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委員會行政調解工作方案
時間:2022-12-21 11:47:00
導語:縣經濟委員會行政調解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工作目標:圍繞“堅持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的主題,按照“大調解”工作格局,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充分運用行政調解化解行政爭議和與行政管理相關的民事糾紛,促進系統和諧穩定。
二、行政調解組織機構及人員
成立行政調解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主任劉海清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副主任馬克儉同志擔任,其他班子成員及科室負責人為成員。行政調解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行政調解室)設在法規科,由袁天貴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調解人員由馬克儉、袁天貴二同志擔任,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三、行政調解的重點和原則
行政調解:指國家行政機關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與本機關行政職權有關的糾紛,通過疏導勸解,促使各方當事人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達成一致協議,從而解決矛盾糾紛的一種行政救濟行為。
(一)行政調解的重點
縣經委機關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產生的行政爭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與縣經委管理相關的民事糾紛。
(二)行政調解遵循的原則
1.自愿原則。調解要尊重當事人意愿,不得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方式和調解結果;
2.合法原則。行政調解要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政策,公正、公平地處理糾紛,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合法權益;
3.平等原則。行政調解中雙方當事人,包括接受上級行政機關調解的行政機關和管理相對人,在行政爭議調解中地位平等,雙方尤其是行政管理相對人有自愿、充分、真實地表達自己意愿的權利;
4.積極主動原則。機關工作人員應增強行政調解意識,積極主動排查、發現行政爭議,積極主動調解行政爭議,積極探索化解行政爭議的措施、辦法,主動加強與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配合;
5.誰主管誰負責原則??h經委機關對與本機關行政管理職權有關的糾紛負責調解。
三、調解糾紛應當符合的條件
一是調解對象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當事人;二是該矛盾糾紛與縣經委行政職權有關;三是該矛盾糾紛具有可調解性。
四、行政調解工作規定
對依法應當由經委機關調處的民事糾紛,調解人員應當根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建立健全有關民事糾紛調解的具體工作程序,積極探索解決民事糾紛的新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經委機關調解的民事糾紛,達成協議的,應當制作調解協議書;調解不能達成協議的,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救濟權利和渠道。
縣經委行政復議工作機構在行政復議案件辦理過程中,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規定的調解原則、范圍,優先適用調解解決行政爭議,力爭把行政爭議化解在行政程序中??h經委行政復議工作機構要注重運用行政和解的方法解決行政爭議,對于行使自由裁量權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引發的復議案件,要積極促成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在復議決定作出前自愿達成和解。
- 上一篇:質監局發展行業質監整治方案
- 下一篇:信息系統安全檢查自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