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系統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08-03 10:17:00
導語:交通系統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全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贛府廳字〔2008〕80號)和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的部署、要求,現就2008年全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建設服務型政府、預防行業不正之風為目標,以關注民生、服務群眾為主線,堅持糾建并舉、重在建設、分類指導、統籌推進,把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與政務環境考核評價工作結合起來,著力在鞏固、深化、提高上下功夫,在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和防治不正之風上取得新成效,在建立健全政風行風建設長效機制上取得新進展,為構建和諧交通,實現江西交通在新起點上的新跨越提供保證。
二、評議對象
根據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的要求,結合交通系統各單位性質、工作職能,以及與群眾接觸程度、方式等綜合因素,今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的評議對象分為以下三類:
(一)參加民主評議政風的單位
省交通廳、各設區市、縣(市、區)交通局機關及所屬基層所站、客運企業。
(二)參加民主評議行風的行業管理單位
各設區市、縣(市、區)公路局機關及所屬基層所站、有服務“窗口”的企事業單位。
全省各治超站。
(三)參加民主評議行風的廳直屬單位
1、省公路管理局機關及所屬高速公路管理機構(含路政)、基層所站、服務區;
2、省交通稽查征費局機關及所屬稽征分局、基層所站;
3、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機關及所屬高速公路管理機構(含路政)、基層所站、服務區;
4、省航務管理局機關及所屬航務分局、基層所站;
5、公路開發總公司機關及所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管理機構、基層所站、服務區;
6、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機關及所屬基層所站;
7、其他廳直屬單位結合實際,組織開展本單位的評議工作。
三、評議內容
各單位要根據《江西省交通系統2007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實施方案》(贛交辦字[2007]25號)確定的評議內容,對本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自查自糾,重點抓好2007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中群眾意見、建議和2008年社會群眾投訴問題、2008年省“政風行風熱線”收集的群眾意見、建議的整改落實,有針對性地推進政風行風建設。
四、組織實施
今年全省交通系統的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按照統一組織,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成果共享的辦法組織實施。
廳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組長由程受錠書記擔任,副組長由孫茂剛副廳長、廳紀委江學功書記擔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廳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孫茂剛兼任。各單位要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認真組織實施。
(一)省交通廳作為省級被評單位,民主評議工作由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實施;
(二)各設區市交通局的民主評議工作,由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省交通廳會同各設區市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組織實施;
(三)各設區市公路局的民主評議工作,由省公路局會同各設區市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組織實施;
(四)省道路運輸管理局會同各設區市交通局共同組織對各設區市、縣(市、區)運管處(所)的評議;省航運管理局根據行業管理的要求,會同各設區市交通局共同組織對各設區市、縣(市、區)港航管理處(站)的評議;廳治超辦會同各設區市治超辦、廳直屬有關單位組織對各治超站的評議。
(五)廳直屬單位的組織
1、廳直屬二級單位機關的民主評議工作由省交通廳統一部署,各單位具體組織實施;
2、省公路管理局負責組織所屬高速公路管理機構機關的評議工作,高速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組織所屬基層所站、路政、服務區的評議工作;
3、省交通稽查征費局負責組織所屬稽征分局機關的評議工作,各稽征分局負責組織所屬基層所站的評議工作;
4、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負責組織所屬高速公路管理機構機關的評議工作,高速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組織所屬基層所站、路政、服務區的評議工作;
5、省航務管理局負責組織所屬航務分局機關的評議工作,各航務分局負責組織所屬基層所站的評議工作;
6、公路開發總公司負責組織所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管理機構機關的評議工作,高速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組織所屬基層所站、服務區的評議工作;
7、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負責組織所屬基層所站的評議工作;
8、其他廳直屬單位各自組織本單位的評議工作。
(六)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稽查征費局、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省航務管理局、公路開發總公司、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在組織開展民主評議工作過程中,要依據《江西省交通廳基層所站作風整頓實施方案》(贛交監字〔2006〕35號)確定的基層所站作風整頓內容和目標,結合實際,制訂評分細則,報廳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批后,由主管局(總公司)負責組織基層所站作風整頓工作的驗收。
五、評議方法
今年的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從5月下旬開始,至11月底結束。
(一)動員部署。6月上旬召開全省交通系統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電視電話動員大會,全面部署。各單位要制訂實施方案,廣泛宣傳今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指導思想、評議對象、評議內容、組織實施、評議方法及工作要求。
(二)自查自糾,督促整改。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管行業必須管行風”的原則,各單位要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教育調研活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針對本級、所轄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對自查自糾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反饋各被評單位,認真督促整改落實。同時,認真抓好2007年全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群眾滿意度調查中收集意見、建議和2008年社會群眾投訴問題、2008年省“政風行風熱線”收集意見、建議的整改落實。
省交通廳于6月30日前將自查自糾工作方案報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政府糾風辦。按照下管一級的要求,各單位自查自糾工作方案于7月5日前報省交通廳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逐級匯總的方法,各單位將自查自糾情況和督促整改落實情況于9月15日前報廳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廳匯總后,于9月30日前報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省政府糾風辦。
(三)開展群眾滿意度調查。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組織實施群眾滿意度調查。重點是圍繞服務重大項目評議政風行風;圍繞服務民生工程評議政風行風;圍繞服務對象評議政風行風。
1、對省交通廳的群眾滿意度調查。采取問卷測評的方式進行。由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與省統計局共同組織,圍繞重大項目、民生工程、服務對象等對象發放10000份問卷測評表,對省交通廳政風行風情況進行群眾滿意度調查。
2、對設區市交通局的群眾滿意度調查。由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采取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針對各設區市交通局的群眾滿意度調查樣本庫按以下三個步驟建立:(1)由省交通廳填報重大項目、民生工程、服務對象類別和數量表;(2)由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的抽樣人員根據省交通廳提供的服務對象類別和數量表,制定各被評單位抽樣樣本框;(3)由各設區市政府糾風辦和統計局按照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制定的抽樣樣本框組織各設區市交通局采集樣本,并對采集的樣本按30%的比例進行抽查和審核,抽查審核后于6月底(待定)前報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在群眾滿意度調查中,如發現某個被評單位提供虛假服務對象名單,發現一例扣該被評單位群眾滿意度調查總分的0.5分,扣分上限為5分。
3、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稽查征費局、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省航務管理局、公路開發總公司、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按照下管一級的原則,各自組織對所屬參評單位的群眾滿意度調查。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省航運管理局按照下管一級的原則,各自組織對行業管理參評單位的群眾滿意度調查。廳治超辦會同各設區市治超辦、廳直屬有關單位組織對各治超站的群眾滿意度調查。
(四)交叉檢查評估。1、對設區市交通局的檢查評估。在省交通廳組織各設區市交通局自查自糾、整改落實的基礎上,由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會同各設區市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于10月份對設區市級被評單位(包括設區市交通局)整改落實情況組織交叉檢查評估。共成立11個檢查評估組,每個組負責一個設區市的檢查評估工作,組長由各設區市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組長擔任,成員分別從省、市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中抽調。檢查評估主要內容:2007年全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群眾滿意度調查中收集意見、建議的整改落實情況;2008年省“政風行風熱線”收集意見、建議的整改落實情況;2008年本系統、本行業自查自糾中收集群眾意見和建議的整改落實情況等(具體方案另定)。
2、對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稽查征費局、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省航務管理局、公路開發總公司、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省航運管理局、廳治超辦組織實施情況的檢查評估。由廳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成立9個檢查評估組,每個組負責一個單位的檢查評估工作,組長分別由各單位紀委書記擔任,成員分別從各單位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中抽調。主要檢查評估內容:各單位2008年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組織實施情況和基層所站作風整頓驗收工作情況(具體方案另定,對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省航運管理局、廳治超辦不檢查基層所站作風整頓驗收工作)。
(五)集中統分。1、對設區市交通局的評議分數統計。根據群眾滿意度調查、檢查評估情況進行綜合打分,采取百分制計分,計分方法如下:(1)群眾滿意度調查占民主評議總分的70分。采用“多指標綜合計分”,分“總體滿意度評價”和“工作中存在不良行為評價”兩大部分,其中,“總體滿意度評價”占群眾滿意度調查總分的70%,設定“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太滿意”、“不滿意”五個等次,對應分值為0.9、0.8、0.7、0.6、0.5;“工作中存在不良行為的評價”占群眾滿意度調查總分的30%,設定“不存在”、“有但不嚴重”、“嚴重”、“非常嚴重”四個等次,對應分值為1.0、0.8、0.7、0.5。(2)交叉檢查評估占民主評議總分的30分。
2、對省交通廳的評議分數統計。根據問卷測評、設區市交通局群眾滿意度調查、督促整改落實三個方面進行綜合打分。采取百分制計分,計分方法為:(1)問卷測評和設區市交通局群眾滿意度調查占民主評議總分的70分。其中,問卷測評占40分,設定“非常滿意”、“滿意”、“基本滿意”、“不太滿意”、“不滿意”五個等次,對應分值為0.9、0.8、0.7、0.6、0.5,另設“不了解”一欄,不計總分;設區市交通局群眾滿意度調查占30分,由省民主評議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11個設區市交通局的群眾滿意度調查結果,求取平均分計算得出。(2)督促整改落實占評議總分的30分,由省民主評議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11個設區市交通局交叉檢查評估分值,求取平均分計算得出。
3、對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稽查征費局、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省航務管理局、公路開發總公司、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省航運管理局、廳治超辦組織實施情況的檢查評估,由廳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制訂評分細則,組織9個檢查評估組分別實施。
4、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稽查征費局、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省航務管理局、公路開發總公司、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省航運管理局按照下管一級原則,對所屬單位、行業管理單位的檢查評估方式,廳治超辦對全省治超站的評估方式,由各單位自行確定,報廳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各自組織實施。
(六)公布結果,總結表彰。1、省政府對45個行政執法和行政管理省直被評單位(其中:行政執法單位19個,行政管理單位26個)排名在前十名的(其中:行政執法單位4個,行政管理6個)予以表彰并授予“2008年全省政風行風建設先進單位”獎牌,對排名在前二十名的其他單位,予以通報表揚,并按慣例對表彰和表揚單位的干部職工予以獎勵。
2、省政府對排名前3名的設區市交通局予以表彰,授予“2008年全省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先進單位”獎牌,并對獲得第一名的單位干部職工予以獎勵。
3、對各設區市公路局的評議結果,由省公路管理局排名,對各稽征分局的評議結果,由省交通稽查征費局排名,對各航務分局的評議結果,由省航務管理局排名,并報廳,由廳分別對前3名予以表彰并授獎牌,對第一名的單位干部職工予以獎勵。對各高速公路管理機構的評議結果,分別由省公路管理局、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公路開發總公司排名,由廳綜合比較,遴選出前3名,予以表彰并授獎牌,對第一名的單位干部職工予以獎勵。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負責對所屬兩個收費站的排名,并將第一名報廳表彰。
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省航運管理局分別負責各設區市運管、港航系統的排名,并報廳,由廳分別對前3名予以表彰。廳治超辦負責各治超站的排名,并報廳,由廳對前6名予以表彰。
4、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稽查征費局、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省航務管理局、公路開發總公司、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省道路運輸管理局、省航運管理局、廳治超辦對所屬單位、行業管理單位進行評議的組織實施情況,由廳組織檢查評估后排名,對前4名予以表彰。
對受到表彰的單位,由廳統一下發表彰通報。
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對排名最后一位的單位,責成主要領導書面說明情況,限期整改,各級民主評議政風行風領導小組酌情予以通報批評。
省公路管理局、省交通稽查征費局、省高等級公路管理局、省航務管理局、公路開發總公司、九江長江大橋公路橋管理局在組織開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同時,完成基層所站作風整頓驗收工作,并按照有操作性、可比性的原則,對通行費收費站、稽查征費所、路政大隊、海事處、航道段、船閘所站分類排名,各自下發通報,并報廳備案。
六、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努力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上下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政風行風建設新局面。要把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與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與基層所站作風整頓驗收工作結合起來,與糾風專項治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與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有機結合起來,求真務實、注重實效,在尋求政風行風建設新突破上下功夫。要深入開展宗旨教育、職業道道教育、法紀觀念教育,在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上取得新突破;要重視建立和完善解決群眾反映突出問題的長效機制,自查自糾,及時整改,在發揮政風行風建設治本功能上取得新突破;要深化改革,逐步建立靠制度管權、按制度辦事、用制度管人的權力運行規范,在制度創新上取得新突破;要研究探索深入開展政風行風建設的新情況、新特點,總結經驗,不斷完善,在創新政風行風建設有效載體上取得新突破。要給予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必要的人力和財力支持,確保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各單位對自查自糾和整改落實工作,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加大明察暗訪工作力度,認真組織開展檢查評估工作。對于在評議工作中敷衍了事,推諉不辦,群眾滿意度低,本單位不正之風得不到有效整治,評議綜合排名靠后的單位,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有關規定,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對于在工作中積極主動,認真整改,切實推進政風行風建設的單位,群眾滿意度高,評議綜合排名靠前的單位要予以通報表揚和獎勵。
(三)評議工作要嚴格做到“八個嚴禁”:嚴禁編造、隱匿或違規銷毀評議資料;嚴禁篡改統計數據或評議名次;嚴禁用不正當手段拉票買票;嚴禁接受被評部門和行業安排的請客送禮、娛樂活動和旅游考察等;嚴禁利用評議之便向被評部門和行業謀取不正當利益;嚴禁違規向被評部門和行業提供投訴舉報問題的單位或人員情況;嚴禁刁難或報復投訴舉報單位或人員;嚴禁其它故意損害評議工作的行為。參與組織實施評議工作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違反上述規定的,要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被評單位違反規定的,直接列為年度評議不合格單位,同時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四)加強輿論宣傳。各單位要利用各自的宣傳平臺,加強對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有關信息公布和宣傳報道,并密切與新聞媒體的聯系,通過新聞媒體進行跟蹤報道,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大力支持,為推動民主評議政風行風工作的深入開展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