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建設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19 02:56:00

導語:信用建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用建設工作方案

為認真組織實施《**省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和使用管理辦法》(省政府第188號令,以下簡稱《辦法》),依法整體推進“信用**”建設,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特制定20**年“信用**”建設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1.加強政府信用建設。全面加強政府行政效能建設,嚴格依法行政,著力提升政府自身信用。通過政府帶動和推動,規范社會信用行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

2.大力推進企業征信工作。以實施《辦法》為契機,加快推進聯合征信體系和部門同業征信體系建設,積極開展面向行業協會、信用中介機構的企業信用信息收集工作,完善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努力建立信息暢通、標準統一、覆蓋全省的企業征信體系。積極推動我省企業融入“信用長三角”區域的信用體系,促進東向發展戰略的實施。年內要建立聯合征信與同業征信的工作協調機制,實現12萬戶企業信用信息入庫。同時,積極培育企業信用產品需求,加大信用產品的開發應用,促進全省信用建設。

3.努力推動個人征信建設。今年起,要啟動個人征信的政策研究和立法調研,確定符合省情的個人征信體系建設模式和制度框架,推動個人征信制度的立法工作。逐步在區域中心城市建立個人信用數據庫,在完善信息溝通渠道、利用現有信用數據的基礎上,建設全省個人信用數據庫,逐步開通個人信用信息查詢系統,實現個人信用信息的社會化服務。

4.在完善信用建設試點市工作的基礎上,全面推動全省17個市信用建設工作。

二、建設重點

1.努力打造信用政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行政效能建設,進一步減少審批事項,不斷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努力增強政府公信力。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機制,逐步提升政府決策信用水平。繼續推行政務公開,加強對公務員的誠信教育和監督管理。(責任單位:省政府法制辦,省政府辦公廳,省監察廳,省政務中心)

2.繼續加強信用法制建設。認真組織實施《辦法》,抓緊制定相關配套文件,積極做好宣傳和培訓工作。開展個人征信管理辦法及省內征信行業、征信產品行業管理辦法的立法調研。(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法制辦,省經濟信息中心,省聯合征信中心)

3.進一步加快部門同業征信體系建設。加快省直有關部門系統內信息化建設,完善信用信息的收集、提交制度,重點充實部門同業征信數據,擴大同業征信數據庫規模。同時,建立密切協作、專業分工的征信工作機制,切實加強同業征信與聯合征信體系的對接,形成全省統一的企業征信體系。(責任單位:省工商局、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省質監局等)

4.大力加強聯合征信體系建設。一要依法開展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工作,推動企業信用信息征集制度化。二要拓展企業信用信息征集范圍和渠道。積極向行業協會、信用中介機構征集信用信息,拓寬信用數據來源,豐富數據內容,提高數據質量。三要推動聯合征信網絡平臺建設。抓緊開發政府部門之間網絡信息提交系統,建立完善數據流轉、交換、查核、查詢和輔助功能五個基本系統組成的數據交換中間平臺,實現全省企業信用數據在線實時交換、流轉、共享和查核。四要完善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盡快完善信用信息入庫處理、存儲系統和“信用**”網站,提高查詢系統運行質量。五要做好征信服務工作。積極開展企業信用信息采集工作。按照《辦法》規定,逐步強化聯合征信體系的行政管理和社會服務功能。(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信息中心,省聯合征信中心)

5.積極推動個人聯合征信制度建設的前期工作。開展個人聯合征信建設模式的理論研究和政策調研,設計提出符合省情和發展階段的個人聯合征信建設模式和制度框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信息中心,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省聯合征信中心)

6.啟動個人信用建設。以信用消費、信用重點人群、個體工商戶、大學生助學貸款為突破口,重點在銀行系統建立個人消費信貸征信體系,在工商系統建立個體工商戶信用信息數據庫,在教育系統建立大學生助學貸款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引導行業主管部門分別建立律師、會計師、評估師、監理師、證券高級監管、項目經理、保險人、新聞記者、導游等中介和特種行業從業人員的信用檔案記錄。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推進各行業、個人信用信息的聯合征集,建設全省個人信用信息數據庫和個人信用評價體系。(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省工商局,省教育廳等)

7.積極推動征信體系融入“信用長三角”。加強信用體系政策研究和信用信息標準化建設,重點搞好與滬蘇浙長三角信用體系的溝通與銜接,為我省征信體系融入“信用長三角”創造有利條件。(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信息中心,省聯合征信中心)

8.努力開展信用擔保體系建設,促進中小企業融資。進一步推進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市縣,與開行等開發性金融機構合作,擴大中小企業貸款試點。積極研究發展中小企業的信用增級模式,鼓勵金融機構進行金融產品創新,開展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轉貸款、擔保貸款、信用合作貸款等業務。(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有關金融機構)

9.積極扶持和培育信用中介機構。加強政府引導,扶持各類信用協會、專業信用服務機構發展,面向國內外,引進一批執業資質高、獨立公正、市場化運作的信用服務機構。鼓勵征信機構加強同信用中介機構的合作,逐步開發有需求、有意義的信用產品,推動信用中介機構開展企業和個人的信用調查、認證、評估、咨詢、企業資產調查等信用服務,推動信用產品在全省經濟中的應用,加快發展信用經濟。(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信息中心,省聯合征信中心)

10.努力開展信用信息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研究制定全省企業及個人基本信用信息征集標準、商業信用信息使用和標準,依法制定和我省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規范。(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信息中心,省聯合征信中心)

三、主要措施

1.強化“信用**”建設工作的組織和協調。推動各部門積極開展征信工作。適時召開全省信用建設工作會議,總結和研究部署信用建設工作。(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

2.加強“信用**”及征信體系建設的效能考核。制定有關標準和辦法,對各地、各有關部門的同業征信、聯合征信體系建設進行考核,推動信用建設不斷發展。(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政府辦公廳)

3.積極推動“信用**”重點項目建設。政府引導資金重點支持省聯合征信示范工程國債項目,加快實施全省100戶企業的信用內控制度示范工程,支持信用中介機構、信用協會及信用擔保機構建設,進一步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信用體系建設。(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

4.著力培育失信懲戒、守信受益的市場機制。積極發揮同業征信、聯合征信企業信用信息交換平臺的基礎性作用,推動銀行、稅務、工商、質監等部門制定和完善本系統信用等級的評價辦法,根據企業信用等級予以授信。對守信企業在信貸、納稅、工商年檢、信用擔保等方面,開辟服務“綠色通道”。對失信行為進行公示,加大行政、法律等懲戒力度。依法加強信用管理和監督,形成統一、開放、有序的市場信用體系。(責任單位: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省工商局,省地稅局,省國稅局,省質監局)

5.進一步加強“信用**”建設的宣傳和培訓。結合信用法制宣傳,采取開辟宣傳專欄、制作公益廣告、拍攝宣傳專題片等形式,積極開展豐富多樣的信用文化活動,引導社會輿論,倡導信用需求,著力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進一步加強信用法制、信用知識和信用信息規范培訓,提高公民的信用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