員的胡蜂防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林業局,由林業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縣衛生局、消防隊、應急辦等單位主要負責人任辦公室副主任。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醫療救治、胡蜂滅殺及宣傳四個工作組,具體負責胡蜂防治工作。

綜合協調組:由縣林業局局長任組長,主要負責胡蜂防治的綜合協調、調查摸底、信息收集匯總及防控技術培訓等工作。

醫療救治組:由縣衛生局局長任組長,主要負責胡蜂蟄傷傷者救治、救治情況匯總等工作。

胡蜂滅殺組:由縣公安局局長任組長,副組長由縣消防大隊隊長擔任,主要負責胡蜂蜂巢摘除及滅殺工作。

宣傳組: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任組長,主要負責胡蜂防治的新聞宣傳、科普宣傳、社會穩定等工作。

各鎮政府成立相應的防治機構,由鎮政府主要領導負總責,明確任務,夯實責任,強化措施。

七、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視。胡蜂是一種體大身長毒性大的昆蟲,人被蜇后會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會導致死亡。胡蜂巢隱蔽,一旦無意識侵犯其活動區域,極易引發群體攻擊,加之部分群眾缺乏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極易發生胡蜂蟄人傷亡事件,各鎮、各相關部門要站在確保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胡蜂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把胡蜂防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切實加強領導,夯實責任,強化措施,堅決遏制胡蜂傷人事故的發生。

(二)加強宣傳。各鎮、各有關部門要通過各種形式,加大對胡蜂防治知識及應急處置常識的宣傳,使廣大群眾了解胡蜂的生活習性、危害性,引導干群樹立正確科學的防治觀念,增強預防和應急救援處置意識。在防控關鍵時間,宣傳、文廣部門要牽頭開辟胡蜂防治專欄,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平臺,宣傳胡蜂防控知識;林業部門要牽頭組織好全縣防控知識培訓;衛生部門要組織開展應急處置常識宣傳培訓;教育部門讓把胡蜂防控知識進校園、進課堂,做好中小學生安全防范知識教育。各鎮要采取簽定《胡蜂防控知識明白卡》的方式,組織鎮村干部上門入戶,詳細講解胡蜂防控知識,切實做到預警到戶,確保胡蜂防控知識家喻戶曉;要在公路沿線、村莊周圍、學校附近、景區景點等重點部位設立警示標志,進行警示提醒。

(三)全力救治。全縣衛生系統要全力做好胡蜂蟄傷人員救治工作。重點要加強鎮村醫療機構培訓,在胡蜂活動頻繁季節,配齊治療急救藥物,做到早發現、早處置、使蟄傷患者在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治療。要根據病情采取針對性救治和護理措施,實行集中管理、分類包干、責任到人,確保不出現死亡病例。要在醫療機構開辟綠色通道,對胡蜂蟄傷患者一律實行先救治后結算,決不因費用問題耽誤和影響救治;民政部門要將困難患者列入醫療救治范圍;各鎮要認真落實胡蜂蟄傷困難患者家庭幫扶措施。

(四)大力滅殺。縣公安、消防、林業等部門要進一步充實專業滅殺隊伍和應急處置能力,迅速處置縣城區周邊等重點部位蜂巢;縣財政部門要做好防治經費保障;各鎮要按照防治階段劃分,以村組為單位,組織開展全面排查,摸清胡蜂的種類和分布,劃定重點區域。要組建滅殺隊伍,按照“安全、及時、徹底”的原則,對轄區內人口密集區、學校周圍、公路沿線等人口活動頻繁的重點區域優先進行科學滅殺。對危害嚴重的地方或人力無法滅殺的死角,要及時預警信息,設立警示標識,確保不發生胡蜂傷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