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農業送科技下鄉實施方案

時間:2022-04-18 08:33:11

導語:春季農業送科技下鄉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春季農業送科技下鄉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以及落實好全國、全省春季農業生產視頻會議要求,切實增強農業科技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和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促進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和農民增收,確保我縣農業送科技下鄉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七次、八次全會以及市委四屆五次全會精神,緊密結合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要求,圍繞“科技進村入戶,培育新型農民,助推產業優化升級”主題,繼續推進“千名農技人員下基層”活動,組織農技人員和農業系統黨員干部深入鄉村農戶、田間地頭,開展政策大宣講、農民大培訓、技術大服務、需求大調查,大力推廣農業實用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新工藝和種養新模式,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廣大農民科技素質和農業生產科技含量,進一步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推進蘇區振興發展。

二、活動總體安排

(一)活動時間:活動從2014年2月底開始至4月下旬結束,為期2個月。

(二)活動方式:本次活動在市農業和糧食局的統一安排部署下,采取農科教大協作、市縣大聯動的方式進行。活動不舉辦啟動儀式,突出接地氣、見實效,市縣服務隊伍直接下鄉開展培訓和指導、贈送放心農用物資。

(三)活動內容:

1、宣講惠農強農富農政策。利用現場宣講、電視、廣播、會議、網絡、黑板報、明白紙、宣傳單等各種渠道和形式大力宣講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一號文件精神以及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讓黨的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2、開展現場咨詢。集中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基層,圍繞現代農業發展,推介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發放資料、宣傳政策,開展現場技術咨詢和指導,為廣大農民朋友答疑解惑,排憂解難。

3、進行農資(農機)展示。采取圖片展板、光盤或實物等方式,宣傳和展示種子、農(獸)藥、化肥、飼料、農機、植保機械等農業新品種和實用先進生產資料。

4、組織技術培訓。圍繞當地主導和特色產業,針對農民生產所需,推廣良種良法,手把手、面對面培訓農民、服務生產。重點對農民技術員、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農機手、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家庭農場主等開展各類技術培訓。

5、實地入戶到場指導。組織科技服務小分隊實地走訪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示范基地等,送技術送服務送政策上門,現場幫助解決有關技術問題。

6、開展農業生產科技需求調查。按照當地推廣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農民常用的品種(機具)、易為農民接受的技術及原因、亟須加強的農業技術、農民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等五項內容分行業開展專題科技需求調查和分析。

(四)參加人員:

1、市農糧局將派出農村能源環保分隊來我縣參加活動。

2、縣農糧局將協調縣能源辦、果業局、農機局等單位共同參與此次活動,局屬各單位專業技術骨干、各鄉鎮農業綜合站全體技術人員參加。

(五)市縣聯動主要活動:

1、市縣聯動組織開展場現場咨詢活動。市局派出的服務隊與我縣農業系統有關部門聯合,3月15日在周田鎮開展現場咨詢活動,周田鎮農業綜合站負責做好活動現場布置工作。

2、市級派出產業服務分隊來我縣開展春季農業生產科技服務活動。市農業科技服務分隊來我縣開展科技服務活動。服務分隊主要圍繞春耕備耕、春季防疫等工作,開展進村入戶指導、示范性培訓和惠農政策宣講等春季農業生產科技服務活動。活動期間,主要開展以下活動:(1)在縣城舉辦一場針對縣鄉基層農技人員的業務培訓班;(2)在縣城舉辦一場針對種養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規模基地創辦人、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農業企業主等對象的技術管理培訓班;(3)結合農時,組織農民參加一場觀摩演示;(4)實地入戶到場指導3戶以上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示范種養基地);(5)開展農業生產科技需求調查以及征求對市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意見建議。

三、活動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局屬各單位、各鄉鎮要切實提高認識,把開展春季農業送科技下鄉活動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載體,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的具體舉措。活動期間,各單位技術骨干要下到鄉鎮,扎實做好春季農業科技服務工作,鄉鎮農業綜合站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活動的順利實施。

2.把握重點,注重實效。要堅持實用、實際、長效的原則,服務當地的主導和特色產業,重點圍繞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和農業科技示范戶的培育,通過示范指導和技術培訓,切實帶動周邊農民解決農業生產中急需的關鍵技術和遇到的實際問題,不斷健全農業科技常下鄉、常在鄉的服務長效機制。同時,創新農技推廣方式,深入了解農民所需,采取靈活多樣、便民利民的活動形式,因地制宜開展科技服務工作。

3.加強宣傳,濃厚氛圍。切實加強活動宣傳報道工作,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及各種信息網絡,及時跟蹤報道先進典型和活動效果,有效推動適用新技術傳播,廣泛動員各方面力量,積極投身農業和農村經濟建設主戰場,深入基層、開展服務,形成全社會重視農業科技、支持農業科技和應用農業科技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