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領域打非治違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23 11:18:58
導語:煤礦領域打非治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總體要求
各煤礦要充分認識全縣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的復雜性和反復性,充分認識“打非治違”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始終把“打非治違”作為當前和今后抓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性措施,按照力度更大、范圍更廣、力量更強、氛圍更濃、效果更好的要求,扎實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依法依規、依據政策,集中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堅決治理、糾正違規違章行為,及時發現和整改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和遏制非法違規行為導致的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進一步促進全縣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
二、主要內容
(一)“打非”重點:
1、無證、證照不全或過期、超許可范圍從事生產經營建設的;
2、停產整頓、整合技改未經驗收擅自組織生產的;
3、超范圍非法組織生產的;
4、違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職業衛生“三同時”規定的;
5、非法用工,無證上崗的;
6、作業規程不完善,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現場管理混亂、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的;
7、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責任不明確、措施不到位、整改不到位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的;
8、應急救援隊伍、裝備不健全,應急預案制定修訂演練不及時,以及自救裝備配備不足、使用培訓不夠的;
9、新設計、新材料、新裝備、新技術未經安全檢測核準投入使用的;
10、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的;
11、礦井1個月內3次以上瓦斯超限未按事故調查處理或瓦斯超限被責令停產整頓仍組織生產的;
12、其他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的生產經營建設行為。
(二)“治違”重點:
1、安全生產機構不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未簽訂、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落實;
2、礦領導配備不足和未按規定帶班下井;
3、存在的“三違”情況;
4、采掘工作面未編制作業規程,未制定安全措施或已編制但不落實;
5、監測監控系統的運行不正常;
6、其他違規、違章行為。
(三)專項行動期間由縣煤炭局牽頭,國土資源局、公安局和發改局配合,重點檢查“十必須,十禁止”和礦長守職盡責“七條規定”;企業領導帶隊下礦下井值班等情況;瓦斯、水害、防火等防治措施和預防大面積冒頂事故措施落實情況;嚴厲打擊超層越界開采情況。
三、方法步驟
堅持企業自查自糾與政府督查相結合,全面排查與重點整治相結合,監督檢查與聯合執法相結合。從2013年5月下旬開始,到12月底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制定方案、自查自糾階段(5月下旬至6月)。
全縣各煤礦要抓緊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企業的實施方案,迅速動員部署,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及時治理糾正非法違規行為,消除安全隱患。并將實施方案上報縣局備案。
(二)聯合執法、集中整治階段(7月至9月)。
縣局在第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將協同公安、國土、發改、安監等有關部門聯合執法,集中整治存在的問題,切實做到“四個一律”,即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和經停產整頓仍未達到要求的,一律關閉取締;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予以處罰;對存在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的單位,一律責令停產整頓,并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對觸犯法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依法嚴格追究法律責任。同時,要注重源頭治理,深挖嚴打非法違法行為背后的“保護傘”,切實維護法律的尊嚴和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全面檢查、重點抽查階段(10月至11月)。
縣局將針對煤炭行業領域特點,對重點環節和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檢查,落實行業監管責任,推動全縣煤炭領域“打非治違”工作取得實效。
(四)督查總結、鞏固提高階段(12月)。
各煤礦要及時對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情況進行總結匯總。
四、工作措施和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煤礦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領導專項行動各項工作,確保此次專項行動取得實效。要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及時研究解決專項行動中的焦點和難點問題,嚴格責任分工,周密部署,強力推進,整改到位。各煤礦應針對本企業特點,加強工作指導,強化工作措施,全面提高企業依法依規生產經營水平。
(二)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各煤礦要嚴格按照省、市、縣主管部門的要求,制定實施方案,認真排查存在問題,落實整改要求,確保及時、高效的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強化措施,扎實整改。各煤礦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自查自糾方案。細化檢查項目,落實檢查責任,認真排查存在問題,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四落實”。
各煤礦應在6月15日前報送本企業開展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9月30日前報送開展專項行動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和采取的措施;12月28日前報送此次專項行動總結材料。所報材料均需書面和電子版。
- 上一篇:略談計算機在銀行管理的作用
- 下一篇:煤礦安全監管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