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調查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20 08:28:00
導語:問題調查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廣大民營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承受空前的巨大壓力。據有關部門統計,截至*年10月底,我縣納入統計口徑內的942家企業中有15家陸續停產,另有44家企業產值同比下降幅度達30%以上,企業開始陸續裁員,裁員人數已達2800多人。為此,縣工商聯深入到部分民營企業調查摸底,進行了多次專題研究。現把調查情況和有關建議匯報如下。
一、我縣民營企業概況及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縣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對縣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在活躍市場、增加稅收、促進就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止*年10月底,我縣民營企業戶數17502戶,注冊資本330.7億元,從業人數15.35萬人。*年全縣私營企業納稅額為29.65億元,占全縣稅收總數的56%。但我縣民營企業大多規模較小,科技創新能力較弱,綜合抗風險能力較差。目前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生產成本居高不下,企業利潤空間日趨變窄。從去年以來,我縣民營企業由于受到國際原輔材料市場價格波動、匯率、利率的變化以及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生產經營遇到了較大困難,如上半年鋼材由原來的3000—4000元/噸上漲到6000—7000元/噸,其他各種有色金屬的價格也大幅度上升。能源價格的上升又導致用電成本的不斷提高,如*特種電磁線廠,電費漲價0.025元/度,導致企業增加支出45萬元。*陽剛電子有限公司上半年原材料成本上升了60%,人工成本上升了29.5%,電費、運費成本上升了30%。原輔材料成本的上升,大大減少了企業的利潤空間。更使這些企業始料不及的是,為應對原輔材料價格的急速上漲,許多企業做了一些儲備,而近期價格卻驟降。由于先期儲備成本較高,使這些企業蒙受損失,如*特種電磁線廠庫存原材料降價虧損達1800多萬元,真可謂雪上加霜。
2、產品銷售受阻,產能過剩、產值下降。*年上半年因受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和出口退稅率下調等因素影響,部分出口企業銷售受阻。例如*洪寶不銹鋼制品廠去年以來,不得不停止出口業務,全部轉為內銷生產,失去了海外市場。金融危機爆發后,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外銷疲軟、市場內需又不足,企業生存形勢顯得更為嚴峻。不少企業下半年的產值與上半年相比,均有較大程度下降,尤其自10月份以來,產量產值急劇下降。*特種電磁線廠,月產量從9月份的700噸降到了11月份的400噸,月經濟指標只完成了57%。*嘉仕久企業發展有限公司預計下半年產值減少8000萬元,比上半年下降53%左右。*冶金材料廠前三季度月產值4000萬元,11月下降至1600萬元,下降幅度達60%,預計12月份僅為1000萬元。
3、企業用工成本提高,富余人員去留難決。年初,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使許多民營企業的用工成本提高,對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經營帶來較大影響。一是隨著職工工資的提高,用人單位為職工繳納養老等社會保險金或綜合保險金標準也不斷提高。例如現在為職工繳納的小城鎮保險金由2007年的每人每月369元增加到*年的433元,增幅達17.3%。*嘉仕久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僅此一項預計全年增加成本50多萬元。二是目前受金融危機影響造成許多企業開工不足,面對多余員工的處置,是企業目前最為棘手的問題。據企業反映,現有的員工經過企業多年的培養,已是一支技術熟練且較為穩定的隊伍,如果大量裁員,員工勢必軍心渙散而另謀出路,一旦形勢好轉時想重新招回恐非易事。再說大量裁員勢必會增加社會就業矛盾,增加社會不穩定因素,這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所以從企業本身來說,不想裁員而希望采用輪流待崗的辦法共渡難關。但是按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因企業生產工作任務不足原因導致職工待崗休息的,企業須向員工發放不低于*市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工資399元/月;如一個月內有一天工作,就必須發放最低工資標準960元/月,期間勞動者社會保險,企業也須按時繳納。按此規定,如長期足額支付所有待崗人員的有關工資和各種費用,在目前企業效益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企業又感到難以承受。如裕安印刷廠原來每天用工在200人左右,現在最多只能用工140人,其余60多名工人如何安排,企業左右為難,成為目前一大難題。三是企業與員工對勞動合同法有關條款的理解差異極大,企業管理難度增大。如部分員工認為有了勞動合同法的保護,企業不敢隨意辭退自己,勞動積極性、工作態度和工作質量下降,甚至想方設法造成加班以獲得雙倍工資。部分企業反映,有時因生產訂單飽滿或季節性等因素,需要工人加班加點,以前采用調休的辦法來解決,現在工人則要求雙休日支付雙倍工資,否則就引起勞資矛盾,職工就要舉報,遭致勞動監察部門查處,經營者感到壓力很大。而員工違規或不辭而別,則企業對此無任何制約措施而無可奈何。
4、短期內企業融資問題仍難解決。自2007年以來,由于國家采取緊縮性貨幣政策,使我縣民營企業貸款規模不斷壓縮,融資渠道變窄,銀行貸款較為困難,導致企業的資金周轉和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影響。貸款要求也更加嚴格。對民營企業的貸款只同意企業用土地(要有綠證)、廠房等固定資產作抵押,不愿意把機器設備作為抵押物,而且抵押扣率較低,部分企業感到資金壓力較大。貸款抵押、擔保條件太嚴,貸款成本太高,手續太煩已構成企業貸款的三大障礙。近期雖然央行下調了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但目前在金融危機壓力下,銀行為了降低風險,對中小企業貸款更加謹慎。
5、政府服務水平欠高,相關政策不完善。一是管理執法部門對企業的檢查過多,文明執法水平有待提高。現在企業對稅務、工商的文明執法滿意度較高,但對部分管理執法部門意見頗多。主要為上門檢查部門多、次數多。例如某企業反映,*年至8月10日止,已先后接待了有關部門上門檢查達36批次。有關部門文明執法水平也有待提高。有的企業反映,有些部門上門檢查,臉難看,事難辦,對一些執法過程中有爭議的內容,企業要求執法人員提供有關執法依據或有關規定時,遭粗暴拒絕。二是企業對“工業向園區集中”的政策總體來說是支持的。但一些企業因當地就業職工上下班交通、園區土地價格等問題向園區集中確有一定原因導致搬遷困難,而原有的廠區因受*規劃及用地規模的限制導致不能就地擴建廠房,影響了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部分企業流露出待崇啟大橋建成后將向低成本區的江蘇啟東等地搬遷發展的意向。三是縣內實體型企業不能享受有關財政優惠政策的規定反響頗多。他們認為實體型落地企業為解決縣內就業問題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與不解決當地就業問題的注冊企業相比不能享受相同的政策待遇表示有意見。有的流露出將到有優惠政策的其他地區注冊公司,將企業利潤合法轉移,從而堤內損失堤外補。四是政策普惠程度不高。一些企業反映,近期出臺的支持企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主要受惠對象是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而我縣的廣大中小企業大都以勞動密集型和傳統產業為主,鼓勵政策缺乏普惠性。
二、對策建議
1、主動應對,加大政策宣傳和落實力度。一是建立健全溝通機制,建議政府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一些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聽取他們的情況、問題和建議,共謀克服困難、保持發展的良策。二是大力發揮島內主要新聞媒體宣傳政策、解讀政策的功能,解疑釋惑,把政策送到企業,努力使行業、企業、有關部門“家喻戶曉”,讓大家充分了解政策的精髓和實質,把政策效應再放大。三是切實把政策落到實處。對近期中央和市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幫助企業發展的政策,要進行系統梳理,深入研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予以細化深化,盡快制訂出臺符合*實際的行之有效的實施細則。要建立有力的協調推進機制,確保每一項政策、每一個文件,都能不折不扣地得到落實。對尚不具備向園區集中、亟需擴大發展又符合產業導向的企業,政府在企業當地征地、擴建、技改等方面也要給予政策支持,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存在的有關瓶頸問題,支持企業再發展。
2、切實幫助企業緩解勞動成本壓力。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幫助企業和員工全面正確理解勞動合同法,避免勞資雙方對條款的片面理解引起不必要的勞動糾紛。當爭議或糾紛發生時,有關部門應輔以事先告知、核實,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場上,然后再行查處。政府應當成為勞資雙方利益的“調節器”,以構建和諧的勞資關系,實現雙贏。建議縣政府能根據行業特點,出臺符合行業生產規律的如不定時工時制、彈性用工制度等條款,對本島實體型企業制訂相應優惠政策,鼓勵已有的實體型企業多招收本地勞動力,對招收本地人員需繳納的小城鎮保險金(每人每月約433元)與招收外地民工繳納的綜合保險金(每人每月約220元)的差額由財政給予一定補助解決,切實幫助企業緩解勞動成本壓力。在應對當前金融危機的特殊時期,建議政府能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例如,面對當前企業開工不足而多余的員工,可通過企業工會和職代會,允許企業與員工協商,對員工工資實行按5天計算支付制度,日工資水平按照960元/22天計算,每天44元,以5天工資為最低計算單位,即員工基礎工資為220元,如企業開工不足,對暫時停業在家的員工,給與220元/月的最低生活保障工資,對超過3個月還未上崗的員工,企業暫停發放最低生活費,員工的社會保障費仍按照原來辦法解決,讓員工和企業共渡目前的“寒冬”,待形勢好轉時再行恢復。
3、拓寬融資渠道,切實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一是建議政府組織開展多種形式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融資合作,協調金融部門優化金融產品,增加放貸額度,簡化放貸程序,優化金融服務,全力支持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最大限度地滿足民營企業不同層次的融資需求。二是盡快建立和完善縣、鄉鎮兩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將其納入年度預算,并逐年擴大專項資金規模。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擔保、互助擔保、商業擔保在內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難的問題。三是創造條件,盡可能多建立小額貸款公司,直接滿足企業部分資金需求。
4、練好內功,乘勢而上,不斷拓展發展空間。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不僅需要政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更需要企業自身適應市場變化,主動調整結構,進一步細分和拓展市場,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為此,政府應積極引導企業利用市場環境趨緊的倒逼機制,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自主創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要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經營管理,實行穩健經營策略,控制好收款風險、存貸風險和匯兌損益風險。目前,特別要幫助企業正確分析形勢,看清“危”中之“機”,敏銳作出反應,捕捉困難中的機遇,緊緊抓住政策機遇,化機遇為優勢和勝勢。
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大家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就一定能戰勝困難,迎來陽光明媚的春天。
- 上一篇:當代哲學觀漫談
- 下一篇:農業園區現代化建設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