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國慶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百日會戰方案

時間:2022-10-19 02:11:00

導語:市國慶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百日會戰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國慶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百日會戰方案

為營造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根據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從8月1日至11月10日,利用100天時間,在全市范圍內集中開展迎國慶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百日會戰”行動。為認真組織和開展好這次行動,真正把加強安全生產各項措施落到實處,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安全生產法》和《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為依據,以安全生產“三項行動”、“三項建設”和“攻堅年”為重點,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增強大局意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強化監管,加強防范,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營造建國60周年和諧的安全生產氛圍。

二、工作目標

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杜絕特別重大事故,遏制較大事故,減少一般事故,力爭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確保國慶期間不發生有較大影響的安全生產事故,圓滿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安全生產控制目標。

三、排查整治內容

(一)生產經營單位自查內容

全面排查治理工藝系統、基礎設施、作業環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隱患;安全生產制度建設、責任落實、現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具體包括:

1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規程標準的貫徹執行情況;

2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及落實情況;

3企業安全生產重要設施、裝備和關鍵設備、裝置的完好狀況及日常管理維護、保養情況,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情況;

4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和危險物品的存儲容器、運輸工具的完好狀況及檢測檢驗情況;

5對存在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以及重點環節、部位重大危險源普查建檔(事故隱患類別、事故隱患等級、影響范圍、影響程度、整改措施、整改時限);整改目標、風險辨識、監控預警制度的建設及措施落實情況;

6安全基礎工作及教育培訓情況,特別是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生產一線職工(包括農民工)的教育培訓情況,以及勞動組織、用工及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等情況;

7應急預案制定、演練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配備及維護情況;

8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的安全“三同時”(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和使用)執行情況;

9對企業周邊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危險點排查、防范和治理情況等。

(二)重點排查整治的內容

1煤礦方面。正常生產的礦井要以瓦斯治理、水害防治和機電設備管理為重點,開展全方位隱患排查:一是排查“一通三防”工作技術管理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礦井通風系統、通風設施是否完善;安全監測監控系統是否運行正常。二是采空區、相鄰礦井及老空(窯)水防治措施是否落實到位;雨季“三防”工作是否安排部署,應急救援預案是否完善。三是設備、設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國家明令淘汰的設備及材料;各種保護裝置、監控設施使用維護是否到位,軌道是否完好;是否按規定管理使用、存儲火工品。正在實施整合重組的礦井要把停產整頓工作落到實處,嚴禁非法違法生產。

2金屬和非金屬礦山方面。露天開采礦山是否按開采方案自上而下實行臺階式或分層開采,排土場截洪、防洪及防止泥石流措施是否落實。地下開采礦山安全出口是否規范完善;機械通風系統及其風質、風量、風速是否滿足安全生產需要;采礦作業掘進、運輸、提升、防排水、頂板管理、地壓監控、供電等環節的安全狀況;采空區治理及防范水害情況。

尾礦庫是否按照設計生產運行;壩體坡比、排洪(水)設施、最小干灘長度等是否滿足設計與防洪要求;防洪渡汛主要措施及物資器材準備情況;關閉尾礦庫的閉庫治理情況;危庫、險庫、“頭頂庫”的隱患治理進度。加快尾礦庫存在隱患的整改進度和辦證工作,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二批實施關閉設有尾礦庫企業及尾礦庫工作方案的通知》的工作目標,9月30日前完成關閉工作情況;10月1日后,凡未取得尾礦庫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尾礦庫企業,按照《*市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關閉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報市政府批準實施關閉。

冶金有色企業預防熔融金屬發生噴濺、爆炸措施;防范煤氣中毒措施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和改進情況。

3危險化學品方面。加大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存儲、使用、運輸等各環節的監管,從安全設施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查找火災、爆炸、中毒、泄露等事故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排查危險化學品存儲設備設施的安全防護距離、消防設施、應急器材是否符合要求;防超壓、防雷電、防曬、防爆、防腐、防滲漏等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是否落實。排查是否存在未經安全許可,超范圍進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活動的行為;排查各類充裝崗位資質、防超裝措施、充裝設備管道靜電接地、裝卸軟管及儀表和安全附件是否齊全有效,有毒有害充裝站是否配備有毒介質洗消裝置、配備和使用防毒面具、防化服;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依法履行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的情況及試生產是否嚴格執行試生產程序情況。堅決打擊和取締非法生產、銷售、運輸危險化學品的行為。

4煙花爆竹及民爆物品方面。嚴格按照《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要求,建立煙花爆竹產品及藥料流向登記制度和氯酸鉀購買、使用登記制度并認真執行;認真做好煙花爆竹生產、購進、運輸、儲存、銷售等環節的安全管理,嚴查經營企業超量儲存、違規購銷私炮和超許可范圍經營的行為,嚴格落實在高溫、高濕及雷雨天氣的停產制度;排查生產企業工藝布局、內外部安全距離、工房建筑結構、防護屏障和消防、防雷、防靜電設施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要求。民爆器材生產、流通企業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基本條件、基礎設施、技術裝備、作業環境以及規章制度、現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隱患,針對排查出的隱患、問題,跟蹤管理,掛牌整改;對爆破作業現場管理不嚴,亂存、亂放、私拿、私藏爆炸物品等問題進行重點整治。

5道路交通方面。以高速公路和農村道路為重點,針對超速、客車超員、貨車超載、農用車載人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開展道路交通秩序專項整治,嚴格運輸易燃、易爆、劇毒等危險物品車輛的監管,堅決打擊未經批準私自運輸行為。繼續實施以排查治理危險路段、橋梁、隧道為主要內容的“平安暢通工程”,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加大對全市46處“黑點”路段的整治,防止發生惡性交通事故。加強對鐵路平交道口的監管。

6消防安全方面。全面排查單位消防安全責任制、消防安全管理、建筑防火、電氣線路設備等方面存在的火災隱患,打擊假冒、偽劣消防產品。圍繞易引發群死群傷的人員密集場所、公共娛樂場所、違章建筑等開展排查治理,重點檢查人員密集場所設置位置是否符合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要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是否按要求設置并暢通,消防器材和設施是否到位并完好有效,消防安全措施是否落實,員工是否掌握“四懂四會”知識,建筑內裝修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弱勢群體居住場所各項消防安全措施是否落實等。

7建筑施工方面。以防范腳手架、建筑起重機械事故和規范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為重點,主要包括:腳手架工程搭設方案的編制、審批、交底、驗收及使用等情況;模板支撐系統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批、專家論證、交底、驗收等情況;建筑起重機械的備案登記、安裝、拆卸、檢測、驗收、使用、維修、保養等情況;安全帽、安全帶和安全網等安全防護用品的查驗、使用等情況。結合“三年大變樣”工程,開展以預防高處墜落、坍塌等多發性事故為重點的建筑施工專項整治活動,繼續加大對重點項目施工現場的監管,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施工現場,責令限時整改到位。檢查拆遷、拆違工作中安全措施是否落實到位。

8特種設備方面。以人員密集場所的電梯、重要旅游景點的大型游樂設施和客運索道的安全狀況為排點,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制度是否落實,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是否經過安全教育培訓,特種設備是否按規定進行檢驗、維護是否正常、是否正常運行、運行記錄是否真實等。

9教育系統。加強校園安全環境整治,繼續深入抓好校舍的安全普查、建檔工作,加快危陋房屋、臨時建筑的改造進度,確保校舍工程安全建設按時限完成整改任務;開展校園內及周邊安全大檢查、大整治活動,對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部位,認真進行檢查,及時清理整頓,最大限度地消除各類隱患;加強對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安全教育;防范食物中毒。

10電力系統。全面排查預防惡劣氣候等自然災害,保證迎峰度夏電力安全;電力建設施工防滑坡、防坍塌、防機械設備損壞,保證電力施工安全情況;電網主要輸變設施和發電廠主機設備、特種設備的安全情況等。

旅游、水利、農機、糧食、商務、文化、城管等部門要著眼行業特點,結合各自實際,抓好本系統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工作步驟

(一)自查階段(8月1日-8月31日)。各生產經營單位圍繞排查整治的內容,按照“突出重點、兼顧全面”的原則,進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隱患排查,查找、分析、解決現場存在的各類問題,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二)整改落實階段(9月1日至10月31日)。各單位要在自查階段的基礎上,集中力量加大對所查隱患的整改力度,對查出的各類隱患要定措施、定責任、定時限,確保整改到位。政府及監管部門對重大隱患整改要落實領導包案負責制,實行掛牌督辦制度,定期調度,確保國慶節前隱患治理要有實質性成果;對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要采取防范、監控措施,嚴格落實整改責任,死盯死守,確保國慶節期間不發生重大安全生產問題。同時,根據全省安全生產集中執法特別行動的總體部署,市、縣兩級要分別成立聯合執法檢查隊,對全市重點行業(領域)進行執法檢查;負有行政執法職責部門依據各自的職責在本行業(領域)組織開展執法檢查行動,推動各生產經營單位加快隱患治理步伐,防止已整改問題出現復發現象。具體工作由市安委會另行安排。

各縣(市)、區政府及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市安委會相關單位要在9月、10月上旬,對所轄區域及本行業生產經營單位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分別進行一次“拉網式”督導檢查。

市政府將分別在9月、10月下旬組成由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及安全生產專家參加的督導組,分赴各地進行督導檢查,并抽查相關企業(督導形式、內容及具體時間由市安委辦另行通知)。同時,市政府在國慶節前對這次行動進行一次綜合調度,聽取各縣(市)、區政府和市安委會有關部門的情況匯報,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

(三)總結提高階段(11月1日-10日)。針對四季度安全生產事故頻發的特點,各級各部門要在做好“百日會戰”工作總結的同時,繼續督導各生產經營單位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對排查出的隱患仍按照“定人員、定措施、定時限”的要求,繼續加大整治力度,落實整改責任,推動隱患整治,確保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平穩好轉。

五、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由副市長劉明軒同志為組長的“百日會戰”行動領導小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能的市安委會成員單位主管領導為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安監局,具體負責全市隱患治理“百日會戰”行動的日常工作。各縣(市)、區及市安委會有關成員單位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明確工作責任,建立督查機制,落實督查內容,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企業要成立由法人代表為組長的隱患治理小組,加強對確定的重大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

(二)認真安排部署。各單位要采取多種形式,認真安排部署本單位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百日會戰”行動,研究制定具體的工作方案,細化排查、督查內容,明確工作要求,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本單位工作方案的貫徹落實。各級各部門要以事故多發、高危企業相對集中的區域為重點檢查對象,以反“三非”、反“三違”和反“三超”為著力點,以全市重點監控企業為切入點,深入開展隱患治理整治行動,對一些重點隱患要掛牌督辦,明確時間、明確進度、明確責任,確保整改到位。

(三)強化綜合協調。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百日會戰”行動要統籌兼顧,點面結合,突出重點,全面深入。既要加強督促檢查,又要開展集中執法;既要突出重點行業領域,又要全面細致、共同推進;既要排查整治隱患,又要強化基層基礎;既要搞好綜合督導,又要抓好專項檢查。各級要健全工作機制,努力形成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確保該項行動的有序開展。

(四)嚴格問責制度。要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檢查,對查出的重大隱患和發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不僅要追究直接當事人的責任,還要追究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對違法違紀違規、失職瀆職,甚至參與事故瞞報的,要查明原因、認定責任、嚴肅處理,真正起到“懲處違法者、教育責任人、警示其他人”的作用。對一些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特別是對無視國法,無視政府監管,無視從業人員生命健康,以致因違法、抗法生產造成事故的,要加大刑事責任追究和經濟處罰力度,真正起到警示震懾作用。對在國慶期間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一律按高限嚴厲處罰,并在省會各新聞媒體給予曝光。

(五)深入宣傳發動。要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和宣傳方式,大力宣傳“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理念,宣傳黨和國家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提高全社會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宣傳黨和政府加強安全生產的各項重大措施,保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增強社會公眾對于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實現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的信心;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普及安全常識,增強全民安全法制觀念和安全意識;要維護人民群眾的安全生產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鼓勵舉報違法、違規和違紀現象,發揮職工群眾監督作用,推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三項建設”和“攻堅年”的深入開展。

(六)搞好信息報送。各單位要建立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百日會戰”行動信息報送制度,及時了解和掌握各單位工作的進展情況,于每月30日前書面報送當月隱患排查治理及督導情況;行動結束后,要于11月12日前將本單位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百日會戰”行動總結報市安委辦*。市政府將匯總后的情況予以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