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災后重建工作方案二
時間:2022-02-19 03:28:00
導語:縣災后重建工作方案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入汛以來,我縣連續出現多次強降雨過程,7月中下旬,又先后受到臺風“碧利斯”和“格美”的襲擊,致使我縣部分中小學校校舍、校道、圍墻等不同程度受到了損毀,有的學校周圍山體出現了地質災害。全縣受災中小學校共134所(處),受洪災影響中小學生約45000人,山體滑坡和塌方23800立方米,圍墻倒塌8670米,橋梁沖毀2處,校舍損壞23895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9670平方米、生活用房14225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2036萬元。為使我縣基礎教育健康有序發展,把中小學校受災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確保中小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走上正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統籌規劃中小學,校災后重建(修)工作,發動全縣教育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教師學生積極參與救災復學工作,確保全縣中小學校于9月1日準時開學。
二、任務與要求
(一)全面核查災情,認真排查安全隱患
8月5日前,做好如下幾項工作:一是全面核實中小學校受災的情況,認真做好課室、師生宿舍、教學樓及學校圍墻、校門、校道等安全隱患的排查及初步整改工作;二是由縣教育局牽頭會同縣財政局、建設局、國土資源局等部門,對危房、被山泥沖擊過或本身漏水嚴重的校舍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質量鑒定,凡經鑒定屬D級危房的,秋季開學一律不得使用;三是做好校內衛生清潔和消毒工作,確保師生飲水和食品衛生安全;四是因校舍損壞嚴重,學校必須重建的,要做好學生分流就讀預案,并向學生及學生家長做好有關解釋工作。
(二)制定學校重建(修)方案,迅速組織實施校舍重建或修繕工作
8月10日前,各學校要認真做好本學校的校園重建(修)方案。重建(修)方案必須提出具體的重建(修)時間、任務和要求、具體措施和責任人,并按照“能立即維修的應馬上修繕,不能馬上修復的應在9月開學前維修完畢”的要求,集中精力建設或修繕校舍及附屬設施。
8月20日前集中精力做好修繕校舍及附屬設施工作,整體校舍要重建的,應必須在2007年8月31日前竣工。
8月25日前各學校要將學校災后重建(修)工作進展和落實情況書面報縣教育局。
8月31前縣教育局組成檢查組到受災學校,進行學校災后重建(修)工作的專項檢查。
(三)積極籌措資金,全面展開災后校舍重建(修)工作
各學校要立足于早、立足自救,多方籌措資金,扎實抓好災后重建工作。要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災情,爭取資金支持;合理統籌安排下撥、幫扶或捐贈資金,堅持專款專用,確保資金全額用于校舍重建工作;切實加強教育救災款物發放的監督和管理工作。全縣各中小學校舍重建或修繕工作務必于8月30日前完成,確保全縣所有中小學校9月1日準時開學不受影響。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災后學校重建(修)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學校災后重建(修)工作直接關系我縣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認真貫徹落實張德江書記視察河源災情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領會“救災復產是當前的首要任務”的精神實質,充分認識開展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采取有力措施,認真開展災后學校重建(修)工作。
(二)加強領導,深入指導,確保災后校園重建(修)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縣成立由分管領導任組長的災后學校重建(修)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全縣災后校園重建(修)工作。縣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要采用掛點幫扶的形式,深入各學校指導學校重建(修)工作。各學校也要成立學校災后領導機構,切實加強對災后學校重建(修)工作的領導,以確保災后校舍重建(修)各項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落實責任,強化監督,落實災后學校重建(修)工作機制
縣教育局局長是全縣學校災后重建(修)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各學校的校長是學校災后重建(修)工作的直接責任人。各學校要把全力開展災后學校重建(修)工作作為近期的中心工作抓緊抓實抓好。要加強對學校重建或修繕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強化學校重建或修繕工程的質量。要建立和完善災后學校重建(修)的工作機制,各中小學校災后學校重建(修)工作進展情況由縣教育局每天書面報一次給縣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