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林網建設三年規劃

時間:2022-11-01 09:38:00

導語:農田林網建設三年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田林網建設三年規劃

為實現全縣高標準農田林網化,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環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國家和省市林業部門的有關規定和標準,特制定(20**-2008)**農田林網建設三年規劃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以建設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和發達的林業產業化體系為重點,大力培育林業資源,突出抓好高標準農田林網建設工程、奮戰三年,全面實現農田林網建設達標。

基本原則:堅持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長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結合,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發展林業的積極性;

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發揮本地優勢,突出地方特色;

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的原則,努力提高造林綠化的檔次和水平;

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使林木資源與加工利用相銜接,形成林業生產的良性循環。

二、任務目標

規劃期間全縣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37萬畝,綠化道路河渠長度1100千米,95%以上的耕地實現農田林網化。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將年度計劃分解為:20**年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10萬畝,綠化道路河渠長度300千米;20**年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23萬畝,綠化河渠道路長度690千米;2008年新建和完善農田林網4萬畝,綠化道路河渠長度120公里。

三、標準和要求

1、網格面積:開發區內網格面積不得超過200畝,其它土地網格控制在200-300畝,最大不得超過400畝。

2、栽植方式:排灌溝渠每側植樹3行以上,株行距4X2米;鄉村主干路一般每側2行,株距2-3米;田間生產路可在路的一側植樹2行或每側1行,株行距4X1米,三角形栽植。

3、整地規格:農田林網的道路植樹大力推廣“一路兩溝,溝中植樹”的技術措施,溝的規格為lX0.8米。

4、苗木要求:采用兩年生的大苗壯苗,根系完整無病蟲害。苗木良種率達到95%以上。從外地購進的苗木要經過林業病蟲害防治檢疫人員進行檢疫后方可使用,加強造林苗木病蟲害檢疫檢查,防止外來苗木病蟲害侵入我縣。

四、主要措施

1、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多渠道投入機制。按照明晰所有權、放開經營權、落實管理權的原則,繼續深化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對農田林網宜林造林地,實行大戶承包、拍賣、租賃等形式,突出政府要綠化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群眾要綠化經濟效益,致富營林,農戶建設新農村的主導思想,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拓寬林業投入渠道,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為導向、群眾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投入機制,保持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2、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執法管理。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宣傳部門把林業的宣傳報道列入重要日程,及時宣傳、報道黨和政府關于林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我縣林業發展的好經驗、好典型。林業行政執法人員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執法水平。嚴格依法行政,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林業資源的不法行為。嚴禁亂砍濫伐林木、亂占濫用林地,做到依法治林、依法興林,為林業發展保駕護航。

3、大力開展義務植樹運動。根據全國人大五屆四次會議《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和國務院、省政府有關規定,每個適齡公民都要認真履行植樹義務,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把鄉村主干路作為鄉村義務植樹基地,認真開展全民植樹活動,加快農田林網建設。

4、大力實施科技興林戰略。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的原則,科學規劃、科學施工。加大林業科技投入,進一步優化林種、樹種結構,打破單一楊樹樹種的局面。盡可能多樹種混植,形成行間、株間、帶狀、塊狀等多種形式的混交林,以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及蔓延。

5、加強護林隊伍建設。各鄉鎮村都要成立專門護林隊伍,做到種得上、保得住、綠起來,每個鄉要有防林隊,每個村要有護林員,建好隊伍,保住成果。

6、加強調度,嚴格考核。要把農田林網建設列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切實完成林網建設造林任務。

7、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要切實加強對林網建設的組織領導。突出春冬兩個造林關鍵季節,抓好各級領導干部造林責任制的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林業、交通、水利、城建、土地、財政、公安等有關部門要分工協作,密切配合,形成農田林網建設的強大合力,確保全縣農田林網建設三年規劃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