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行政許可法方案

時間:2022-11-05 08:48:00

導語:實施行政許可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行政許可法方案

為保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以下簡稱行政許可法)的貫徹實施,根據中央、省、市關于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的有關通知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關于行政許可法的學習和培訓

(一)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縣級各部門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帶頭學習行政許可法,通過學習會、專題講座、報告會等形式組織本單位的學習。

(二)**年3月舉辦縣四套班子以及全縣副局級以上領導干部參加的行政許可法專題講座。由縣委宣傳部、縣法制辦組織實施。

(三)組織全縣政府機關公務員參加省人事廳和法制辦組織的行政許可法“全員培訓”活動,主要以電視教育形式進行。由縣人事局、法制辦共同組織。

(四)分系統組織從事行政許可清理和實施行政許可的工作人員業務培訓。由各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五)組織部分從事行政許可清理和實施行政許可的工作人員參加上級機關組織的行政許可法業務培訓。由縣法制辦組織落實。

二、關于行政許可法的宣傳

(一)全縣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會議后,通過主要新聞媒體對行政許可法的重要意義、立法宗旨、主要內容以及貫徹實施準備工作進行多種方式的宣傳報道。由縣法制辦商縣委宣傳部部署。

(二)**年6月中下旬,組織開展行政許可法宣傳周活動。由縣法制辦、司法局負責。

(三)**年7月1日行政許可法正式施行前,縣政府主要領導發表電視講話。

(四)將行政許可法納入四五普法計劃的內容。具體工作由縣司法局負責。

三、關于行政許可(行政審批)項目的清理

(一)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縣級各部門要對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對本單位、本部門現有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清理,逐項提出處理意見。

(二)凡屬自行設定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項目應當予以取消;個別需要保留的,應當建議立法機關制定地方性法規或省政府制定規章設定。

(三)凡涉及上級設定機關設定的行政許可項目,要做好上下級銜接工作,根據設定機關的清理結果,相應作出取消和調整。

(四)取消和保留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項目,應編制目錄(包括項目名稱和實施機關),由縣政府予以公布。這項工作在**年5月底前完成。

四、關于行政許可規定的清理

根據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國發〔2003〕23號文件的規定,各鎮鄉(街道)、各部門要對有關行政許可條件、程序、期限以及授權、委托等有關規定進行清理。

(一)各部門要在清理行政許可項目的基礎上,對現行涉及行政許可規定的政策文件進行全面清理。

(二)凡各單位、各部門擅自設定行政許可事項、或者自行增加許可條件、增設許可環節的,都要予以廢止。

(三)各級黨委和部門有關文件設定行政許可的,由縣政府法制辦商有關部門取得一致意見后,報請黨委和部門處理。

(四)其他行政機關制定的與行政許可法不一致的有關行政許可的規定,自**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執行。

(五)對清理后依法予以保留的行政許可項目的條件、程序和期限等,待行政許可規定和實施機關清理后,按法定程序在媒體上分期公布。

五、關于行政許可實施機構的清理

行政許可實施機構的清理工作由縣政府負責,具體工作由縣編委辦會同法制辦、審改辦落實。

(一)凡以行政機關內設機構名義實施行政許可的,應當改為以該行政機關名義實施;需要多個內設機構辦理的,應當確定一個機構統一受理申請,統一送達行政許可決定。

(二)法律、法規以外的其他規范性文件授權的組織實施行政許可的,應當糾正。

(三)沒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依據,行政機關自行委托實施行政許可的,該行政機關應當收回行政許可實施權,或者提請立法機關修改或制定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委托其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

(四)因機構改革和部門職能調整行政許可實施機關發生變化的,按照新的職責分工,由履行該職責的部門實施行政許可。

清理后符合法定要求的行政許可實施機關(機構)名單由縣政府法制辦復核后,報縣政府公布。

(五)清理公布的行政許可實施機關(機構)涉及“三定”方案調整、經費預算和撥付調整的,由縣編委辦、財政局負責辦理。

六、關于行政許可收費依據的清理

(一)除法律、行政法規有明確規定外,實施行政許可以及對行政許可事項進行監督檢查一律不得收費,有關收費依據應當予以廢止。收費依據清理由縣財政局、物價局負責,縣法制辦協助。

(二)行政機關提供行政許可申請書格式文本,不得收費。

(三)有關部門要求行政許可實施機關在實施行政許可時代為收取其他費用的做法,也應當予以糾正。

以上工作應當在**年5月20日前完成。經清理后保留的行政許可收費項目、依據、標準,應當向社會公布。公布前應當按規定向縣政府或上級政府備案。

七、關于配套制度建設

(一)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要建立統一受理行政許可申請、統一送達行政許可決定的制度。

(二)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要建立健全受理、審查、聽取行政許可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意見、聽證、招標、拍賣、考試、檢驗檢疫檢測、登記等實施行政許可的具體工作程序和有關制度。

(三)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要建立被許可人的監督檢查制度。

(四)有關行政機關要建立實施行政許可的責任追究制度。

(五)積極探索建立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制度和行政許可的統一辦理、聯合辦理、集中辦理制度。

以上制度的前四項要在**年6月底前制定并予以公布。

八、關于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

(一)**年第二季度,按照國務院和省、市政府的工作安排組織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專項檢查,重點是審批項目調整的后續工作落實情況。具體工作由縣審改辦負責。

(二)**年5月,組織開展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重點是行政許可項目、規定、實施機關、收費依據的清理情況以及實施行政許可的職責履行、監督檢查等情況。具體工作由縣法制辦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三)縣政府按照行政許可法以及《浙江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的規定,建立健全行政層級監督機制,完善行政許可監督制度和措施,加強對本縣實施行政許可的監督檢查。

(四)行政許可實施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被許可人從事行政許可事項活動的監督檢查制度,制訂和落實有關監督制約措施,建立和完善責任制。有關制約措施和辦法于**年6月底前報縣法制辦備案。

(五)監察部門要通過行政監察等法定程序,加強對實施行政許可行為的行政監察;縣法制辦負責對全縣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準備工作的日常督促指導;各部門負責對本系統貫徹實施準備工作的監督檢查。

九、關于有關會議和文件

(一)**年2月底前,由縣政府下發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的有關文件。

(二)**年3月初,縣政府召開全縣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會議,與會人員為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縣級部門主要負責人、分管法制工作負責人和法制工作機構負責人。

(三)行政許可法實施前夕,以縣政府名義召開座談會,邀請縣人大常委會、政協的領導同志和縣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

十、關于實施行政許可的保障

(一)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地、本部門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的第一責任人。為加強對貫徹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地、各部門都要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或者工作小組,負責做好本地、本部門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

(二)各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部門要切實組織好行政許可法的貫徹實施工作,加強法制機構建設,抽調得力人員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把素質高、業務精、作風正的人員安排到實施行政許可的工作崗位上。

(三)縣政府和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把實施行政許可所需經費納入本行政機關的預算。財政部門要給予經費保障,防止將行政機關的預算經費與實施行政許可收費掛鉤。要堅決糾正通過實施行政許可收費用于解決辦公經費、人員福利等問題。

(四)縣編制管理部門要根據行政許可項目、規定、實施主體的清理結果,對涉及的機構職能和編制問題提出處理意見,按照有關程序報批。

(五)縣法制辦要切實承擔起縣政府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領導小組的具體工作,全面了解各部門、各單位貫徹實施情況,對有關重要情況和問題要及時報告縣政府,并提出處理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