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方案
時間:2022-10-17 03:59:00
導語: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組織部會議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訂全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培訓實施方案。
一、培訓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遠程教育培訓體系,提高農村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和“雙建雙帶”能力,增強農民科技致富本領,促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以基層黨員干部、農村青年、農村科技示范戶和科技人員為主體培訓對象,充分利用、調配、整合各部門培訓資源,形成全縣上下左右緊密互動、齊抓共管遠程教育培訓的強大合力,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訓活動,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積極探索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在教學資源開發、教學效果評估、教學人員培訓、教學設備管理、教學方法規范與創新等方面的內容,基本建立起科學管理、規范運行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機制。全面完成省委組織部交給我縣的試點工作任務,為全省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探索經驗。
基本原則:1、服務產業的原則。遠程科技培訓要緊緊圍繞我縣養殖業、種植業和農產品銷售加工,并兼顧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開展工作,為農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壯大和進一步加大勞務輸出力度提供切實有效的科技培訓服務。
2、實用高效的原則。認真開展培訓需求分析工作,哪項產業需要哪些環節的技術培訓,哪些地方和哪些黨員干部群眾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針對實際培訓需求,適時適地組織開展遠程教育培訓,力求通過培訓使廣大農村黨員群眾學可致用、用能致富,保證培訓的質量和效果。
3、分級培訓的原則。縣、鄉、村培訓的主體對象要各有側重。縣級主要負責培訓縣鄉兩級培訓站點管理干部、專業技術人員和縣級科技致富帶頭人;鄉鎮重點培訓農村基層干部、技術骨干、專業大戶和鄉鎮的科技致富帶頭人;村級重點對廣大農民特別是各類專業戶和農村青年進行培訓。
4、統一協調和創新機制的原則。縣級成立遠程教育培訓組織機構,強化政策措∪嘌抵貧齲騁渙斕夾魅氐吶嘌倒ぷ鰨罅信嘌檔淖試湊蝦土α考桑浞擲煤偷髖湎嗇謁械吶嘌底試春土α浚蔥屢嘌禱坪湍J劍緯勺試垂蠶硨頭止じ涸稹⑵胱ス補茉凍膛嘌蹈窬?/FONT>
5、多種培訓手段并用的原則。對共性存在的問題,主要采取遠程培訓的手段;對個性化的問題,可采取田間指導、專家面授或結合科技“110”的實施開展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
6、整體布局和突出重點相結合的原則。開展遠程教育培訓既要有系統布局、整體設計,又要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產業政策導向以及急需引進推廣的新技術、新品種,突出重點和特色,集中人力、財力和物力資源搞好重點培訓。
二、培訓的重點內容和主要方式
(一)遠程教育培訓的重點內容
1、農村黨員干部素質的培訓。要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生動直觀、收看方便、常看常新的優勢,針對不同類型黨員的不同特點,科學安排學習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農村黨員干部學習,探索建立永葆先進性的長效機制。
2、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圍繞畜牧業、棚栽業、水果業及糧食生產先進實用技術和新優品種的引進推廣,組織開展科技培訓。
3、開展適應農業、災害預防、節水灌溉等方面的技術培訓。同時要加強農業環境保護、生態農業、無公害農產品、農產品安全質量監測與標準化生產、動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免疫、農業和農村有關政策法規和有關科技政策法規的教育培訓。
4、開展農產品市場信息需求分析、經銷、加工及經營管理和市場經濟等方面的知識培訓,盡力為廣大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
5、開展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以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促進就業、增加收入為目的,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
(二)培訓的主要方式
各鄉鎮、各部門要改變傳統的培訓方式,把遠程培訓作為今后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培訓的主要手段和方法,農村中小學是開展農村遠程培訓的主要陣地。當前培訓方式主要有四種:
1、網絡在線培訓:網絡條件好的鄉鎮可隨時登錄“湖北教育網臺”()和“**黨建網”()免費在線培訓或下載課件隨時點播培訓。
2、衛星下載培訓:根據縣電教中心每星期下發的節目接收單,按規定時間從“湖北教育網臺”為農服務節目中下載我省農業科技培訓課件,并存儲在本地服務器中,隨時點播培訓。
3、光盤播放培訓:利用計算機、投影儀等設備播放培訓光盤課件對農民進行培訓。
4、有線電視播放培訓:在有線電視臺定期播放遠程培訓課件,農村能接收到有線電視的用戶,通過收看電視接受培訓。
四種培訓方式要因地制宜,優勢互補,爭取實現對我縣農村培訓的大范圍覆蓋。
三、培訓的組織領導以及各部門的具體職責
(一)加強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聯席會制度。
全縣的遠程教育培訓在**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縣委辦、縣政府、縣委組織部、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委黨校、縣廣電局、縣財政局、縣扶貧辦、縣勞動保障局、縣教育局、縣科技局、縣農業局、縣電信公司等部門。由縣委組織部牽頭定期組織召開成員單位聯席會,妥善解決培訓過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鄉村兩級參照此辦法搞好培訓的組織領導工作,并由鄉鎮分管黨群副書記負責組織實施培訓工作。各村的遠教培訓,由鄉鎮負責和督促村開展工作。
(二)部門的具體職責
1、縣委組織部的職責:縣委組織部負責對遠教培訓的協調、組織、督查、管理和情況通報工作,下發教學計劃和湖北教育網臺為農服務節目接收單,開通與完善輔助教學網站,制作和整合各類教學課件。
2、縣委宣傳部及廣電部門的職責:增設1個IPTV頻道,專門接收、存儲和播放遠程教育教學課件。同時要積極配合縣委組織部做好課件制作,配合各部門搞好遠程教育培訓宣傳工作。
3、縣委統戰部的職責:充分依托“溫暖工程”培訓基地對農民工進行培訓,全年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5000人。
4、縣科技部門的職責:依托遠程教育網絡,在12個鄉鎮各建1個“星火課堂”,全年舉辦各類適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班250期,培訓農村黨員干部和農民1.5萬人次。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重點以李渡村和畈中村科技示范基地為示范點,把“星火課堂”搬到果園農莊,派專家到田頭地邊向農民傳授美國雜交杏李、枇杷、葡萄和水產養殖等先進的實用技術,在全縣培養科技示范戶1000人。
5、縣農業部門的職責:農業部門要結合“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全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規劃”等項目的實施,充分利用農業系統的培訓經費和豐富的遠程教育網絡資源,積極和鄉村聯動配合,搞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全年培訓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5000人。同時組織專家及時解答農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結合農作物生產周期,及時農業信息。
7、縣勞動保障部門的職責:依托職業中專、陽光電腦等培訓基地搞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今年要舉辦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班100期,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4000人。推行職業培訓補貼與培訓質量、就業效果相掛鉤機制,對符合補貼政策對象及時發放職業培訓補貼,對培訓合格的及時發放資格證書。
8、縣扶貧辦職責:積極搞好“雨露計劃”示范性培訓工作,充分依托市、縣職業技能培訓基地搞好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全年培訓轉移就業農民工1000人。
9、縣委黨校的職責:縣委黨校要結合基層黨員干部大規模培訓,大力開展遠程教育培訓。
10、縣教育部門的職責:主要抓好農村中小學衛星接收站點建設,要充分利用農村中小學的場所、設備、師資力量搞好農村黨員干部群眾的遠程培訓,組織學校及時做好培訓課件的接收、下載、存儲、刻錄和播放工作,積極開展為農服務活動,把為農服務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列入教育教學計劃之中,并根據鄉鎮和各部門的培訓安排,及時向農民開放遠程教育設備和教室,熱情周到地搞好服務。建立村校協調機制,確保培訓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努力把農村學校建成初級人才培養中心、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中心和科技推廣示范中心。教育局每學期要檢查一次學校為農服務工作開展情況。
11、各鄉鎮政府、管委會的職責:各鄉鎮、管委會要把遠程教育培訓看作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親自管,積極配合各部門,指定一名黨委成員為該鄉(鎮)遠程教育培訓負責人,根據當地黨員干部群眾需要,選擇適合的培訓課件,安排培訓計劃,并具體負責組織黨員干部群眾參加培訓,培訓每月不得少于1次。同時,根據當地黨員干部群眾需求提出培訓課件制作要求,及時反饋給縣遠教辦,縣遠教辦將按收集到的有關信息及時修改計劃,盡快制作出適合基層需求的培訓課件。
12、縣財政局職責:切實保障培訓經費,每年縣財政要足額列支遠程教育培訓專項經費(包括其他方式的科技培訓)用于全縣統一組織的各類遠程教育培訓,以保證此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四、主要工作任務和措施
(一)建好4個遠程教育培訓示范點。4個遠程教育示范點定在:通羊鎮洋都村、李渡村,楠林橋鎮楠林村,九宮山鎮畈中村。4個示范點的內容各有側重,李渡村和畈中村依托科技示范基地重點搞好農民適用技術培訓,洋都村依托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重點搞好失地農民轉崗培訓,楠林村依托遠程教育網絡重點搞好和諧新農村建設。并把這些活動模式總結為程序化的工作經驗,在全縣進行推廣。各鄉鎮也結合本地實際,重點辦好2-3個示范站點,總結積累經驗,然后進行由點到面的推廣,全面提高黨員干部和農民群眾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效果。
(二)加快培訓網點建設。縣遠教辦建立了遠程教育培訓中心,各鄉鎮也要依托學校接收點設立一個培訓站,站長由組委兼任,同時在鄉政府和鄉鎮中小學各確定一名工作人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的組織管理。各鄉鎮除鄉鎮設培訓站外,要負責在每一個行政村設立一個遠程教育培訓點,確定一至二人具體負責實施,形成覆蓋全縣的遠程培訓網點。特別是設立學校的行政村要充分利用農村學校遠程教育平臺開展培訓,使遠程培訓成為“農民科技致富”的有效手段和主要途徑。縣農業、畜牧、科技等部門也要設立培訓站,確定一名副職具體負責實施遠程培訓。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在4月底前將鄉、村兩級站點、部門站點的設置情況及管理人員的基本情況報送縣委組織部電教中心備案。
(三)合理安排課程。各鄉鎮和有培訓職能部門、廣電局要根據當地產業開發、農民的技術需求和農時季節精心制定遠程培訓計劃,合理安排課程。培訓計劃按季度制定并于每季初上報縣委組織部,要列明培訓課程內容、時間、地點、受訓人數及具體負責人,平均每月安排不少于1次。各鄉鎮和有關部門開展遠程培訓要做好培訓檔案記載,并于每季末上報一次培訓完成情況報表。
(四)建立一支遠教培訓管理、教學和技術服務隊伍。依托農業、科技、畜牧、職業中專、農廣校和農村中小學等相關力量,建立一支由教師、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組成教學、管理和技術服務隊伍,定期到各接收站點和田間地頭現場傳經。
(五)積極開展輿論宣傳工作。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大力宣傳遠程教育培訓的重要意義和培訓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在全社會形成重視遠教培訓、學習科技知識、依靠科技致富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六)加強督查考核,實行目標管理。按照《**縣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工作考核評估指標體系》的要求,由縣委組織部組織考核小組,采取定期了解與不定期突訪、隨機抽查與集中檢查、明查學習記錄與暗訪黨員群眾相結合的辦法,加強對各鄉鎮和各部門的遠程教育培訓工作進行考核,每季進行一次通報,及時總結推介活動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