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排管一次性澆筑方案

時間:2022-09-24 04:25:00

導語:電力排管一次性澆筑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力排管一次性澆筑方案

為了避免“拉鏈”路的產生,這幾年電力、供熱、煤氣等工程與市政道路工程同期施工的比較多。從2000年,海泡石纖維水泥電力電纜管道進入石家莊市,由于電力排管的施工工藝簡單,工期相對較短,投資較小,很快就得到了推廣,并先后在石紡路、談北路、青園街、談固北大街、高新技術開發區等城市道路上進行了埋設。海泡石纖維水泥電力電纜管道是一新事物,沒有可參考的施工流程,只能依據生產廠家提供的施工工藝進行施工,通過兩年多的實踐,發現廠家提供的施工工藝與市政工程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有較大沖突。為切實改善海泡石纖維水泥電力電纜管道的施工工藝,加快施工進度和提高質量,2002年,我們實施了海泡石纖維水泥電力電纜管道施工技術工藝的調整工作。下面以3層4排12根管包封,采用土模敷設施工為例進行說明。

原海泡石纖維水泥電力電纜管道施工技術工藝規程共為:

1、開挖溝槽。采用人工或機械作業,溝槽達到設計標高后,溝底夯實找平。

2、澆筑底層混凝土。溝槽經驗收合格后,支模澆筑10厘米底層混凝土。

3、鋪設頭層管。底層混凝土凝固后,將混凝土管鋪設在混凝土上,調直固定,用水泥砂漿把電力管的“胸腔”和距基礎之間的縫隙填滿。

4、鋪設第二、三層管。待第一層管砂石混凝土凝固后,將第二層管依次碼上,調直固定,用水泥砂漿把電力管的“胸腔”和距基礎之間的縫隙填滿;待第二層砂石混凝土凝固,同樣方法鋪設第三層。

5、澆筑包封混凝土。在第三層管鋪完后,管道周圍澆筑100毫米厚的混凝土包封層,采用輕型振搗器進行振搗密實。(詳見圖一)

6、養護、回填。將混凝土包封澆水養護4天后,進行復土回填工作。

如照此工藝流程施工,一段電力排管從開槽放線到回填約需10天左右的時間,工期較長,同時在施工中因中間填充的是水泥砂漿,強度難以保證,不能滿足市政工程時間緊任務重的要求。

調整后的海泡石纖維水泥電力電纜管道施工技術工藝規程為:

1、開挖溝槽。采用人工或機械作業,溝槽達到設計標高后,溝底夯實找平。

2、鋪設管枕。溝槽經驗收合格后,沿每根管的長度,在兩根管的接頭部位鋪設預制好的10厘米厚混凝土管枕。

3、鋪設海泡石纖維水泥電纜管。在管枕鋪好后,將三層混凝土管依次鋪設在上面,調直。電纜管鋪設完畢后,由專人負責再進行一次調直調平,合格后用預制好的角鐵支架固定,用連接螺栓擰緊加固。

4、澆筑包封混凝土。由于管道之間的縫隙較小,最好采用塌落度較大的商品混凝土,如自行施工,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徑不超過3厘米。為防止管道在澆注時的移位與變形,在現澆過程中,應先對電力管接頭處進行澆注,然后進行其它部位。混凝土振搗時,排管中間部位要采用直徑不超過3厘米的振搗棒輕振,管道兩側可適當強振,以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詳見圖二)

5、養護、回填。將混凝土包封澆水養護4天后,進行復土回填工作。

依據調整后的工藝流程施工,一段電力排管從開槽放線到回填僅需6天左右的時間,大大節省了施工時間,節約了施工費用。同時在施工中管道中間填充的是混凝土,成一整體,強度較高,滿足工程強度要求。但不足之處是管枕和固定角鐵需提前預制,在混凝土振搗時要注意先從兩側振搗,最后是中間管逢,以免管道移位。

采用調整后的工藝流程,我們先后在青園街、健康路等電力排管工程中進行了施工,青園街工程原計劃工期為60天,實用了32天,健康路工程計劃工期為30天,實際只用了16天,管道質量驗收合格,證明該施工工藝是切實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