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質監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05 02:37:00
導語:區質監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開展全國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全面加強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切實抓好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的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結合××區的實際,特制定××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國家質檢總局《關于印發〈關于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監管的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堅持小作坊監管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原則,全面實施食品放心工程,扎實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使我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知法守法的意識明顯增強,生產秩序逐步規范,質量安全控制能力明顯提高,制售假冒偽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活動得到有效遏止。
二、時間安排
這次專項整治活動從二00*年八月至二00*年十一月底。
三、工作重點
全區所有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
工作安排
1.進一步摸清企業底數,分類監管。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統一安排,我局將在原有調查摸底的基礎上,集中時間,集中人力,對轄區內所有食品生產小企業、小作坊的生產經營的基本情況再進行一次集中清理檢查,并嚴格按三類(即b、c、d類)進行歸類,在摸查中,要充分發揮“三員”的作用,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2.突出重點,加大監管抽查的力度。要集中力量開展食品小企業小作坊的監督抽查工作,突出三個重點加大抽查力度:一是突出重點品種,如桶裝飲用水、白酒、罐頭、膨化食品、含乳飲料、嬰幼兒米粉、嬰幼兒配方奶粉、小麥粉等8類列入2006年全國重點食品專項檢查的食品;二是突出重點項目,重點檢驗涉及人身安全健康的項目,如食品添加劑、重金屬、微生物等;三是突出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特別是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百千萬工程”確定的食品安全問題或隱患較突出的城鄉結合部和村鎮地區,進一步加大跟蹤抽查力度,并及時通報抽查結果。
3.嚴厲查處無證生產行為。
⑴開展取締無證生產的小作坊和黑窩點的專項整治。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等監管薄弱環節為重點區域,著力打擊長期存在的食品制假售假違法活動。切實加強對農村和小城鎮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檢查監督,從嚴審查企業生產條件,督促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對無證照生產和不具備保證產品質量安全必備條件的食品加工企業堅決予以取締。對愿意取得證照,繼續生產經營的,要建議政府督促引導其限期獲得衛生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納入日常監管范圍。
⑵加強對城鎮及周邊無生產許可證生產食品企業的專
項整治。按照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實施進度和無證查處的要求,加大對白酒、大米、飲料、桶裝飲用水等食品的無證查處力度,對無證企業,堅決要求停止生產,責令限期整改,到期仍達不到準入要求的不得恢復生產,并報請政府予以取締。
4.強化引導幫扶,搞好監督與服務的有機結合。根據我區的實際情況,實行分類指導,既要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又要堅持整治與服務并舉,引導企業做大做強,規范發展。
5.加大后處理力度切實加強對小作坊和未獲證企業的監管。主動收集投訴舉報、質量申訴、監督抽查等有關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加大執法打擊力度,嚴格執行公告、曝光、整改復查、舉辦培訓班、行政處罰和強制收回等監督檢查后處理措施,做好對不合格產品和生產企業的后處理工作。
工作要求
1.進一步落實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按照“統一
管理、分類監管、重心下移、層級負責”的食品安全監管新體制的要求,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進一步加大巡查回訪的力度,推行網絡監控,動態監管,將食品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全面落實到位。
2.建立快速反應機制。運用各種渠道,及時收集媒體報道的產品質量安全衛生事件和區域性問題,在第一時間內及時報告區政府和上級局。建立和完善處置突發事件、防止假冒偽劣產品擴散和蔓延的工作機制和程序,堅持值班制度,預排執法力量,保證遇到情況能隨時出擊。加強部門間的聯動,積極主動爭取政府的領導,搞好與工商、公安、藥監、衛生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打假和辦案的合力。
3.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者的宣傳教育力度。要進一步整合打假信息,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大力宣傳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執法為民、嚴厲打假的形象。對專項整治、典型案例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制售假活動,在執法打假行動中要主動邀請新聞媒體介入,適時報道執法打假全過程,擴大宣傳,營造聲勢,使新聞宣傳成為展示打假成果、通報打假信息、震懾違法分子、正確引導群眾、推動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區質量技術監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