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康復達標縣實施方案

時間:2022-06-04 09:21:00

導語:社區康復達標縣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康復達標縣實施方案

為了進一步科學規范地推進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確保2015年全縣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實現,根據衛生部、民政部、中國殘聯《關于開展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培育活動的通知》和衛生部、民政部、財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國殘聯《關于印發中國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審評方案的通知》以及《*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批轉市衛生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公安局市殘聯關于*市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區)實施意見的通知》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殘疾人康復工作實際,特制定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以最大程度滿足廣大殘疾人的實際康復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社會化工作機制。通過開展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活動,不斷完善康復服務體系、不斷拓展康復服務范圍、不斷豐富康復服務內容、不斷提升康復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康復服務能力,全面推進我縣殘疾人康復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二、總體目標

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以《中國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審評方案》、《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工作標準》為標準,完善“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資源整合、整體推進”的殘疾人康復工作機制,進一步拓展服務項目,豐富服務內容,提高康復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擴大殘疾人受益面。到“十二五”中期,我縣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達標。

三、創建原則

(一)堅持“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為殘疾人社區康復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堅持“以人為本,常抓不懈,務求實效”的工作理念。從殘疾人基本康復需求出發,采取醫學、心理、社會和教育等方式,通過縣、鄉鎮和社區三級服務網絡,滿足殘疾人多樣化康復需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康復質量,使他們殘缺的功能得以恢復,潛力得到挖掘和發展,全面參與社會生活。

(三)堅持“鞏固提高、大膽創新、全面發展”的工作思路。鞏固已有的工作成果,總結經驗,大膽探索,積極創新,拓展服務領域,擴大服務內涵,全面推進社區康復服務工作。

(四)堅持“重點實施、分類指導、普及服務”的工作方法。以實施“三助工程”、“國家彩票公益金項目”、“民生工程”等重點康復項目為契機,對不同類別的殘疾人進行指導,開展普及服務,以滿足各類殘疾人的康復需求。

四、創建周期和實施步驟

(一)創建周期

社區康復達標縣創建工作從2008年1月開始到“十二五”中期結束。

(二)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

(1)建立創建社區康復達標縣組織工作體系。成立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工作領導小組和審評工作辦公室,分解確定有關單位的創建工作內容和職責,加強創建協調,確保創建活動科學有序,穩步健康地推進。

(2)制定創建方案。按照創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工作標準》和《中國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審評方案》,結合我縣殘疾人康復工作實際,制定創建工作方案,做到創建工作有目標、有內容、有方法、有步驟、有要求。

2、創建階段

組織召開全縣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現場會,部署我縣創建工作。根據《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工作標準》,健全規章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和要求。有計劃、有步驟的推進社區康復工作。

3、檢查驗收階段

(1)自評階段:每年按照《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工作標準》、《中國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評價指標體系(2005-2015年)》的工作要求,對轄區內的鄉鎮、社區進行一次自查評估。在自查評估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自評合格后,每年11月底前向市審評工作辦公室提交復評驗收申請和材料,精心準備迎接上級復評的檢查。

驗收申請材料應包括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工作領導小組關于檢查驗收的請示及對申請復評驗收的鄉鎮、社區檢查驗收評分表,申請復評驗收的鄉鎮、社區自查報告及自查評分表。

(2)復評階段:縣審評工作辦公室根據提交的驗收申請請示和材料,統籌安排,組織檢查驗收組進行實地檢查,并對自評結果進行復核。

(3)抽查認定階段:根據自評和復評結果,縣審評工作辦公室將創建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和評估。并將結果上報市審評工作辦公室,由市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審評工作技術指導組進行抽查認定。

五、主要任務

按照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范區工作標準和工作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將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納入縣、鄉鎮社會發展規劃、社區建設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政府年度工作計劃,列入政府及相關部門工作考核目標。要完善政策,保障殘疾人的基本醫療,扶助貧困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成立縣肢體殘疾、精神殘疾、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智力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和殘疾人輔助器具供應服務站。要按照轄區覆蓋人口每人每年不少0.3元安排社區康復工作經費。以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為單位,整合資源,普遍設置不少于30平米的社區康復室,并配備經濟實用、便于社區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復器材、普及讀物;采取專職兼職等形式,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聘用等方法,在社區居委會、村委會配備社區康復協調員1名,社區康復協調員配備率達到80%。

(二)將殘疾社區康復工作切實納入社區建設和基層衛生服務內容,推進殘疾人社區康復社會化進程。要充分發揮縣城現有醫療網點和農村鄉鎮衛生院“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康復”六位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功能,促進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以縣直醫療單位分支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為依托,設置康復室,康復室設置率達到80%,康復員培訓率達到95%;積極開展殘疾人篩查、診斷,掌握社區內殘疾人的康復需求,為社區內殘疾人建立康復需求和服務檔案,及時做好工作記錄,動態反映需求變化;依據篩查、診斷結果,對有康復治療和醫學功能訓練需求的殘疾人實施康復治療和訓練,做好康復知識普及和轉介服務工作,殘疾人及其親友對康復服務滿意率不低于85%。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創建任務。為確保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工作,成立以縣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縣衛生局、縣民政局、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縣教體局、縣殘聯等單位和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工作領導小組。創建領導小組負責創建工作重大事項的決策、部署和協調,定期聽取匯報,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創建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殘聯。具體負責制定工作計劃,掌握工作動態,總結典型經驗,組織開展創建活動,督促檢查落實進度,定期向創建領導小組匯報工作。各鄉鎮、社區作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區創建的責任主體,要承擔起各自的創建任務,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把達標區的創建工作納入本地區的總體發展規劃,結合本地區的工作實際制定工作計劃,開展創建工作,落實具體責任,并將創建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確保創建目標如期實現。

(二)加大配合力度,形成服務合力。社區康復服務是政府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辦的一件實事、好事,各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形成社區康復服務合力。衛生部門要做好各康復站(點)的設立和康復技術人員的選配工作,協助殘聯組織康復技術人員培訓,開展殘疾人康復需求篩查工作,檢查督促各醫療機構要為殘疾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服務,開展康復醫療和訓練指導。民政部門要有效利用社區資源為殘疾人康復訓練提供康復活動場地,為貧困殘疾康復對象提供政策支持;教育部門對納入九年義務教育的殘疾兒童,開展在??祻陀柧毣顒樱回斦块T要為社區康復創造條件,落實專項經費;殘聯要組織協調創建工作的實施,指導基層開展創建工作;宣傳、公安、勞動保障、計生、工會、婦聯、團委等部門要積極配合,主動協助殘聯開展工作。

(三)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創建氛圍。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的創建,要緊緊依靠各部門、各單位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英特網、板報等多種形式,拓寬宣傳渠道,建立宣傳網絡,宣傳創建活動的意義,傳播殘疾預防常識,普及康復和保健知識,提高全社會對殘疾人康復的認知度和知曉率,調動廣大殘疾人和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

(四)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創建水平。加大培訓力度,將創建殘疾人社區康復達標縣的目標要求和相關知識列入相關人員培訓的重要內容,提高他們的工作技能和專業化水平,使其成為創建工作的骨干力量。

(五)加大服務力度,拓寬服務形式。在廣泛開展“康復進社區,服務到家庭”活動的同時,要依托三級網絡,加大對殘疾人康復服務的力度。一是要依托康復技術指導中心、縣屬醫療機構,為殘疾人開展康復醫療、康復評估、訓練指導等服務;二是要依托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加強對衛生服務站技術指導,實行醫療優惠、開展康復咨詢服務;三是要依托社區康復站、社區衛生服務站,針對殘疾人的不同需求,為殘疾人提供一對一的服務指導功能訓練、送醫送藥、送康復知識、為殘疾人家庭租借康復輔助用具等多種形式的康復服務;四是要組織社區助殘志愿者,積極為殘疾人開展康復助殘服務。

(六)加大督導力度,確保創建質量。創建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分析創建形勢,掌握創建進展,查找薄弱環節,解決存在問題。縣審評工作辦公室要加強調研、檢查和督促,定期通報情況,交流創建工作經驗,全力推動全縣創建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