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局打擊食用農產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
時間:2022-11-30 09:18:00
導語:農林局打擊食用農產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嚴厲打擊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省農林廳《關于下發<江蘇省打擊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的通知》(蘇農市[2008]35號)和無錫市農林局《無錫市打擊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方案》(錫農林發[2009]2號)要求,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為期4個月的打擊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行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本著治標與治本相結合、整治與規范相結合、監管與自律相結合的原則,堅決打擊在食用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以及國家明令禁止生產、銷售使用農業投入品的違法行為,確保不發生因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導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保證人民身體健康,促進現代農業健康發展。
二、整治目標
杜絕在農產品生產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嚴厲打擊在生鮮乳生產、收購、運輸環節中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生鮮乳中三聚氰胺檢測合格率達到100%;加大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監管力度,堅決取締無生產許可證、無產品批準文號、無產品標簽的“三無”飼料生產企業;嚴厲打擊在食用菌生產、流通過程中違法使用熒光增白物質的行為;進一步強化監管措施,著力解決在畜禽飼養、水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使用違禁藥物等突出問題,重大假劣農資案件查處率達到100%;農資市場秩序進一步好轉。
三、重點工作
(一)繼續開展生鮮乳專項整治行動。在前期奶站整頓和飼料整治的基礎上,繼續深入開展生鮮乳專項治理行動。一是加快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加強對奶畜養殖環節的監督指導;二是以生鮮乳運輸準運證明和交接單為重點,加強對生鮮乳運輸車輛的監督檢查;三是在全區范圍內開展生鮮乳三聚氰胺專項監測行動,嚴厲打擊在生鮮乳收購、運輸環節違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的行為。
(二)繼續開展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專項治理行動。一是組織力量進一步摸清全區飼料生產、加工、經營企業在飼料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依法嚴厲查處非法企業和相關責任人。二是規范飼料生產、加工、經營企業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加強對從業人員的道德教育和業務知識培訓,指導建立和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三是完善飼料生產企業添加劑使用申報制度,進一步加大日常監管、巡回檢查和監督抽檢的力度。四是建立針對飼料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有效監督措施和管理制度。
(三)開展食用菌專項整治行動。組織開展食用菌生產、銷售中使用熒光增白物質專項檢查,對各鎮(街道)種養殖大戶、生產企業、銷售市場開展專項檢查,一旦發現違規現象,立即進行嚴肅處理。
(四)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一是組織開展春季農資市場大檢查,以查資質、查標簽、查質量為重點,全面清理整頓無證無照和標簽不規范等不合格市場主體。二是強化大要案查處,嚴格按照“五不放過”原則,加大案件查處力度。三是廣泛開展宣傳培訓,提高農民規范化種養殖水平;四是大力推進放心農資下鄉進村,組織開展全區春季“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
(五)嚴厲打擊在食用農產品生產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一是集中開展調查,發現一起,打擊一起,處理一起。二是追溯非法食品添加物生產和銷售源頭,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依法進行查處;三是建立健全對農產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監管長效機制。
四、工作安排
(一)自查自糾階段(即日起—2009年1月10日)
制定整治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明確整治目標、任務,全面部署,廣泛宣傳,發動群眾舉報和參與專項整治工作;督促各單位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自查自糾工作;調查掌握在食用農產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的品種。
(二)清理整頓階段(2009年1月11日—3月10日)
檢查《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和《生鮮乳生產收購管理辦法》執行情況;開展全區生鮮乳生產、運輸環節三聚氰胺的監督檢測,依法查處相關違法行為;曝光一批在生鮮乳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單位,嚴肅處理犯罪單位和個人;開展春季農資市場大檢查,強化大要案查處;廣泛開展農業科普知識的宣傳教育。
(三)階段性總結階段(2009年3月11日—4月10日)
做好階段性總結,提出下一步的管理措施;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逐步建立健全生鮮乳、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質量安全的監管機制。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此次開展專項整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整治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細化分解,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具體責任落實到單位和個人。
(二)聯系實際,加強協調配合。各單位要緊密聯系農業生產的季節特點和地域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在區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的指導下,加強與質檢、食品藥品、工商、經貿、為生等部門的溝通協作,形成信息互通、優勢互補、工作互動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格局。
(三)依法執法,加強監督檢查。充分利用現有的檢測檢驗體系,制定實施監督抽檢計劃,加大檢測頻次,發現問題,限期整改。加強農業行政執法與刑事案件的銜接,及時移送案件,追究犯罪分子的法律責任。
(四)宣傳引導,加強信息報送。加強正面的宣傳和引導,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采取多種措施普及科學,提高農民的規范化種養殖水平。同時在2009年1月10日前、3月10日和4月10日分別將整治工作自查自糾、清理整頓、工作階段總結、專項整治行動書面總結上報到區農林局農林行政執法大隊,聯系人:丁亞欣,電話:*,傳真:*,郵箱:*
- 上一篇:串連蓄電池組研究論文
- 下一篇:區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執法行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