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整治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13 11:54:00
導語:城鄉環境整治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進一步改善全縣城鄉環境面貌,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創建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和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進程,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集中開展城鄉環境整治活動。
一、指導思想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以爭創“省級文明縣”為主線,以“創造優美環境,營造優良秩序,塑造良好形象,打造文明**”為目標,以整治城鄉環境衛生、市場秩序、交通秩序為重點,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為突破口,按照“城鄉齊動,以城帶鄉,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綜合整治,務求實效”的原則,狠下實手優化軟環境,加大投入改造硬環境,著力提升**對外形象,加快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提速發展、和諧發展。
二、整治任務
全縣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按照“整治見成效,管理上水平,環境大改觀”的總體要求,突出開展“五項整治”,著力加強“四項建設”,健全強化“一項機制”,全面打造城鄉新環境。
五項整治:
一是整治城鄉衛生。以縣城、鄉鎮街區、主要路口和國道、省道、縣鄉公路沿線為重點,以重點村鎮、鄉村公路沿線為延伸,廣泛動員城鄉干部群眾,深入開展“全民衛生大整治”活動。縣城環境衛生整治,圍繞創建“省級衛生縣城”,在鞏固提高現有成果的基礎上,把治理重點向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河道溝邊等公共區域延伸,不斷擴大治理成果。突出解決好三個方面問題:一是重點解決亂潑亂倒問題。由城建局負責,對城區道路兩側排水排污情況進行一次清查,維修疏通和適當增加部分排污下水管道。對臨街無給排水設施的餐館、理發店等個體商業門店,能改造的盡快完善給排水設施;暫時無法改造的,要強化監管措施,堅決杜絕向路面亂潑污水現象。全面實行城區垃圾“統一收集、有償清運”制度,從今年起,縣城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居民小區、家屬樓院、商貿市場、賓館酒樓、個體門店等場所內產生的生活垃圾,一律由縣城環衛隊統一收集、統一清運、統一掩埋,并依照有關規定,適當收取垃圾清運費。各單位所屬家屬樓院由單位與環衛部門銜接確定垃圾收集點,并負責向住戶收取垃圾清運費。對因拆遷產生的建筑垃圾,由城建部門指定掩埋地點,施工單位負責清理;醫用垃圾由醫療單位負責進行焚燒處理,禁止與生活垃圾混為一體。對拒絕管理、亂倒垃圾的機關單位、居民小區、商業門店等,要采取行政罰款、吊銷營業執照等方式,從重從嚴處罰。同時,由縣衛生局負責,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衛生監管,嚴厲查處一些賓館飯店、中小學食堂、飲食攤點環境衛生差、危害群眾身體健康的突出問題。由環保、城建、水務部門負責,嚴厲查處向九龍河等河道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污染環境、侵占河道、影響排洪的突出問題。二是徹底解決亂貼亂畫問題。由縣城建局負責,在主要街區和人流密集地方制作設置固定宣傳廣告欄,方便機關單位、商業門店和群眾各類信息、廣告。堅決禁止在墻體、線桿、護欄、商業門店櫥窗等處隨意張貼各類宣傳廣告,一經發現,要進行嚴厲處罰,并責令限期清除。對亂噴亂涂的辦證、貸款等各類虛假廣告,由公安、通訊部門負責,采取有力措施,從嚴從快查處。三是徹底解決亂堆亂放問題。由城建監察部門負責,強化巡查,嚴格監管,徹底清理整治沿街個體門店店外堆放商品、生活用品、廢舊物品、包裝用具等現象;清查處理基建施工、店鋪裝修等占道堆放物料問題。由新寧鎮政府負責,清理整治城鄉結合部農戶在門口、路邊亂堆糞土、柴草等問題。鄉鎮環境衛生整治,以清理街區、集貿市場、主要路口、主干公路沿線衛生死角和曝露垃圾場為重點,組織開展全民義務清掃活動,確保短期內環境衛生面貌取得明顯改觀。同時,下決心、花氣力解決亂潑亂倒、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停亂放四大影響城鎮形象的突出問題。結合新農村建設,逐步對公路沿線農戶的柴草、廁所、畜禽圈舍進行規劃調整,達到布局合理,整潔衛生。加強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帶動農村改圈、改廁、改廚,使農村環境衛生逐步達到“五潔凈”,即住房潔凈、庭院潔凈、道路潔凈、廁所潔凈、畜圈潔凈。
二是整治交通秩序。由縣公安、交警、交通、運管、公路等部門負責,科學規范交通行駛路線,合理規劃確定停車場所,抓緊完善交通標牌、標識、標線設施,堅決查處機動車輛亂停亂放、亂撞紅燈、隨意調頭、非法營運、超速超載等違章違規行為,徹底杜絕侵占公路、破壞設施和在公路打碾曬場等不良現象,為群眾創造便捷高效、規范安全的出行環境。縣城交通秩序,由縣城建局負責,公安、交警、運管配合,盡快制作交通標牌,劃定行車標線,合理規劃設置停車場位,完善必需的交通管理設施。由縣公安局負責,在南關十字、農貿路口、糧食局十字、輯寧十字設立交通指揮崗,全天輪流值勤,維護交通秩序。由縣公安局負責,交警、運管配合,堅決取締縣城九龍路兩側停車場;堅決取締城區非法營運的各類出租車、農用車、電動三輪車、二輪摩托車等車輛,規范運營秩序。加強對公用車站、長途車站、出租車公司的管理,督促完善各項管理制度。今后,客運車輛一律實行車進站,人歸點,禁止滯留街區、站外上下乘客。同時,對摩托車、人力三輪等非機動車輛,要一并規范管理,劃定停放區域,禁止在街區亂停亂放。由縣運管局負責,城建、交警、公路及有關鄉鎮配合,在和盛、早勝、良平、平子、春榮等鄉鎮街區及青牛路口、和平路口、長官路口、焦村路口等人流、車輛集中的地方,按照既不影響街容街貌、又方便群眾出行的原則,合理設置客運車輛、出租車輛、自行車等車輛停放區域,劃線定位,確保逢集日道路暢通,秩序規范。由交通局負責,縣鄉公路管理所配合,晝夜巡查,從嚴管理過境拉運麥草車輛,做到包裹密閉運輸;對屢糾不改、違反規定、影響衛生的要從嚴進行處罰。
三是整治城鄉市場。按照“方便群眾、順市建場”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積極規劃建設各類集貿市場。縣城在充分發揮現有市場作用的同時,由縣城建局負責,規劃籌建縣城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徹底解決城區缺乏經營交易場所和鮮活農產品銷售旺季商販占路為市、堵塞交通、破壞衛生、影響形象的問題。繼續鞏固完善現有集貿市場秩序,城區主次干道路嚴禁店外經營、占道經營;對流動攤販限定區域,劃行入市,嚴禁亂擺攤點,沿街叫賣。各鄉鎮重點清理整治鄉鎮街區、主要路口店外經營、店外加工、店外維修、店外懸掛經營物品和在道路兩側搭建簡易棚、遮陽網及晾曬衣物等突出問題。對零散攤點、流動攤販,要劃線定位,加強管理。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積極建辦各類市場,逐步取締馬路市場,徹底解決逢集日以路為市、占道經營、堵塞交通、影響形象的問題。和盛、焦村、早勝、平子、良平、春榮等鄉鎮要加大市場建辦力度,強化市場管理,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徹底解決有店不入店、有市不進市,亂設攤點、占道經營的問題。今年,縣委、縣政府將把建辦市場作為鄉鎮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嚴格兌現獎罰。
四是整治違章建筑。由縣城建局負責,公安、法院等相關部門配合,重點對縣城、鄉鎮街區影響城鄉規劃、交通、市容街貌和群眾生產生活的各類違法建筑進行清理拆除;集中對城鎮街區廢舊物品回收場所、餐飲攤點、洗車攤點、車輛維修攤點等進行清理整治。縣城重點清理拆除市政重點工程建設改造區內的違法建筑物、構筑物;清理拆除侵占道路、綠地、人行道和壓占管道、道路紅線的各類違法建筑、臨時建筑;清理拆除加建、擴建的各類裙房及違規延伸建筑;清理拆除城區一些沿街、沿河亂搭亂建的廢品回收站、洗車攤點、餐飲攤點等。同時,嚴格控制和杜絕產生新的違法占地和違法建筑;對沒有辦理“一書兩證”的建設行為進行嚴肅處理。鄉鎮重點清理拆除鄉鎮街區、公路沿線影響交通及街容街貌的亂搭亂建房屋、飲食攤點、廢品回收站等場所,并配合城建部門共同搞好小城鎮建設及村莊規劃編制工作。
五是整治廣告牌匾。由宣傳、工商、城建部門負責,按照“減少數量,提高質量,服務經濟,美化環境”的原則,進一步規范戶外廣告制作程序,嚴格進行規范管理,徹底清除違法廣告。對縣城、鄉鎮街區、個體門店及公路沿線設置的現有各類廣告牌匾,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進行集中清理整治,做到規范更新一批,整治拆除一批,徹底解決一些宣傳廣告內容陳舊過時、制作簡陋、管理不善的問題;徹底解決一些商業門店一店多牌、內容雜亂、裝飾不一的混亂現象。由縣城建局負責,在城區規劃制作一些宣傳文明創建活動和道德建設的較高層次公益廣告牌。今后,縣城各機關單位、商業門店懸掛公益性、商業性宣傳橫幅標語,必須經縣城管監察大隊批準,指定懸掛位置,明確宣傳時限。宣傳活動結束后,由制作單位負責清理拆除,嚴禁任何單位、個人私自在路燈桿上懸掛橫幅標語。
三項建設:
一是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堅持“超前規劃,分步建設”的原則,突出抓好以道路建設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公共服務為主的供水供熱、排污排洪、電力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城鄉文明程度。縣城重點完成金龍商業步行街建設、保健路改造、市政廣場等工程。同時,進一步加強各類公共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對街區兩側破損嚴重的人行道、路沿石進行維護修復,對九龍廣場等公共場所破損的彩磚進行清理更換。全面維修改造縣城公廁,解決通水、通電、通暖問題,并在人流集中的街區規劃新建或設置移動公廁。各鄉鎮要結合小城鎮建設,著力抓好街區道路硬化、排水排污、集貿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在主要街區、農貿市場等人流密集地段規劃新建公廁,不斷增強城鎮綜合服務功能。城鄉車站、市場、賓館、廣場等公共服務場所公廁,要一律免費對外開放。
二是加強城鎮“五化”工程建設。在城鄉扎實開展以硬化、綠化、亮化、凈化、美化為主要內容的“五化”達標創建活動。由城建、公路、交通等部門負責,按照各自管理權限,對城鎮街區、公路沿線道路坑漕、翻漿路段進行全面維修處理;對未硬化的城區道路、人行道和家屬樓院巷道提出解決方案,逐步實現硬化達標。機關單位院落及門前路面老化破損嚴重的,要及早維修處理,盡快改善環境面貌。以公路沿線、城鎮街區、機關單位為重點,采取規劃建綠、拆違還綠、破墻透綠、見縫插綠、沿墻附綠等措施,狠抓城鄉綠化工作。縣城重點抓好四山綠化工程及街區道路、公共綠地苗木新栽補植工作;各機關單位要結合創建文明單位、綠色機關活動,維修新建花園,植樹種草,栽養盆花,美化環境。鄉鎮重點抓好街區道路行道樹、綠化帶的苗木補植和轄區機關單位的綠化工作。大力實施亮化工程,縣城重點抓好沿街機關單位和背街小巷亮化工作,鄉鎮突出抓好街區亮化工程。各機關單位特別是黨政機關、司法機關、金融稅務、車站賓館及各級各類文明單位,在做好院落亮化、樓道亮化的同時,要采用較高標準的亮化材料對辦公樓進行亮化美化。縣城、鄉鎮及各機關單位“五化”工程完成后,由縣文明委組織評比驗收。對達到標準的進行命名表彰。
三是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堅持把提高城鄉群眾素質作為環境整治的重中之重,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由縣委宣傳部牽頭,在全縣組織開展“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爭做文明**人”活動,加強公民文明禮儀和日常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引導干部群眾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覺糾正不文明行為。由縣衛生局負責,在全縣城鄉組織開展全民愛國衛生運動月活動,廣泛動員組織城鄉干部職工、中小學生、社區居民、農民群眾義務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由縣教育局負責,在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策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宣傳教育實踐活動,強化教育勸告引導,鼓勵師生相互監督,不斷提高學生的文明素質,提升學校的文明水平。由縣文明辦負責,繼續在全縣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行業、文明社區、文明農戶”五大創建活動,引領整個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全縣各級黨政組織要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大力開展“人人都是軟環境,公仆先做好公民”活動,在做好單位“三包”區域日常清掃、管護的同時,切實管好干部職工,強化日常教育管理,積極引導干部職工自覺投身到環境整治工作中來。圍繞交通秩序整治,由縣公安、交警負責在全縣組織開展以“四讓”(車讓人,讓出一份文明;人讓車,讓出一份安全;車讓車,讓出一份秩序;人讓人,讓出一份友愛)、“四文明”(文明行車、文明行路、文明乘車、文明停車)為主要內容的“文明交通伴我行”活動,增強文明交通意識,創造安全、文明、暢通的交通環境。
一項機制:
健全強化環境衛生長效監管機制。縣委、縣政府決定,組建成立“**城鄉環境綜合執法督查辦公室”,抽調城建、公安、交警、交通、運管、衛生、工商、環保、公路、廣電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辦公室設在縣文明辦,由文明辦具體牽頭負責,統一協調,聯合執法,督查落實。重點督查全縣城鄉環境整治各項任務落實情況,及時通報工作進展,幫助鄉鎮及有關部門集中處理一些無力解決的突出問題。各鄉鎮要加快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具體做到“六個一”:即組建成立一個由鄉鎮社會事務辦具體負責,派出所、工商所、司法所參與的長期穩定的環境整治監管機構;建立一支人員力量足夠的街區環衛隊伍;增加一批必需的環衛設施;購置一臺垃圾清運車輛;合理設置1—2處固定的垃圾填埋場;完善落實一套嚴格的監管獎懲措施。各村民小組也要規劃確定固定垃圾場,解決垃圾亂倒問題。對城鄉環衛人員實行“分段包干責任制”,嚴格績勤考核;環衛隊對街區衛生要定時清掃,全天保潔,垃圾及時清運掩埋。認真落實城鄉機關單位、個體門店門前環境衛生“三包”責任制,劃定區域,明確責任,齊抓共管。縣城建監察大隊和鄉鎮環境整治監管小組及承擔具體整治任務的各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長抓不懈,加強日常巡查,加大執法力度,及時查處影響環境的各類問題,糾改各種違章違規行為。堅持管理與懲誡相結合,不僅對機關單位、商貿市場、個體門店等進行監管,而且對單位干部職工、中小學生、居民群眾等人群加強監管。對破壞環境衛生的單位和個人,要查處一起,曝光一起;問題突出的要進行嚴厲處罰,并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監督作用,縣電視臺、新聞中心設立專門欄目,點評不講衛生、破壞環境的人與事,通報整治工作不力的鄉鎮、單位,曝光影響城鄉環境面貌的現象和行為,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逐步把城鄉環境衛生引入長期化、制度化、規范化管理軌道。
三、時間安排
全縣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從4月15日開始,至6月30日結束,分三個階段逐步推進。
(一)組織發動階段(4月15日--4月20日)。召開全縣城鄉環境整治活動動員大會,進行全面安排部署。各鄉鎮、各部門按照縣上統一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分層次召開動員大會,深入發動,廣泛宣傳,營造輿論。
(二)集中整治階段(4月20日--6月20日)。各鄉鎮、各部門按照環境綜合整治的總體目標和任務要求,集中力量,加大力度,開展集中整治,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
(三)考核驗收階段(6月20日--6月30日)。對整治工作進行全面督查評比,考核驗收,查遺補缺,鞏固整治成果,并健全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對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的在全縣通報批評,并限期改進。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為確保城鄉環境集中整治工作的順利開展,縣委、縣政府決定成立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樹鈞、縣政府副縣長金宣壽負總責,縣城建、公安、交警交通、運管、衛生、工商、環保、農辦、教育、文明辦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縣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城建局,由蘇久曉兼任辦公室主任,任永亮、王三泰、趙忠寧、付永倉、董軍強、王自祥任副主任,主要負責全縣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的組織協調、督查評比和日常工作。各鄉鎮也要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責任,全力抓好落實。
(二)廣泛宣傳發動,營造濃厚氛圍。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及新聞媒體要集中力量、集中時段宣傳城鄉環境集中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全民參與,城鄉齊動,積極投身到各項整治活動之中。要大力宣傳城鄉環境整治的工作措施,宣傳整治對改善城鄉形象和城鄉居民生活環境的意義,宣傳整治過程中涌觀出的好人好事,宣傳整治后城鄉的新面貌、新景觀,著力在全縣營造強大的宣傳輿論聲勢。
(三)精心安排部署,認真落實任務。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制定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工作方案,報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切實履行職責,明確工作任務,強化整治措施,不折不扣地按時完成各項整治任務。對重點難點問題,既要堅持以人為本,多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又要嚴格依法辦事,敢于動真碰硬,高標準、嚴要求,全力抓好整治任務落實,確保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四)加強督促檢查,嚴格考核評比。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領導小組和綜合執法督查辦公室要加強督促檢查,對城鄉環境整治活動進行跟蹤督辦,及時通報。各縣級包鄉鎮領導要把鄉鎮環境整治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親自檢查,經常過問,加強指導,督促落實。城鄉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結束后,對工作成績突出、整治效果顯著的鄉鎮、單位和有關人員,給予表彰獎勵;對環境整治工作不力、應付了事、管理失責、效果較差的鄉鎮、單位,進行大會通報批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并責令限期改進,確保環境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 上一篇:未成年人道德實踐通知
- 下一篇:示范線建設活動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