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行政執法責任制方案

時間:2022-08-29 03:41:00

導語:廣電行政執法責任制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電行政執法責任制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國發[**]10號)和省委、省政府建設“法治**”的決策部署,推進廣播電視依法行政,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若干意見》(國辦發[**]37號)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深化完善和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浙政辦發[**]117號)要求,依據現行法律、法規、規章,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法律、法規、規章為依據,進一步明確廣播影視行政執法主體、職責、權限和程序,落實執法崗位、目標和責任,強化內部執法監督制約機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效能,逐步把廣播電視工作納入法治軌道。

(二)基本目標

基本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機制;行政管理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誠信;廣大領導干部和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意識明顯增強,執法能力顯著提高;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得以進一步保障,違法行為得以及時糾正和查處,廣播影視法律、法規、規章得以更加有效的貫徹實施。

二、實施范圍和要求

(一)實施范圍

本方案適用于局機關具有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職能的部門及依法受本局委托的執法單位。

具體為:辦公室(外事處)、宣傳管理處、藝術管理處、科技管理處(規劃與產業管理處)、社會管理處、人事教育處、執法指導監督處,**省廣播電視監測中心。

(二)要求

將法律、法規、規章賦予的行政執法職能落實到具體執法部門和崗位,建立全方位的監督機制和獎懲嚴明的考核評議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梳理行政執法依據,公布行政執法依據目錄,正確執行法律、法規、規章。

2、合理界定內設機構、崗位的法定職權,執法流程明晰,執法要求具體、明確。

3、按照權責一致的要求,明確和落實內設機構的執法責任。

4、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行政執法評議考核機制、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和行政執法獎勵機制。

三、組織領導和工作機構職責

(一)組織領導

建立**省廣播電視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局領導班子其他成員任副組長,各職能處室的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執法指導監督處,執法指導監督處處長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二)工作機構職責

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行政執法責任制方案的實施,研究處理行政執法中的重大事項,監督指導全省各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

執法指導監督處在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負責承辦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的日常工作,開展具體的行政執法指導、監督、糾錯工作。

四、法定職能

根據廣播影視法律、法規、規章,本局的主要法定職能是:

(一)行政許可職能共33項,包括:

1、**省廣播電視局執行的行政許可事項(19項)

(1)設立企事業有線廣播電視站審批

(2)設立鄉鎮廣播電視站審批

(3)引進播出教育、科學、文化等境外其他廣播電視節目審批

(4)區域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的具體規劃、工程建設、竣工驗收及頻道分配使用批準

(5)設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單位批準

(6)設置境內、境外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審批

(7)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安裝資質審批

(8)有線廣播電視工程設計、安裝技術方案審批和竣工驗收

(9)遷建廣播電視設施審批(新址的技術參數審查)

(10)國產電視劇片發行審查(含電視動畫片)

(11)開辦視頻點播業務審批(乙種)

(12)廣播電臺、電視臺暫停播出批準

(13)區域性廣播電視節目交流、交易活動批準

(14)設區市行政區域內廣播影視節目傳送業務審批

(15)廣播電視專用頻段頻率指配證明核發(乙類,屬總局委托事項)

(16)50瓦(含)以下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設備訂購證明核發和安裝設置驗收(屬總局委托事項)

(17)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屬總局委托事項)

(18)廣播電視新聞采編人員、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認定(屬總局委托事項)

(19)廣播電臺、電視臺使用方言為播音用語批準

2、**省廣播電視局執行的國家許可類工作事項(14項)

(1)設立、終止廣播電臺、電視臺及變更臺名、臺標、節目設置范圍或節目套數初審

(2)開辦視頻點播業務初審(甲種)

(3)電影制片單位設立初審

(4)部分國產電影片審查

(5)國際性廣播影視節(展)中入境展映的境外影片和入境參賽、展播的境外廣電節目審查

(6)引進播出境外影視劇(含電視動畫片)和重大、敏感節目及以衛星傳送方式引進教育、科學、文化等境外其他廣播電視節目審查

(7)廣播電視專用頻段頻率指配證明審查(甲類)

(8)50瓦(不含)以上無線廣播電視發射設備訂購證明審查

(9)省級行政區域內或跨省廣播影視節目傳送業務審查

(10)互聯網等公共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審查

(11)中外合作攝制電影片初審

(12)影視節目制作機構與外方合作制作電視劇立項和發行初審(含電視動畫片)

(13)付費頻道開辦、終止和節目設置調整及播出區域、呼號、標識、識別號審查

(14)國產電視劇制作審批(含電視動畫片,乙種)

(二)行政監管職能共26項,包括:

(1)全省廣播影視業管理

(2)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網絡規劃、管理和設施保護

(3)廣播電視臺(站)的監督管理

(4)廣播電視節目對外宣傳和播出機構赴國外租買頻道、設臺監管

(5)廣播電視廣告播放管理

(6)境外廣播電視節目引進、播出監管

(7)部分電影攝制和電影片審查管理

(8)電視劇(含電視動畫片)制作引導、協調、服務和完成片審查管理

(9)中外合作制作電視劇(含電視動畫片)管理

(10)廣播電視節目編輯記者、播音員主持人資格管理

(11)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管理

(12)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業務管理

(13)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活動管理

(14)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安裝和使用監管

(15)互聯網等公共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監管

(16-1)有線電視網內視頻點播業務(甲種)管理

(16-2)賓館飯店視頻點播業務(乙種)管理

(17)全省廣播電視產業規劃和管理

(18)廣播影視行業統計管理

(19)公共場所播放電視節目的大型電視設施監管

(20)廣播電視節目交流、交易活動監管

(21)境外機構駐華廣播電視辦事機構業務活動監管

(22)電視劇(電視動畫片)拍攝制作備案公示

(23)部分電影劇本(梗概)備案

(24)對廣播電視傳送線路有影響的電磁輻射設施建設備案

(25)互聯網視聽節目轉播類服務備案

(26)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的備案

(三)行政處罰職能共25項,包括:

(1)查處違法設立廣播電視臺(站)、有線傳輸覆蓋網、發射臺、轉播臺、微波站、衛星上行站等

(2)查處擅自變更臺名、臺標、節目設置范圍或者節目套數

(3)查處出租、轉讓節目播出時段或頻率、頻道

(4)查處違規播放廣播電視節目

(5)查處制作、播放、向境外提供違禁節目

(6)查處采播有償新聞行為

(7)查處違規赴國外租買頻道和設臺行為

(8)查處違規播放廣播電視廣告

(9)查處擅自制作、合拍、進出口、發行、播放電視劇(含電視動畫片)

(10)查處更改、出租、出借、出賣、轉讓或變相轉讓電視劇(含電視動畫片)各類許可證

(11)查處攝制、洗印加工含有法規明文禁止內容的電影片

(12)查處擅自與境外組織個人合作攝制電影或擅自到境外從事攝制活動

(13)查處擅自舉辦或參加廣播影視節(展)及節目交流活動

(14)查處擅自變更廣播電視呼號、發射轉播功率、天線高度等技術參數

(15)查處擅自利用廣播電視設施和網絡傳輸、進口、轉播、播放節目

(16)查處在廣播電視設施保護范圍內違規作業

(17)查處破壞廣播電視設施,危害廣播電視安全播出

(18)查處擅自從事或轉包有線廣播電視工程設計、安裝活動

(19)查處經入網認定的廣播電視設備器材質量下降

(20)查處偽造、盜用廣播電視設備器材入網認定證書

(21)查處違規開展廣播電視節目傳送業務

(22)查處違法安裝和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行為

(23)查處擅自從事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活動

(24)查處違規從事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業務行為

(25-1)查處有線電視網內違規開展視頻點播業務(甲種)行為

(25-2)查處賓館飯店違規開展視頻點播業務(乙種)行為

(四)行政強制職能共2項,包括:

(1)抽樣取證和證據登記保存

(2)對逾期不繳納罰款的違法行為人加處罰款

(五)行政確認職能共1項,包括:

(1)《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資格考試合格證》、《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資格考試合格證》

(六)其他行政行為共7項,包括:

1、非行政許可事項(3項)

(1)境外人員及機構參加廣播影視節目制作審核

(2)廣播電臺、電視臺開辦群眾參與的廣播電視直播節目審批

(3)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赴國外租買頻道和設臺審查

2、責令改正(2項)

(4)對制作、播放、向境外提供違禁節目行為進行責令改正

(5)對廣播電視新聞報道失實造成后果的行為進行責令改正

3、行政復議(1項)

(6)受理行政復議申請、審查并作出行政復議決定

4、其他類(1項)

(7)配合查處非法銷售安裝衛星電視廣播接收設施或者廣告行為

五、履行執法職能的基本要求和標準

(一)履行行政許可職能的要求和標準。

嚴格依照法定權限、范圍、條件和程序實施;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遵循便民原則;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加強對被許可人的監督。

(二)履行行政處罰職能的要求和標準。

嚴格依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依法保護被處罰人的陳述權、申辯權、聽證權、救濟權。

(三)履行行政監管職能的要求和標準。

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對行政相對人的執業活動實施監督;執法人員必須持《**省行政執法證》或其他有效證件,實施監督檢查;健全投訴、舉報制度,公布投訴舉報電話或信箱,依法受理、及時處理投訴舉報事項,向投訴人、舉報人告知投訴舉報處理結果;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法情形,依法予以處理。

(四)履行行政確認職能的要求和標準。

認真審查報名條件,嚴格遵守報名程序,依法確認報名資格,確認無效的告知理由。

(五)履行其他具體執法職能的要求和標準。

合法、合理,程序正當,體現高效便民、誠實守信原則,違法或不當執法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六、執法職權的分解、工作流程和執法責任(詳見《**省廣播電視局行政執法職權分解一覽表》和《**省廣播電視局行政執法流程圖》)

七、內部評議考核的要求、程序和考核結果的應用

(一)評議考核的要求

評議考核工作應當與全局年度工作考核結合起來,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在評議考核中,應當公正對待、客觀評價局機關各職能部門的執法行為。評議考核的標準、過程和結果應及時公開,以不斷增加評議考核的透明度。

(二)評議考核的程序

1、自查自評。各職能部門應當認真總結當年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情況,于次年1月底前,填妥《**省廣播電視局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考評表》,報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

2、審查和提出考核檔次。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人事教育處,對各職能部門報送的考評表進行審查,結合平時工作中掌握的情況,按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個檔次,提出考核檔次的建議。

3、確定考核結果。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人事教育處負責人聯合向局長辦公會議做專題匯報,由會議集體討論確定各職能部門年度考核結果。

(三)評議考核結果的應用

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的結果,作為衡量各職能部門年度工作實績的重要指標,納入全局年度工作考核和單項工作先進評選序列。對考核優秀的部門,給予通報表彰;對考核不合格的部門,責令限期整改,并取消當年評選單項工作先進集體的資格。

八、內部責任追究的內容、方式、程序及保障措施和制度

(一)內部責任追究的內容

1、按本實施方案確定的執法責任追究。

2、各職能處室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具有以下行政執法過錯行為的,應當追究過錯責任:

(1)依法應作為而不作為造成損害;

(2)超越職權導致行政執法過錯;

(3)執法中徇私舞弊、弄虛作假、顯失公平,造成惡劣影響;

(4)違反法定程序和超越或濫用職權,經復議機關復議后被撤銷、變更或者責令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5)違反法定程序和超越或濫用職權,經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判決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6)其他行政執法過錯行為。

3、**省廣播電視監測中心及其工作人員違反監測工作相關規定,應當追究過錯責任。

(二)內部責任追究的方式

1、批評教育;

2、責令檢討改正;

3、取消當年評選先進和考核晉升資格;

4、暫扣行政執法證件;

5、調離原行政執法崗位,并繳銷行政執法證件;

6、責成承擔部分或全部賠償費用;

7、給予行政處分。

需要追究黨紀處分的,由紀檢部門處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內部責任追究的程序

1、過錯責任的確認。

執法部門發現的過錯行為,應向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有關材料、證據,由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提出確認意見,報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予以確認。

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現的過錯行為,可以移送相關執法部門調查核實,也可以自行調查核實,提出確認意見,報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予以確認。

人民法院已生效的判決書、裁定書、行政機關已生效的復議決定書,報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直接作為過錯責任的確認依據。

2、過錯責任的追究。

已確認的過錯責任,由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或會同局人事、紀檢、監察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提出處理意見,報局長辦公會議集體討論決定。

處理決定由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送達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并告知作出處理決定的實施、理由、依據及責任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3、責任追究的實施。

決定追究過錯責任人的責任后,屬進行批評教育、責令檢討改正的,由其所在部門負責實施;暫扣或繳銷行政執法證件的,由局執法指導監督處依法辦理;涉及調離崗位及人事任免的,由局人事教育處依照有關程序規定辦理;涉及行政、黨紀處分的,由局監察、紀檢部門辦理;涉及經濟賠償的,由局規劃與產業管理處辦理。

4、異議的處理。

對追究過錯責任的處理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處理決定之日起30日內,依法向局長申請復核,局長應在20日內答復申請人。對復核決定仍不服的,可以依法向省人事主管機關申訴。

九、附則

本實施方案應根據法律、法規、規章的變化以及局本身機構職能的調整,及時進行修訂。

本實施方案由局依法行政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本實施方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