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用工整治方案
時間:2022-09-18 11:40:00
導語:非法用工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維護廣大農民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我縣于2007年7月至9月在全縣范圍內集中力量開展為期3個月的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專項行動方案如下:
一、全面排查,重點打擊非法用工和違法犯罪行為:
(一)排查的對象
1、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各類企業和雇傭了員工的城鎮個體工商戶;
2、招用了應建立勞動合同關系人員的事業單位;
3、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和教育、醫療、培訓、中介等機構;
4、未經有關部門批準而具有用工行為的非法組織。
(二)排查的重點
工業園區企業、非法用工組織和全縣鄉村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等。
(三)排查的主要內容
1、依法領取證照的情況,包括工商登記、稅務登記及資源許可、生產許可、安全許可等;
2、勞動用工的基本情況,包括招用人員的數量、來源、招用渠道等;
3、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包括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工作時間、生產安全、職業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勞動保護等;
4、違法犯罪情況,包括拐騙農民工、使用童工、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故意傷害、被傷害后不及時救治、惡意拖欠工資等。此項內容要重點查實、依法處理。
二、加強領導,明確責任
1、成立大余縣開展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芳春同志任組長,縣政府副縣長李升云同志和縣人勞社保局局長聶衛兵同志為副組長。各鄉鎮鄉鎮長,縣公安局、縣監察局、縣民政局、縣地礦局、縣衛生局、縣工商局、縣安監局、縣總工會、縣人勞社保局、縣外經貿局、縣工業園管委會、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縣廣電局、縣高速辦等單位的分管領導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人勞社保局,辦公室主任由縣人勞社保局副局長劉明富同志兼任,負責專項行動的指導協調和整個情況的統計匯總上報(具體成員名單見附表1)。
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
2、分工負責,落實責任
勞動保障部門對用人單位,鄉鎮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等非法用工及違法使用童工等案件要及時進行調查,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或處罰,并將無合法證照的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等通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予以查處取締;對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工傷保險等社會保險方面的違法違規問題要依法處理。
公安部門要對違法扣留各種身份證件,或者以暴力、威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農民工和未成年工勞動,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農民工,拐騙農民工,拖欠工資涉嫌逃匿等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查處。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檢查并取締無合法證照的鄉鎮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等。
地礦部門要依法嚴厲打擊無證采礦行為,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的監督管理。
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要進行相關的安全檢查,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無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依法提請縣政府予以取締關閉。
衛生部門要檢查并查處用人單位違反職業健康監護有關規定的行為,會同勞動保障部門堅決懲處非法雇傭未成年人從事存在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行為。要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監察機關要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公職人員失職瀆職、參與非法經營,以及涉嫌搞權錢交易,充當“保護傘”等腐敗問題進行調查,并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工會組織要加強鄉鎮、村、企業的基層組織建設,開展貫徹實施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活動,對拒絕改正違法行為的,要及時提請有關部門處理,并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專項行動中受害農民工的善后安置工作。
民政部門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受害人特別是對智障人員等特殊受害人員要提供一切可能的救援和幫助,認真核實受害人員情況,確保他們安全順利返鄉。
鄉鎮政府要對轄區內企業用工情況進行排查,對生產企業依法生產、依法雇傭工人和管理負起檢查監督責任。
廣電部門要搞好輿論引導,堅持正面宣傳,維護社會穩定。動員社會對企業用工行為進行監督。專項行動的進展情況、發現問題的查處結果,企業和基層單位的整改情況等都要及時、全面、客觀地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報道。
為此領導小組下設若干工作組:
小磚窯組:由縣人勞社保局牽頭,由一名分管領導為組長,從縣公安局、縣工商局各抽調一人為成員,對小磚窯的違法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小礦山組:由縣地礦局牽頭,由一名分管領導為組長,從縣安監局、縣人勞社保局各抽調一人為成員,對小礦山的違法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小作坊組:由縣工商局牽頭,由一名分管領導為組長,從縣衛生局、縣人勞社保局各抽調一人為成員,對小作坊及餐飲業的違法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工業園區組:由縣外經貿局牽頭,由一名分管領導為組長,從縣工業園管委會、縣總工會、縣人勞社保局各抽調一人為成員,對工業園區企業的違法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高速公路組:由縣高速辦牽頭,由一名分管領導為組長,縣民政局一人為成員,對高速公路各建設點的違法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建設組:由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牽頭,由一名分管領導為組長,從縣城管局、縣總工會、縣人勞社保局各抽調一人為成員,對建筑領域的違法情況進行調查處理;
宣傳督查組:由縣監察局牽頭,指派一名工作人員與縣廣電局的工作人員一起對整個的專項行動進行宣傳報道,對各鄉鎮、各工作組的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三、專項行動工作步驟:
專項行動按照四個階段分步進行,具體步驟是:
(一)宣傳發動、自查自糾階段(7月1日——7月31日)
1、縣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召開成員會議,確定工作人員,印發工作方案,對工作組人員進行培訓。
2、宣傳督查組做好政策宣傳和輿論準備,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專項行動的重要意義,公布并開通舉報投訴電話。
3、各鄉鎮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名單(注明聯絡方式)在7月10日之前報縣領導小組辦公室。
4、各鄉鎮領導小組、工業園區組、高速公路組、建設組發放專項行動方案及相關表冊。由各鄉鎮組織轄區內派出所、工商所、勞保所、土管所、建設所等工作人員對本轄區內的用人單位、非法用工組織以及“三小”(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進行調查摸底,發放通知,用人單位先行自查,提交有關資料。
5、用人單位根據通知要求,對本單位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情況進行全面自查,填好《優化用工環境維護社會穩定自查報告書》并由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簽署意見,蓋上公章,在7月31日前把相關資料提交到鄉鎮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相應的工作組。
6、小磚窯組、小礦山組、小作坊組在各鄉鎮村組的配合下逐鄉逐村對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進行摸底排查,對“黑磚窯”、“黑礦山”、“黑作坊”先行整治,每10天上報一次整治情況。
(二)集中排查階段(8月1日——8月15日)
1、排查活動主要采取地毯式和現場巡查方式進行。工作人員要深入每個排查對象,對填報的《優化用工環境維護社會穩定自查報告書》和相關資料進行詳細審查,同時應認真聽取情況介紹、詢問有關問題和走訪職工工作場所。
2、根據排查的實際情況對每個排查對象做出排查結論,同時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具體整改意見。
3、對不接受排查的用人單位,不報送自查報告的用人單位或非法用工組織,各鄉鎮要把名單報相應的工作組進行調查處理。工業園區組、高速公路組、建設組對排查出的問題企業可以直接進行處理,并把處理情況報縣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集中整治階段(8月16日——9月15日)
各工作組對各鄉鎮排查出來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并根據其整改情況采取進一步的行政手段,依法作出行政處理或行政處罰決定。
(四)總結階段(9月16日——9月30日)
排查整治活動結束后,各鄉鎮、各工作組形成書面總結材料,填好匯總表報縣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同意后,由辦公室把全縣專項行動情況上報市政府專項行動領導小組。
四、工作要求
1、要提高認識,強化領導。開展排查整治活動是具體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和落實執政為民要求的一項舉措,對于規范用工行為、優化用工環境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抽調的工作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根據縣統一部署有條不紊地實施排查工作,確保不流于形式、不走過場、不留死角,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2、要突出重點,講究策略。此次專項行動涉及面廣、任務重、工作量大,要充分發動和依*鄉鎮、村等基層組織的力量,在用人單位自查的基礎上,重點打擊雇傭童工、強迫勞動、惡意傷害、被傷害后不及時救治、限制人身自由、惡意拖欠工資等違法犯罪行為和鄉村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和無證照生產的用人單位。
3、要明確分工,協調合作。嚴禁出現推諉扯皮、不聞不問、失職失察的現象。勞動保障部門要做好專項行動指導協調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嚴格按照《企業法人登記條例》規定,對未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私自開辦生產、經營的企業堅決予以取締。公安機關要加大對企業用工的外來流動人口的管理,依法查處外來人口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駐地公安派出所要加強日常登記和管理工作,對所有用工人員要依法辦理《暫住證》,對未持有身份證件的人員要嚴格審查,依法處理;一旦發現外來人口中的違法犯罪行為,要從重、從快依法處理。
4、要嚴格實行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各職能部門、各工作組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狠抓工作任務的落實;各鄉鎮要認真履行監管職責,對本行政區域內存在違規開辦、生產、經營的企業而知情不報的,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做好排查整治工作,紀檢監察機關對專項行動中出現的瀆職、失職的人和事必須嚴厲查處。
5、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專項行動結束后,各鄉鎮、各部門、各單位各工作組要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以便建立長效機制,防止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
- 上一篇:黨內詢問質詢通知
- 下一篇:非法用工整治方案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