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村級財務管理方案

時間:2022-05-31 05:42:00

導語:農委會村級財務管理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委會村級財務管理方案

為推動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健康有序開展,加強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民主化建設,根據農業部《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管理辦法》等規定,特制定本暫行標準。

本市村集體經濟組織或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職能的村民委員會開展財務規范化管理適用本暫行標準。

一、嚴格執行財務會計制度

(一)嚴格執行《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按照《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進行會計核算。

(二)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規范的財務管理及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收支預決算制度、民主理財和財務公開制度、現金和銀行存款管理制度、債權債務管理制度、票據管理制度、財務開支審批制度、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會計人員管理制度等。

(三)加強集體資產管理。在集體資產臺賬制度的基礎上,嚴格執行資產清查制度,定期對各項資產、負債進行清查,年終進行全面清查。嚴格執行資產承包(租賃)管理、基建項目公開招投標等有關規定,有效保證資產運作的安全和高效,確保保值增值。

二、規范財務處理程序

建立健全規范的財務工作流程。財務事項發生時,經手人必須取得有效的原始憑證,注明用途并簽字(蓋章);經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審批同意并簽字(蓋章)和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審核通過并組長簽字(蓋章)后,由會計人員審核記賬;按程序進行財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三、健全民主管理監督機制

(一)切實履行民主決策程序。凡村集體經濟組織重大財務活動和財務事項,以及涉及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切身利益的問題,如集體土地征收征用、承包、租賃,集體企業改制,土地補償費使用,集體資產處置,以及年度收支預決算,必須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成員代表會議討論決定。

(二)實行收支預決算管理。按照量入而出、收支基本平衡原則,年初編制收支預算,經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成員代表會議通過后實施。嚴格按照預算執行,未列入預算的項目不得實施。年終編制決算,提交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成員代表會議審議,并接受上級農經部門審計。

(三)充分發揮民主理財小組作用。建立健全民主理財小組,制定民主理財辦法。民主理財小組成員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成員代表會議民主選舉產生,村干部及其直系親屬、財會人員不得兼任。民主理財小組享有對本集體財務活動民主監督權利,參與制訂本村財務計劃和各項財務管理制度,參與重大財務事項決策,有權檢查審核財務賬目,有權否決不合理開支。民主理財活動每月至少一次,并向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或成員代表會議報告民主理財情況。民主理財小組成員應當接受有關法律法規和會計業務知識等培訓。

(四)規范財務公開。財務公開全面且真實,凡重大財務事項以及群眾普遍關心的財務活動,要逐項逐筆公開。設置便于群眾觀看、設施牢固、規范統一的固定公開欄,探索創新有效公開載體。公開時間應當及時,涉及農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做到隨時公開。對公開中群眾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和解決,并將結果向群眾公布。

四、嚴格財務審計監督

村集體經濟組織主動接受上級業務部門對財務收支情況以及財政轉移支付資金、財政專項扶持資金、土地補償費使用和基建項目、對外投資等重大項目的審計監督。村干部任期屆滿和離任時,應主動申請和接受上級業務部門的審計監督。審計結果應及時公開。

五、加強財會人員培訓和管理

財會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實行農村會計電算化的地方,財會人員必須持會計電算化證。財會人員定期接受農村政策、法規、農經業務和財會知識等培訓。財會人員對村財務收支預決算進行實時監督,參與村經營管理,參與指導民主理財小組工作,參加民主理財小組活動。財會人員實行回避制度,村主要干部直系親屬不得擔任本村民委員會財會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