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師德,立學風”德育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06 03:18:00

導語:“樹師德,立學風”德育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樹師德,立學風”德育工作方案

為了貫徹黨中央提倡的社會主義榮辱觀,認真學習領會“八榮八恥”,根據《教師法》中關于教師要“忠誠人民教育事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團結協作,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中關于:“堅持育人為本,突出以誠信、敬業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技能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要求,結合我校實際,進一步加強我校師生員工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提高教職工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職業道德,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和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四有”新人,落實我校“樹師德,立學風”的德育工作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強領導,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甘武軍(校長)

副組長:韋玉強(副校長)徐建英(副校長)張春蘭(副校長)

組員:林偉張小紅賴錦聲陳銳亮楊真標梁宗秋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為了讓全校師生在一個學有榜樣、立有目標的環境中發展,首先要造成一種氣氛,即:通過看有圖片、生動活潑,常換常新;聽有廣播、聲聲動人,層出不窮;講有主題,現身說教,學有榜樣等多種形式,宣傳黨的教育方針和德育方面的相關內容。為此除了現有的各班學習園地、學校廣播站、宣傳專欄、臨時宣傳標語外,增加多處宣傳櫥窗,切實加強宣傳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三、常抓不懈,造就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組織學習《教師法》,切實貫徹《教育法》,努力實踐《職業教育法》,建設一支忠誠于人民教育事業,教育觀、質量觀、人生觀正確、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高,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敬業愛生的教師隊伍,培養有寬廣厚實的業務知識和終身學習的自覺性,掌握必要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賦有探索創新精神的一代新園丁。主要做法如下:堅持正常的學習制度,按照上級要求和學校工作需要,每月開展1—2次專題學習活動,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相關政策;創建學習型團隊,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以專業科為單位,組織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加強業務學習,每月2次以上;形成爭先創優風氣,堅持常規的評先進、表彰先進、鼓勵先進的機制,讓教職工學有榜樣,行有典型;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充實學習內容,增強學習興趣,每年組織專題講座3次以上,演講、競賽等活動6次以上;利用節假日組織教職工外出參觀學習,開闊視野,豐富知識,每年不少于20人次;培養一批年輕的骨干教師和行政干部,為學校的發展儲備人才。

四、循序漸進,培育品學兼優的“四有”新人

結合我校“21”辦學模式,分三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扎實有效的教育,培育品學兼優的“四有”新人。

第一階段:利用第一學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質教育、文明行為教育、遵紀守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并通過大量身邊的事例、激勵教育、講座、演講等形式教育學生,使他們明白“為什么學習?為誰學習?怎樣學習?”等道理,激發他們熱愛學習、專心學習、主動學習的熱情,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

第二階段:利用第二、第三學期,培養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愛和執著,夯實基礎知識。通過專業科的團隊合作,把專業知識融入各門課程教學中,又在各門專業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引導學生熱愛本專業,牢固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勤學苦練,融會貫通。

第三階段:利用第四學期,重點強化專業思想,操練專業技能,通過走向社會了解市場鞏固所學專業;同時加強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就業觀的形成,和轉化不正確的就業觀,提高自我就業能力,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準備,灌輸一技之長、一專多能、多手準備的就業觀,培養交際能力。

在以上三個階段中,我們堅持做到以下幾點:注重培養一批學生干部,以點帶面,形成學生自愛、自律,自我管理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團委、學生會的作用,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活動,豐富學生業余生活,滿足學生的愛好;樹立正氣,表揚先進,激發學生積極向上;堅持經常表揚學生中的好人好事,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特別是對后進學生給予特別關愛,引導幫助促其轉化;堅持常規性的表揚、表彰、頒獎等活動,每年應召開專題會議進行表彰;把發放獎學金作為樹榜樣的活動之一,激勵更多的學生爭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堅持黨課團課制度,引導更多的學生向黨、團組織靠攏,培養更多有政治理想的青年,推薦優秀團員青年入黨。

五、2006年工作安排(見工作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