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四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時間:2022-06-09 08:33:00
導語:農村四教育活動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我縣決定從20*年*月*日到*月*日,利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在全縣農村開展黨建知識和黨在農村的新政策、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法制和科技知識“四教育”活動(簡稱“四教育”活動)。根據榆辦發*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充分認識新形勢下開展農村“四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黨的*大以來,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先后作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黨的先進性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發展現代農業等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開展農村“四教育”活動,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這些決策和部署的又一重大舉措,對于提高村干部素質,保證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全力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開展“四教育”活動,是落實中、省、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文件精神的迫切需要。中、省、市出臺的關于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制的有關文件,是今后加強基層黨的建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開展農村“四教育”活動,就是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果,搞好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經常性工作,確保“長期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各項任務和要求落到實處。
開展“四教育”活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當前農村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農業生產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和現代農業建設的新時期已經到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開展農村“四教育”活動,就是要引導和教育農村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進一步更新觀念、強化功能、改進方法、提高能力、更好地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
開展“四教育”活動,是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的迫切需要。近年來,我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榆林南部經濟強縣的關鍵時期。但是,我們仍有相當一部分農村基層干部在思想觀念、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開展這次“四教育”活動,是教育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素質的一次極好的機遇和新的實踐。各鄉鎮黨委、村黨支部要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充分認識“四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搞好教育活動的自覺性和緊迫感。
二、指導思想和目的要求
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黨的*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省委十屆七次、八次、九次全會,市第二次黨代會和縣第*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著力解決當前農村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廣大農村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應用科技知識的綜合素質,增強村級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為進一步做好新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思想和組織保證。
2、目的要求:一是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攬農村工作全局,積極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傳統村落向現代村鎮、傳統農民向現代農民“三個轉變”,理清發展思路,制定適合本村的發展規劃;二是宣傳落實黨在農村的新政策,增強村干部的政策觀念。堅決制止糾正違的農村政策的行為,切實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三是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培育文明遵紀風尚,高度關注弱勢群體生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四是加強和改進農村黨的建設,選齊配強村“兩委”班子,提高村干部和黨員的致富和帶動能力,強化村干部激勵保障措施,加強黨員干部隊伍的教育管理,發揮他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
三、教育對象和主要內容
這次教育活動的主要對象是:村“兩委會”、團支部、婦代會、治保、調解、民兵、計生、經濟合作等組織領導成員和農民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有條件的村要擴大到村民。
“四教育”活動的主要內容是:
1、學習內容:一是黨的基本知識和黨在農村的新政策、重點是黨的基礎知識和20*年至20*年中央四個1號文件精神。二是科學發展觀理論,重點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五個統籌”等理論知識。三是構建和諧社會理論,重點是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相關知識和總書記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四是法律和科技知識,重點是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制法規、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農村民主管理制度、農業科普和農業適應技術知識。
2、解決的主要問題:一是班子軟弱渙散,戰斗力不強;二是村干部觀念落后,創新和發展意識不強,帶動致富能力低下;三是工作作風飄浮、方法簡單、辦事不公、落實不力;四是經濟發展思路不清,規劃不科學,發展步子緩慢;五是村級各類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
四、實施步驟和任務要求
“四教育”活動分四個階段進行:
1、宣傳動員階段(10天時間,3月15日——3月24日)
主要任務:召開動員大會,培訓工作組和宣講輔導團成員;包村干部進村入戶,走訪摸底,掌握村上情況。
具體要求:
(1)認真做好準備工作。一是成立農村“四教育”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組織部,保證“四教育”活動順利進行;二是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簡報等媒體,對“四教育”活動進行宣傳,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對開展“四教育”活動的認識;三是準備學習資料。
(2)以會代訓,進行思想發動??h、鄉、村要認真組織,分級負責、層層召開動員大會,進行思想發動,并通過會議,以會代訓,培訓包村干部和教育活動骨干。按照分級培訓的要求,縣委對鄉鎮黨委負責人和縣級部門包村干部進行培訓,鄉鎮黨委負責對鄉鎮駐村指導員和村支部書記進行培訓,使他們進一步明確開展“四教育”活動目的、意義和要求,進而把認識統一到市、縣委的要求上來,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參加“四教育”活動。
(3)調查摸底,掌握村情。“四教育”活動開始后,每個鄉鎮黨委要保證每村有1-2名指導干部。包村干部要迅速進村調查摸底,進一步摸清村上的基本情況,掌握群眾的反映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等,為搞好教育活動打好基礎。
2、學習教育階段(22天時間,3月25日——4月15日)
主要任務:組織全體教育對象深入開展學習、討論活動,理清發展思路,明確今年村上要完成的工作任務。
具體要求:
(1)學習內容要有針對性。根據參學對象的思想、工作、文化水平等實際情況,確定所學內容,幫助指導學習,學習要有針對性。在學習過程中,以下列篇目做為重點,即:①《同志在中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④《賀國強同志在全國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工作視頻會議上的講話》;⑤中央和省市委有關農村黨風廉政建設的文件;⑥中、省、市有關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長效機制的文件;⑦《周一波同志在市第二次黨代會上的工作報告》;⑧《中共榆林市委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榆林的實施意見》;⑨《張雁冰同志在縣第*次黨代會上的工作報告》;⑩《*縣關于開展農村“四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及農村“四教育”活動知識問答等。與此同時,特別要加強對農業實用技術的培訓,對于文化程度較高的黨員干部還可選學《文選》部分文章或章節。
(2)學習方法要有實效性??h上組織宣講組,進村巡回宣講,鄉上也要成立宣講小組,要結合實際,不斷創新學習的方式方法,不斷增強學習的效果。要采取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讀原文與聽輔導、看錄像相結合;聽巡回宣講與專題輔導相結合等多種方法。在整個學習教育活動中,村黨支部要認真組織進行學習,每個村集中學習不得少于10次,每次學習時間不得少于2小時,教育對象參學率不得低于90%。
(3)座談討論。每個村要組織召開座談會,召集廣大黨員干部進行廣泛深入的大討論,縣、鄉督導組要至少1人參加討論,做好督促檢查指導工作。村上要通過座談討論,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明確下一步的工作任務,提出具體的落實措施,進一步搞好黨員承諾。
3、解難題辦實事階段(24天時間,4月16日——5月10日)
主要任務:健全“兩委”班子、落實啟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調整產業結構、培訓科技致富帶頭人、調解積累的矛盾糾紛、開展扶貧幫困、根據《關于進一步做好“三級聯創”資料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米組發(20*)11號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
度和檔案資料等。
具體要求:
(1)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村黨支部要采取召開座談會、發放征求意見表、設立意見箱、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農戶家中,廣泛聽取黨員、群眾對本村及本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村黨支部要對征求的意見和建議認真進行匯總、梳理,分門別類的進行整理。
(2)制定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對意見建議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村黨支部對整理出的問題逐項研究討論,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在進行研究討論時,鄉鎮黨委要派人參加,并做好指導工作。
(3)多方協作共解難題。各涉農部門單位及駐村指導干部和教育對象要切實負起責任,把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做為立身之本,處事之基,進一步落實黨員承諾制,辦理事項向群眾公開承諾,抓好任務的落實,不斷將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在解決難題時,要重點在以下九個方面力求突破:一是不斷健全村級組織,切實解決農村基層組織中存在的“軟、癱、散”問題,選準配強致富帶頭人,選強配齊村級各類組織。二是幫助完成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任務,完善配套設施。三是加強農田水利、人畜飲水、路、電、信、視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條件。四是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業主導產業,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幫助農村建立各類合作的服務組織,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五是培訓農業科技人才,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六是處理各類信訪案件,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維護農村穩定。七是開展各種形式的扶貧幫困活動,解決群眾看病難、上學難等熱點問題。八是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推動農村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九是積極開展“一區三戶”、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建綜合示范村創建等主題活動,全面落實黨員承諾制,實行“1+1”結對培養活動,加大在非黨村組干部、致富能手和外出青年中發展黨員工作的力度,切實加強村級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
4、總結驗收階段(10天時間,5月11日——5月20日)
主要任務:對“四教育”工作進行驗收、總結,提出鞏固教育成員的具體意見。
總體驗收標準:完成了“四教育”活動規定動作,效果明顯;黨在農村的一些新政策得到落實;領導班子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凝聚力、戰斗力增強;黨員“一區三戶”、設崗定責、黨員承諾制得到落實;辦實事階段給群眾承諾的事項得到兌現,群眾比較滿意;教育對象的民主法制意識明顯增強,政策水平明顯提高,作風明顯改進;建立健全了必要的規章制度,各項工作有新起色。
總結驗收的基本要求:嚴格堅持標準,不得降格以求,要把解難題、辦實事作為重點,進行逐村驗收。驗收時要充分聽取群眾的意見,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最高標準。驗收不合格的要進行補課。
五、組織領導
1、落實工作責任。抓好“四教育”活動,是深化“三級聯創”活動,鞏固發展先進性教育成果,不斷提升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內容。要堅持鄉鎮黨委書記是直接責任人,包村部門是相關責任人,村黨支部書記是具體責任人的領導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各鄉鎮黨委要拿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切實做好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鄉鎮職能,承上啟下,協調各方。組織、宣傳、紀檢及各涉農部門,要積極配合,支持農村“四教育”活動,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努力形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合諧新村的強大合力。
2、建立領導干部聯系點制度。縣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包鄉聯村,定期到聯系點進行檢查指導。鄉鎮領導干部要包片駐村,每人選擇2-3個村作為教育活動聯系點,經常到崗,具體指導,幫助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要將聯系點建成示范點,帶動面上工作的有效開展。
3、強化督促檢查??h委將組建7個督導組,不定期深入村里,采取明查暗訪、隨機抽樣等形式,對教育活動進行檢查指導。鄉鎮黨委也要成立督導組,加強檢查督促??h、鄉督導組要認真負責,對措施不得力,工作一般化的,要責令其糾正;對目標沒有達到,任務未完成的要嚴肅批評,重新補課;對帶有傾向性的問題,要及時向縣“四教育”活動辦公室匯報,提出加強和改進的意見和建議。要把督促檢查和具體指導結合起來,能夠及時發現典型,推出典型,宣傳典型。
4、夯實萬名干部下鄉包村責任??h、鄉兩級包村干部要按照有關要求,在完成好所包村工作任務的同時,按照“四教育”活動的總體安排部署,深入所包扶村幫助完成好“四教育”工作的各項任務,要給農民講形勢、講政策、講技術,幫助村“兩委”班子,增強發展信心,理清發展思路,推動工作上臺階。
5、加強輿論宣傳。要充分運用縣有線電視、廣播、報刊、標語、宣傳欄、簡報等各種媒介,廣泛宣傳“四教育”活動的目的、意義、指導思想、基本要求和政策原則,宣傳教育活動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宣傳先進村干部和模范黨員的先進事跡,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推動“四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
各鄉鎮黨委要根據縣上的《實施方案》,制定本鄉鎮的具體工作方案,并及時報縣委“四教育”活動辦公室。同時,要定期向縣委“四教育”活動辦公室報告教育活動進展情況,提出意見建議。在“四教育”活動結束后,要向縣委“四教育”活動辦公室寫出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