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澇災害災民房倒房重建方案
時間:2022-11-04 05:02:00
導語:洪澇災害災民房倒房重建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年5月28日開始,我市多次連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了特大洪澇災害,全市經濟損失巨大。災害發生時我市全倒房共3237戶,其中興賓區628戶(來華投資區48戶)、武宣縣309戶、象州縣369戶、金秀縣61戶、忻城縣1767戶、合山市103戶(礦區15戶)。為迅速做好我市今年洪澇災害災區民房倒房恢復重建工作,確保全倒房的災民在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前搬入新居,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2008年洪澇災害災區民房倒房恢復重建實施方案》,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災區倒房重建作為事關民生、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大事,按照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為民解困,立足于早規劃,早行動,全力抓好我市今年災區民房倒房恢復重建工作,把受災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解決好,讓受災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二、目標和時間要求
確保在2008年11月底前,因災全倒房戶每戶至少建成30m2以上的牢固新房,使所有因災倒房群眾能全部搬入新居,安全、溫暖過冬。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統一安排、分步實施的原則。
(二)堅持分散建房與集中建房相結合的原則。具備集中建房條件的,可以集中建設災民新村或示范村,不具備集中建房條件的面上的倒房戶,可以分散建房。
(三)堅持倒房戶自力更生為主,政府補助、社會幫助、親友互助為輔的建房資金籌措原則。
(四)堅持分類幫扶、保障重點的原則。即區別不同的幫扶對象,實行分類幫扶、重點幫扶。
(五)堅持村民自治的原則。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的作用,幫扶對象及其類別的確定、宅基地的調整和安排、規劃方案的審定、新房戶型的選擇等,應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政府不得以行政指令的方式調整、安排宅基地或指定群眾選擇建房面積、規模。
(六)堅持將恢復重建與農村特困戶危房改造相結合的原則。洪澇災區不能再住人的屬農村特困戶的嚴重危房,應視為全倒房進行統計并安排給予重建。
四、工作方法
(一)摸清底數,掌握實情。要繼續組織干部下鄉下村開展核查災情,切實做好查災核災工作,保證不漏戶、不漏人。要注意掌握倒房戶中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一般戶的名單和數量,并建立災民住房倒塌臺帳。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根據困難情況分類排隊,制定重建方案,便于重點幫扶。
(二)科學選址、精心規劃。恢復重建的房屋或新村不能再建土坯房,其選址和規劃,要選擇在地勢較高的地方,不能在地質災害易發地、低洼處和江河邊等地帶建房,以利于防災減災避險。同時,新房或新村建設既要尊重農村的風俗習慣,又要考慮有利于群眾的生產生活,建在便于用水、用電、排水、排污,交通相對方便的地方,節約不必要的費用。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對新房建設規模和結構,力求從儉節約,不貪大求洋。適宜集中建房的村(屯),最好建設災民新村(示范村);不宜集中建房的,要尊重倒房戶的意見,就地或異地分散建房。
集中倒房戶數較多的忻城縣城關鎮貓洞村長洞屯,歐洞鄉歐洞村冷水屯,大塘鎮金山村上塘屯、金雞屯和北建屯、思練鎮廠上村廠上屯創造條件、加快推進災民新村(示范點)建設工作。
(三)分類幫扶,不搞平均主義。恢復重建過程中,將全倒房戶按五保戶、低保戶、困難戶、一般戶進行分類。
屬五保戶的,視條件和情況,可先安排到五保村或鄉鎮敬老院,無法安排的,則由政府負責至少幫建一間30m2的住房;對長期依靠政府救濟生活,屬無自救能力的低保戶、殘疾人家庭、重點優撫對象,由政府重點幫扶至少建成一間30m2的住房;對有部分自救能力的困難戶及一般農戶,要采取自力更生為主,享受國家適當補助的辦法建房;對有自救能力建房的農戶,主要采取個人自籌、親鄰互助等形式進行建房。對原來已建有新房而舊房倒塌的,不能給予幫扶建房。
(四)執行制度,嚴格程序
1、災民申請。災民需要補助建房的,必須提出書面申請。不申請建房補助的,視為沒有困難不給予補助。
2、民主評議。由村委會或村民小組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對災民的申請進行民主評議,初步確定享受補助的對象和對象類別,張榜公示。再以村為單位,由村委會統一上報鄉鎮人民政府。
3、鄉鎮審核。鄉鎮人民政府開展調查核實,對倒房戶進行分類排隊,確定補助對象和類別,編制救助花名冊。
4、縣級審批。將確定的補助對象和類別上報縣級民政部門審批。
5、簽寫保證書。審批后,建房戶必須與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簽寫保證書,保證恢復重建動工時間,確保在規定時限內完工。
對集中建房的,除個人申請、民主評議外,應由村委會申請,鄉鎮申報、縣(市、區)民政局審核,縣(市、區)人民政府審批,報地市級民政局和自治區民政廳備案。
分散建房和集中建房審批結果應在村民中張榜公布。
(五)分級負責,落實資金
1、建房資金補助原則。根據“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的救災工作方針,突出解決五保戶、低保戶等政府救助對象的建房困難,同時兼顧一般倒房戶。
2、建房資金的籌集和下撥。(1)市直有關部門要積極向自治區、中央有關部門爭取災區倒房恢復重建補助資金并按照有關規定和要求,盡快將補助資金下撥災區。(2)各縣(市、區)按照“救災工作分級管理,救災資金分級負擔”的管理體制要求,多渠道籌集本級倒房重建配套資金,提高倒房戶建房的補助標準,并按照自治的要求,及時將補助資金盡快落實到倒房戶手中。
農場、礦區困難家庭倒房恢復重建配套資金由華僑投資區和合山礦務局負責落實。
3、做好社會捐贈活動的組織發動,籌集更多的補助資金。對社會捐贈來的資金,可以作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全部用于恢復重建的補助。
(六)落實倒房戶的責任。災區民房恢復重建的主體是因災倒房戶自身,政府的扶持幫助,是在倒房戶自主建房的基礎上實施的救助行為。所有有自救能力的倒房戶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克服等待和依賴思想,要通過生產自救和向親友借錢、銀行貸款等辦法積極主動地自籌部分建房資金,并盡快動工興建住房,按自治區的時間要求建好和入住新房。凡有自救能力,又沒有特殊原因不主動投資建房的倒房戶,一律不給予建房補助。
五、工作措施
(一)統一認識,堅定信心。今年水毀民房恢復重建工作面廣量大、任務重、困難多,各級黨委、政府和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克服困難,積極、主動加以引導和幫助,把其作為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安居工程辦好、辦實,以優異成績向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獻禮。
(二)加強領導,強化責任。倒房重建工作是當前的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必須全力推進,抓好落實。要采取市級領導聯系到縣、縣級領導聯系到鄉(鎮)、村,機關干部聯系到戶的辦法,做到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要建立領導工作責任制,縣(市、區)黨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圍繞既定目標,分解細化,逐項抓好落實。要實行倒房重建領導干部包村責任制,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清楚,工作到位,尤其是對重災村(屯),都要落實一名以上的縣四家班子成員帶工作組進村,幫助、指導恢復重建工作。設立領導工作責任區、干部聯系戶,責任區、聯系戶實行掛牌公布。
(三)落實優惠政策,減輕群眾負擔。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要制定出臺災民倒房恢復重建的專項扶持優惠政策,減免耕地占用稅、土地劃撥費、土地管理費、宅基地使用費、農業重點開發建設資金、建筑企業的建安營業稅、建筑管理費、基礎設施配套費、工商稅、村鎮規劃選址意見書工本費、村鎮工程建設許可證工本費、土地使用證費、育林基金、木材砍伐審批手續費等有關稅費,涉及到的收費項目,各級各有關部門能減則減,能免則免,盡量做到少收費、零收費,切實減輕災民負擔。
(四)加強協調溝通,整合工作力量。市、縣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形成完成恢復重建任務的最大合力。城建部門要做好規劃和設計;交通部門要積極主動修復鄉村道路,確保恢復重建交通暢通;供電部門要及時恢復供電;財政、民政等部門要加大力度向自治區爭取重建補助資金;金融部門要及時發放貸款,支持災區恢復重建工作;扶貧部門要積極爭取扶貧項目資金;林業部門要做好木材砍伐指標的安排和沼汽池建設的指導工作;衛生部門要做好改廁的指導工作;物價部門要加強對建材市場物價的監管。
(五)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是恢復重建工作中堅力量。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廣大共產黨員要在恢復重建工作中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共產黨員要站在恢復重建工作的第一線,在恢復重建工作中體現先進性,為穩定災區人民的情緒,樹立戰勝災害、重建家園的信心作出應有的貢獻。
(六)強化監督管理。災后恢復重建過程中,各縣(市、區)要重點抓好資金、質量和工作進度三個環節的監督管理。對救災款和救災捐贈款物的使用,要專款專用,嚴格把關,做到及時、準確、透明、足額、專用、實效,堅決杜絕擠占、截留、挪用以及優親厚友等現象。要切實抓好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監控,堅決杜絕“豆腐渣”、“半拉子”工程,確保實事實辦,好事辦好。財政、審計、監察等有關部門和村組理財小組對建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督,并及時張榜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七)加強督促檢查。市政府將組織督查組對各縣(市、區)的恢復重建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工作被動的,要給予黃牌警告、通報批評。從8月15日起,各縣(市、區)每15天要將重建進度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抄報市民政局。為推進重建進度,市人民政府將適時召開有關倒房恢復重建的工作會議。11月底前不完成重建任務的縣(市、區),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要向市委、市政府書面說明原因;農場和礦區困難家庭倒房恢復重建任務不完成的,華僑投資區和合山礦務局主要領導要向市委、市政府書面說明原因。
- 上一篇:政府近期重要工作督查方案
- 下一篇:學校生活飲用水安全衛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