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11 05:32:00

導語:林業局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局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

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要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防治方針,全面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災害防控體系建設,強化行政執法和行業管理,突出抓好美國白蛾監控工作及重點區域林業有害生物綜合治理,嚴防外來有害生物入侵,保護我市生態安全,促進生態環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目標任務: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控制在4.5‰以下,無公害防治率達到84%以上,監測預報準確率達到82%以上,產地檢疫率達到96%以上。

二、重點工作及主要措施

(一)抓好重點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加強對我市窗口地帶和重點生態區域林業有害生物進行防治,確保生態景觀不受破壞。對我市主要林業有害生物松毛蟲、天幕毛蟲、落葉松鞘蛾、葉蜂、鼠害及時進行防治。

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要繼續推行“限期防治通知書”制度,針對主要林業有害生物,及早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案,并做到防前有作業設計,防后有效果調查。在防治方法上,要大力推廣仿生、植物源藥劑及生物天敵的應用技術,保護環境,實現災害的可持續控制。

在防治形式上要做到跨區域的協同聯動,統一行動。防治組織上要探討行之有效的防治模式,鼓勵和引導成立防治專業隊、防治服務公司參與承包防治。森防部門要做好測報、防治技術方案的制定、作業監理和防治效果檢查驗收工作。

為了確保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將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加大檢查考核的力度,把各項目標任務量化賦分,并以此為依據深入考查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根據得分情況進行排隊,并通報全市。

(二)加強防控體系建設,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繼續抓好《突發有害生物事件應急預案》的落實,完善應急組織體系建設,建立應急防控機制;加強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積極做好測報點、標準站、藥劑藥械庫建設工作,提高對突發林業有害生物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抓好檢疫除害處理系統、應急防控系統、信息傳輸處理系統、天敵繁育場等項目建設。

(三)加強監測預報,提高災害預警能力

加大利用誘蟲燈、性誘劑、植物性引誘劑等蟲情測報技術的推廣力度。加強對預測預報工作的管理,充分發揮國家級、省級中心測報點監測功能,及時、準確上報各種監測數據,準確病蟲情預報,不斷提高災害預警能力,為科學防治提供依據。協同氣象部門,面向社會及時林業有害生物警示信息和宏觀預測。

對美國白蛾的監控工作,根據我市《20*年度美國白蛾防控實施方案》,在涿鹿縣、懷來縣、赤城縣、宣化縣和宣化區五個重點監控區設立美國白蛾監測點34個。每個監測點懸掛誘蟲燈1臺,安排蟲情調查員進行監測。外圍監控區的各縣區要在主要地段設立美國白蛾監測點,配備蟲情調查員,隨時關注有無美國白蛾的發生。在美國白蛾的發生季節實行值帶班制度和日報告制度。嚴格督查管理,確保各項防治措施落到實處。

(四)強化檢疫執法,嚴防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傳播

按照《植物檢疫條例》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規范調運檢疫程序,杜絕只開證不檢疫現象,重點搞好林木種子、苗木、木材、花卉等森林植物及產品的調運檢疫,完善《檢疫要求書》制度,防止林業有害生物隨林產品調運擴散蔓延,確保林業生產安全。南方冰雪災害造成大面積林木折倒,為嚴防疫區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隨清理采伐林木外銷造成疫情傳播,各縣森檢部門要嚴格調運檢疫和復檢,嚴防松材線蟲病等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傳入我市。加大苗木的產地檢疫和復檢力度,從嚴把關,未經檢疫的苗木不能用于造林。在造林工程結算時,沒有檢疫證書的不預結算苗木費。

(五)加強森防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的整體素質

各縣區要建立起獨立的森防機構,配備專職人員從事森防工作。在硬件設施上要按照國家林業局制定的標準站建設標準進行建設。在人員安排上要把那些思路清晰、業務過硬、工作積極主動的人員調整到森防崗位上來。鼓勵技術人員積極參加培訓或進修學習,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務于森防事業。

(六)積極開展行業宣傳,爭取全社會力量支持森防事業

宣傳工作是森防部門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我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相對薄弱的環節。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廣播、互聯網、簡報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提高各級領導及廣大人民群眾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認識。同時,通過宣傳,普及林業有害生物的法律法規、識別及防治知識,宣傳森防工作的所取得的成績和當前形勢任務,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外部環境。提高全社會對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關注程度,推動我市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