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治安五年規劃
時間:2022-09-01 08:50:00
導語:社區治安五年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工作思路
**區**年-**年社區治安工作的總的思路是,以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及五中全會精神,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按照"城區抓防控、社區抓創安、部門抓參與"的工作思路,強化社區治安基層基礎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綜合"優勢,建立健全"打防結合"的社區治安防控機制,全面落實社區治安各項工作措施,實現"發案少、秩序好、群眾滿意、社區穩定"的工作目標,為城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的工作、生活,創造一個良好的社區環境。
二、工作目標
--社區基層組織健全,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六位一體"的社區居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治安、調解、普法、巡邏、幫教、消防)建設加強,資金投入到位,落實報酬待遇,各項制度措施健全。
--社區事務受理中心作用發揮充分,"148"法律專線網絡建設加強,矛盾糾紛的預測、預防、預警、預案機制強化,無群體性事件和"民轉刑"案件。
--社區治安穩定,刑事案件發案相對平穩,嚴重危及居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殺人、盜竊、搶劫案件逐年減少。
--社區治安的"打防管控"體系健全完善,城區打擊犯罪體系、立體化動態控制體系、全方位的基層防范體系、重點管理體系作用發揮充分。
--社區沒有突出的治安防范、控制和管理死角,重點人口管理信息系統完善、人員、機構、落實全面落實。
--社區居民的安全感明顯增強,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逐年提高。
--**年全區省、市級安全小區和安全街道要分別達到60%和90%以上。
三、工作任務
(一)構筑社區治安工作新機制。以創建安全社區為載體,以利益機制為導向,大力推進社區治安管理與社區服務兼備的治安防范產業化建設。以社區治安標志區為龍頭,把社區管理與社區教育、社區服務密切結合起來,重點抓好社區治安產業化和住宅防范智能化。加大科技創安力度,按照統一、科學、合理進行規劃,從實際出發,整體推進,盡快提高技術防范覆蓋率。在新建居民小區逐步推行小區重點監控系統、樓座對講電控系統、家庭防盜報警系統、基層工作電腦化管理系統,不斷增強對可防性案件的防范能力。
(二)健全完善社區治安打防管控新體系。
(1)進一步深化公安機關社區警務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公安機關為主體,動靜結合、專群結合、點線面同步聯動,全方位覆蓋,全天候的立體化的動態控制體系。以社區為重心,調配充實警務力量,改革勤務制度,提高接處警和社區治安控制能力。
(2)進一步加強群防群治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基層和群眾志愿者的力量,構筑社區治安和社會穩定工作新格局。形成并完善以街道治保會、看樓護院隊伍、巡邏隊為主體的居民住宅自防體系;以護廠隊、廠街聯防、技防聯網為主體的單位內部"三防"體系;以派出所民警、社區保安隊、聯防民兵、地區治保會為主體的社會面管控體系;以治安亭、報警點、檢查站、堵截點為主體的查控體系;以"110"接處警系統為主體的快速處警體系。
(3)進一步強化重點人口、特殊群體的管理工作。強化暫住人口的治安、計生等綜合管理,大力推行暫住人口信息計算機聯網系統,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達到"底數清、去向明、管得住"的工作目標。加強對租賃房屋的清理整頓力度,努力減少和堵塞漏洞。深入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的安置幫教工作,建立安置幫教工作志愿者隊伍,發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作好安置幫教工作,逐步實現幫教組織網絡化、幫教措施制度化、安置渠道多元化、安置方式多樣化、安置機制市場化,搞好監所內的改造與社會安置幫教工作之間的銜接,探索新形勢下解決就業安置問題的新路子,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建立健全特種行業管理機制,加強日常檢查,遏制社會丑惡現象的滋生蔓延。
(三)積極構筑社區依法治理新載體。
(1)廣泛深入開展普法宣傳、法制教育、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健全組織網絡,發展志愿者隊伍,加強基地建設,豐富各種活動,形成濃厚的社區法治氛圍,確保社區居民的各項法律權利。
(2)把社區依法治理的重點放在依法規范、依法管理、依法運行社區事務上,健全社區依法治理的監督制約機制和輿論監督機制,實現依法治理工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3)加強預防和減少社區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進一步改進學校法制教育,強化社區教育管理服務功能,提高家長素質和改進家庭教育,優化、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打擊侵犯青少年合法權益的犯罪案件,促進學校、社會、家庭關心培養教育青少年和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相結合。
(四)積極推進社區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新發展。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關于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完善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綜治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網絡,形成經常化、制度化、深入持久抓排查的工作機制。要堅持重心下移,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工作,各街道辦事處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要進一步健全敞開式辦公、一次性受理、一門式服務工作機制,為居民群眾提供政策咨詢和法律服務。同時要加強"148"法律專線網絡建設和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不斷強化預測、預防、預警、預案機制,杜絕群體性事件的發生,推動全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深入發展。
四、加強組織領導,完善保障機制,確保社區治安工作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全面加強社區治安工作,維護社會穩定,關鍵在領導。
各級黨政要把城區社區治安工作作為事關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事關社會穩定,事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大事,納入城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統籌安排,要按照"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錢辦事"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各項保障機制,確保社區治安工作的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一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繼續加強公安派出所、街道綜治辦、司法所、法律服務所、社區居委會等社區治安工作機構建設,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確保有足夠的警力和人力開展工作。
二要發揮好"綜合"的優勢。社區治安工作是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齊抓共管,共同參與,特別是綜治委成員單位,要根據自己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司其職,抓好落實。
三要加大物質投入。加強社區治安工作,必須加大物質投入,各級黨政要舍得花錢買平安,抓好社區治安防范的軟硬件建設,逐步建立健全社區治安工作物質保障機制,適應社區治安工作不斷發展的需要。
四要推動社區治安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要適應市場經濟的新形勢,堅持居民自治、政府行政管理和法治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建立法制化、規范化的社區治安工作管理體系。
五要落實領導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的工作責任制,完善健全職責明確、約束力強化的責任機制,認真實行一票否決權制、重大案件防范責任查究制和黃牌警告制,確保社區治安工作的各項落到實處。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