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生育新農村家庭方案

時間:2022-08-31 07:03:00

導語:計劃生育新農村家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劃生育新農村家庭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人口計生工作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決定》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精神,進一步推進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穩定農村低生育水平,統籌解決我縣農村人口問題,現就在全縣開展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家庭活動提出以下實施方案

一、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

解決農村人口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性任務和重要前提。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農村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實現了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總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緩解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有力促進了全縣由貧窮到溫飽再到總體小康的飛躍。但是,隨著人口轉變、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農村人口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和困難。低生育水平反彈壓力巨大,人口發展的數量問題與素質、結構和分布等多方面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制約,特別是人口總體素質不高、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升高、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龐大、人口老齡化加快,人口遷移與流動規模不斷增加,給社會和諧與穩定帶來新的問題。而且,在統籌解決農村人口問題方面,仍然存在許多的觀念和體制障礙。因此,深入開展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活動,對于進一步加強農村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避免或化解可能出現的人口安全隱患,保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目標的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創建活動的指導思想與目標任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人口發展,堅持把解決農村人口問題作為工作重點,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倡導婚育新風、培育新型農民,建設“少生優育、文明富裕、健康和諧”的新農村新家庭,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促進農村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構建和諧黃陵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為“十一五”期間創建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作目標: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活動以行政村為單位,以家庭為主體,按照“先行試點,總結經驗,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思路,深化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服務,落實各項優惠獎勵政策,為育齡群眾排憂解難,幫助群眾少生快富。建立村民自治的管理機制,形成“黨政領導、部門協作、群眾參與、社會共建”的綜合治理格局。從*年起在全縣范圍內啟動,逐步推開,到2010年全縣農村60%以上的家庭達到新家庭標準,40%以上的村達到計劃生育新農村要求。主要任務:一是穩定低生育水平,推動農村協調發展。要采取依法行政、廣泛宣傳、經濟調節等多種措施,切實促進低生育水平的穩定。關注農村女孩生存環境,創造女孩良好的成長環境,促進男女平等,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失衡。二是加強新型生育文化建設,推動農村文明鄉風形成。繼續深化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充分發揮村人口學校、活動室、人口文化大院和中心戶的作用,形成積極向上、科學文明、健康和諧的婚育新風尚。三是開展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服務,推動農村人口素質提高。積極推行以避孕方法知情選擇、生殖道感染綜合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預等“三大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生殖健康推進計劃,實施孕前葉酸干預計劃,提供優生咨詢服務,提高農村出生人口素質。定期為農村育齡婦女進行免費生殖健康體檢,優先在農村引進和推廣適宜的新技術、新產品,提高農村育齡群眾生殖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生命質量,促進農村幸福文明家庭建設。四是實施“少生快富”工程,推動農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繼續深化計劃生育“三結合”工作,引導農民學小康技術、上小康項目、當小康之星。通過推廣農業新技術、引進致富新項目、樹立致富新典型等形式,引導育齡群眾走少生快富之路,推動農村生產發展和農民生活寬裕。五是開展計劃生育便民維權活動,維護農村群眾的合法權益。依法維護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村民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技術服務等方面的權利,全面落實農村對獨生子女家庭的各項獎勵優惠政策,積極推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切實解決計劃生育家庭的后顧之憂。六是開展創建活動,推動農村民主管理。把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活動”作為推進計劃生育村民自治的重要載體,加強計劃生育的民主管理,把計生村(居)民自治權交給群眾,把生殖健康服務提供給群眾,把計生科普知識宣傳到群眾,突出人民群眾作為計劃生育主人翁地位,真正使計劃生育成為“由村民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促進農村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

三、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標準

(一)計劃生育新農村標準

1.村領導重視,機構健全,服務設施齊全;

2.全村無早婚早育、無違法生育、無引產、無溺棄女嬰、無明顯缺陷新生兒,統計數據無水分;

3.宣傳品進村入戶率達到100%,政策知曉率、生殖保健知識普及率達到95%以上,重點對象“三查”率達100%,避孕措施落實及時率達到95%以上;

4.農村節育技術免費服務率和避孕藥具發放率達100%;

5.計劃生育優惠獎勵政策到位率100%,“三結合”工作成績顯著,計劃生育戶人均收入高于全村平均水平;

6.實行村民自治和村務公開,無亂收費、亂罰款現象;

7.黨群、干群關系好,無重大安全事故和信訪案件,群眾對創建活動滿意率達到95%以上;

8.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農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基本小康;

9.村民生活方式科學文明健康,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鄰里互助、艱苦創業,文化生活比較豐富;

10.村容村貌整潔,生活環境、生態環境良好,飲水安全衛生。

(二)計劃生育新家庭標準

1.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履行家庭、個人義務,不參與迷信活動,不賭博;

2.勤學科技,勤勞致富。青壯年成員無文盲,勞動年齡人口掌握一門以上實用技術,當年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基本小康;

3.模范執行計劃生育法規,少生優育;

4.家風文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禮貌待人,誠實守信,鄰里友好;

5.住房建設遵守規劃,達到小康標準,美化、綠化、凈化,飲水安全衛生,使用衛生廁所;

6.家人健康,無安全責任事故。

四、創建活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隊伍建設。建立以村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任組長,計劃生育專職干部、婦女主任、計生協會會長等參加的新農村新家庭建設領導小組。村民小組設創建新農村新家庭宣傳員和中心戶長。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親自抓,負總責,積極完成計劃生育各項責任指標和工作任務;村專干要在村黨支部、村委會領導下,具體負責并做好本村計劃生育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做好計劃生育政策、法律法規、生殖保健及各項優惠政策的宣傳工作;要經常開展入戶訪視,掌握環、孕情,及時動員落實各種節育措施。對村計生干部實行縣聘、鄉管、村用,落實報酬,并定期培訓。健全計劃生育協會,會員占到總人口的10%以上。村服務室、人口學校、計生協會員之家等陣地具備基本的活動場所、必要的設備條件以及工作經費。

(二)實行村民自治。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實現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堅持穩定低生育水平為人口計生工作第一要務,嚴格落實現行生育政策。推行村民自治,召開村民大會集體制定、通過《計劃生育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章程》,堅持把尊重、維護、實現好群眾的合法權益作為人口計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強化群眾的主人翁地位,尊重群眾的選舉權、維護群眾的知情權、落實群眾的參與權,體現群眾的監督權,實現計劃生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改革基層工作運行機制。堅持依法管理,轉變工作作風和方式方法,把管理寓于優質服務和宣傳教育之中。認真貫徹《人口和計劃生育法》和省《條例》精神,切實維護好群眾的合法生育權益,全面實行計劃生育合同管理制度,在動員群眾自愿的基礎上與已婚育齡夫婦簽訂《計劃生育管理合同》,依法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做到依法管理,依法實行計劃生育,妥善處理好干群關系,無重大違法違紀事件和信訪案件發生,群眾滿意率達到100%。實施出生缺陷干預、避孕節育優質服務和生殖道感染干預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育齡群眾生殖健康水平。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和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升高問題。

(三)開展優質服務。按照人的生命周期各個階段需求,開展優生優育、節育、母嬰保健、青少年健康、性健康和更年期健康等宣傳咨詢和技術服務,提高育齡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以避孕節育全程服務為中心,全面開展技術優質服務。一是實施“出生缺陷干預”工程。以預防嚴重與高發的先天性疾病為突破口,大力開展遺傳疾病、優生優育咨詢,開展婚前教育指導、圍產期保健和先天性缺陷篩查,提倡住院分娩,從源頭上杜絕出生嬰兒缺陷。二是實施生殖道感染干預工程。建立規范的生殖健康檔案,為育齡群眾提供生育、節育、不育和產前、產中、產后的全程生殖健康服務,普及防病知識和開展生殖道感染疾病的檢查、檢測,逐步減少生殖道感染對育齡婦女健康的不良影響。三是推行避孕節育措施知情選擇。指導育齡群眾在知情的前提下選擇以長效避孕措施為主的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方法,免費為育齡群眾提供避孕節育及生殖健康藥具,加強術后、產后、藥具使用隨訪。四是切實落實定期“三查”服務制度。扎實開展環孕情監測工作。村上每季度對本村已婚育齡婦女認真開展一次查環、查孕、查病活動,實行受檢者簽名、持證制度,做到環孕情服務不出村,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無環補環,計外懷孕補救,有病治病。村室技術人員要建立重點對象包干責任制,將重點對象包干負責到人,并嚴格兌現獎懲。建立健全孕情監測和訪視制度。通過跟蹤管理與上門服務,促進避孕節育知情選擇和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

(四)落實優惠獎勵政策。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優惠獎勵法律規定,在教育、就業、養老保險、醫療改革、致富信息、社會服務、救助扶貧等方面向計劃生育戶傾斜。認真落實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認真兌現農村節育技術免費服務、獨生子女保健費和主動放棄二胎生育指標家庭給予一次性獎勵等優惠政策。適當提高獨生子女保健費的標準,逐步設立獨生子女、雙女戶死亡傷殘家庭困難救助金,幫助解決他們在生產生活中的困難。

(五)強化宣傳教育。一是廣泛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逐步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婚育新風尚和婚育新文化。宣傳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優育優教、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樣好、女兒也是傳后人、計劃生育丈夫有責等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廣泛傳播青春期、新婚期、孕產期、育兒期、更年期生殖保健知識;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政策法規教育,提倡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導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弘揚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尊老愛幼、鄰里互助、勤勞致富的良好風尚,逐步形成婚育新風尚和婚育新文化。二是深入開展宣傳教育,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宣傳人口形勢、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與發展農村經濟關系,宣傳少生快富的帶頭人的先進典型;教育基層干部增強法制觀念和服務群眾的觀念,因地制宜地宣傳計劃生育科普知識,將優質服務、優生優育、生殖保健、避孕節育措施知情選擇等科普知識普及到群眾之中。三是營造良好的宣傳環境,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每個村民小組有一個圖書角和一批聲像宣傳品,有一個計劃生育宣傳品傳閱袋,有一套生殖健康文圖聲像宣傳品,為每個家庭提供一套生殖健康小折頁。四是改革宣傳教育載體,創新宣傳方式。一要舉辦培訓活動。發揮宣傳教育陣地作用,定期開展婚育新風培訓活動,采取人口學校授課、專題培訓、以活動代培訓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婚育新風、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知識培訓活動。二要舉辦咨詢活動。把集中咨詢活動和經常性隨訪結合起來,通過計劃生育工作人員深入育齡群眾家庭,進行宣傳和個別咨詢指導,滿足群眾多層次的計劃生育需求。三要舉辦座談活動。組織“婆婆座談會”、“媳婦座談會”、“丈夫座談會”等座談活動,為干部與群眾、群眾與群眾之間的相互交流、自我教育創造條件,解除群眾在計劃生育中的思想顧慮。組織群眾講述自己的故事,教育身邊的人,增強交流,統一認識。五要進行評選表彰。組織群眾開展“婚育新風文明戶”、“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積極分子”評選表彰活動,并作為各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

(六)強化“三個一”領導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要把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活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中,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實施。要結合各自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創建活動實施意見,并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同時,要全面落實領導責任制,實行“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抓的分級負責的工作協調機制,黨政一把手要經常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縣計劃生育局具體組織實施,并加強調查研究和具體指導,總結經驗,推廣典型,促進全縣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

2、加大投資力度。一是各鄉鎮(街道辦)要對被列入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村組的計劃生育活動室、人口學校、衛生室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基礎設施、宣傳教育、村容村貌等方面予以資金傾斜,確保達到標準要求;二是提高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村級計生專干、中心戶長的報酬,原則上鄉鎮發放的村計生專干月工資不低于100元,中心戶長的月補貼不少于20元,村組發放的村級計生專干、中心戶長的月補貼不低于鄉鎮發放的50%,同時,在嚴格考核的基礎上,積極兌現到位,對不能履行職責的要及時調整,確保村組計生工作有人抓,抓得好;三是加大對創建計劃生育新家庭戶的技術、資金等方面的投入,并在種植、養殖等生產生活方面的政予以策傾斜,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3、嚴格評估驗收。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實行年度評估驗收,由縣計生領導小組組織實施。具體程序為:每年10月份鄉鎮組織開展自查,對初審合格的村和家庭報縣計生局復審;縣計生局對鄉(鎮)上報的情況進行復審,通過復審的家庭由縣計生局命名為新家庭,通過復審的村上報省市計生部門,由省市組織評估驗收和命名。因此,要求各鄉鎮(街道辦)要對本轄區的村組進行認真篩選,特別是*年的示點村、示范戶,要把基礎好、積極性較高、設施完備、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良好的村、戶選定為創建新農村、新家庭的創建目標,原則上新家庭戶應選定在創建的新農村之中。

4、強化監督檢查。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活動是貫徹落實中央《決定》精神的重大舉措,縣計生部門要深入基層,積極指導檢查創建活動的全過程,定期將檢查結果上報縣計生領導小組,縣創建計劃生育新農村、新家庭活動領導小組每月不少于兩次對創建活動進行督查,并將督查結果通報全縣,上報縣委、縣政府。對創建活動成績顯著的并經驗收合格予以重獎,對創建活動開展走過場、走形式、驗收不合格的鄉鎮予以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在年度計劃生育目標責任考核中,予以處罰。為此,各鄉鎮(街道辦)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創建活動的目的意見和目標任務,夯實工作責任,被列入創建新農村、新家庭的村、戶,鄉鎮(街道辦)要層層落實責任,把任務分解到村、戶、到人,黨委成員要有專人負責,村黨支部、村委會主要負責人要有專人實施,使創建活動有聲有色,村村有亮點、戶戶有創意,確保創建計劃生育新家庭、新家庭活動的目標任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