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指標體系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13 09:47:00

導語:統計指標體系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統計指標體系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和工作要求

(一)總體思路。根據各級能源消費總量的核算方法,從能源供應統計和消費統計兩個方面建立健全能源統計調查制度。以普查為基礎,根據國民經濟各行業的能耗特點,建立健全以全面調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等各種調查方法相結合的能源統計調查體系。

(二)工作要求

1.統一部署,分工協作。能源統計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能源統計制度。各縣(市)區要建立適合本地能源統計核算和節能降耗工作需要的地方能源統計制度;各級政府部門、能源產品生產經營企業也要盡快建立有關能源統計制度,做好各項能源指標統計。

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能源統計業務建設,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加快建立安全、靈活、高效的能源數據采集、傳輸、加工、存儲和使用等一體化的能源統計信息系統。

2.夯實基礎,依法統計。各社會用能單位要從儀器儀表配置、商品檢驗、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等基礎工作入手,全面加強能源利用的計量、記錄和統計,依法履行統計義務,如實提供統計資料。

各級要重點抓好“雙百”重點耗能企業、省考核的“雙三十”的重點縣(市)區和重點企業以及市考核的10個縣(市)區和100家重點企業。加強對基層能源統計工作的檢查和指導,督促做好人員配備、業務培訓、健全制度等基礎性工作,切實提高源頭數據質量。

3.加強領導,提供保障。建立健全能耗統計指標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加強領導,安排必要經費,為盡快建立我市統一、科學、規范的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建立健全能源生產統計

(一)進一步完善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產品產量統計制度,增加能源核算所需要能源品種統計目錄。

(二)建立規模以下工業企業煤炭、電力等產品產量統計制度。

調查內容:煤炭生產量、銷售量、庫存量;發電量。

調查范圍:規模以下的煤炭生產企業和電力企業。煤炭產品產量調查的范圍按照安全監管部門核定的頒發煤炭生產許可證的規模以下煤炭生產企業名單確定。

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市統計局組織全面調查。

三、建立健全能源流通統計

以能源省際間流入與流出統計為重點,逐步完善市間流入與流出統計,建立健全能源流通統計。

(一)煤炭。

調查內容:全市煤炭銷售量。

調查范圍:全部煤炭生產、流通企業。

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工業發展促進局組織全面調查,提供全市數據。

(二)原油。原油流入與流出量可根據現有海關統計和工業企業能源統計報表中有關指標計算取得。具體方法是:

原油產地:本地區原油凈流出量(正數)或凈流入量(負數)=原油產量+進口量-出口量-工業企業原油購進量

原油產量從工業企業月度生產統計報表取得,工業企業原油購進量從工業企業季度能源消費統計報表取得,進口量、出口量數據從海關進出口統計取得。

(三)成品油。成品油流入與流出量通過建立《成品油批發和零售統計報表制度》取得。

1.在經省、市商務廳(局)批準的經營成品油批發業務的企業(單位)范圍內,建立成品油購進、銷售、庫存統計制度。

調查內容:能源商品購進量、購自省、設區市外,銷售量、售于省、設區市外、售于批發零售企業,庫存量。

調查范圍:經省、市商務廳(局)批準的經營成品油批發業務的全部企業和產業活動單位。

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逐步完善。

調查方式:市統計局和市商務局共同組織全面調查。

2.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成品油零售企業(單位)范圍內,建立成品油銷售、庫存統計調查制度。

調查內容:能源商品銷售量、庫存量。

調查范圍: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成品油零售企業、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單位。

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市統計局和市商務局共同組織全面調查。

(四)天然氣。天然氣流入與流出量由市統計局組織調查。

(五)電力。電力的輸配數量,由*市供電公司提供。

(六)其他能源品種。洗煤、焦炭、其他焦化產品、液化石油氣、煉廠干氣、其他石油制品、液化天然氣等產品地區間流入與流出調查,采用與原油相同的方法進行核算,即利用海關進出口資料和工業企業能源消費統計報表中的有關指標計算取得。具體核算方法:

其他能源品種本地凈流出量(正數)或凈流入量(負數)=本地生產量+進口量-出口量-工業企業購進量

四、建立健全能源消費統計

通過建立健全能源消費統計,反映能源消費結構,為市、縣(市)區進行能源核算提供基本數據支持,對能源供應統計無法取得的資料以能源消費統計予以補充。近期重點加強各級能源消費數據核算基礎,建立縣級能源消費核算制度和評估制度。

(一)完善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能源購進、消費、庫存、加工轉換統計調查制度,增加調查頻率,增加可再生能源、低熱值燃料、工業廢料等調查目錄,增加余熱余能回收利用統計指標。

(二)建立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個體工業能源消費統計制度。這部分企業生產工藝、設備比較落后,能耗高,調查其能源消費對于指導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反映節能減排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調查內容:煤炭、焦炭、天然氣、汽油、柴油、燃料油、電力等消費量。

調查范圍: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和個體工業。

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國家統計局*調查隊組織抽樣調查。

(三)建立農林牧漁業能源消費調查制度。

調查內容:煤炭、汽油、柴油、燃料油、電力等消費量。調查范圍:從事農林牧漁生產經營活動的法人單位和農戶生產用能。

調查頻率:年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法人單位由市統計局組織重點調查,農戶生產用能由國家統計局*調查隊組織抽樣調查。

(四)健全建筑業能源消費統計。建筑業能源消費量擬采取普查年份全面調查、非普查年份根據有關資料進行推算的方法,取得建筑業能源消費數據。市統計局負責組織調查。(五)建立健全第三產業能源消費統計調查制度。第三產業涉及范圍廣泛,單位數量眾多,需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經營類型企業的能源消費特點,采取不同的調查方法,進行統計調查。對餐飲業分規模建立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統計制度;交通運輸行業按照不同運輸方式建立相應的調查制度。第三產業的其他行業能源消費電力所占比重較大,由市供電公司通過健全社會用電量統計,提供分級、分行業能耗核算所需的資料。

1.餐飲業。餐飲業單位數量多、分布面廣、能源消費品種較多、調查難度大,將其分為限額以上企業、限額以下企業和個體兩部分進行調查。對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實行全面調查,對限額以下餐飲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實行抽樣調查,取得樣本單位能源消費量數據,按照樣本單位能源消費資料推算其總體能源消費量。

調查內容:煤炭、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消費量等。

調查范圍:限額以上企業,限額以下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市統計局在限額以上企業和限額以下企業和個體戶分別組織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

2.交通運輸業。按照不同運輸方式建立能源消費統計調查制度。

(1)鐵路、航空、管道運輸業。

調查內容:煤炭、煤氣、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消費量等。

調查范圍:鐵路、航空、管道運輸企業。

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省統計局反饋數據。

(2)公路、水上運輸和港口。

公路、水上運輸和港口是指從事公路、水上營業性運輸和港口裝卸業務的企業(包括個體專業運輸戶),不包括社會車輛和私人家庭車輛的交通運輸活動。運輸企業管理分散、流動性強,需要對不同性質的運輸企業采取不同的調查方式。對從事公路、水上運輸的個體專業運輸戶實施典型調查,按照單車(單船)年均收入耗油量或單位客貨周轉量耗油量、交通主管部門登記的車(船)數量,推算其能源消費總量。逐步建立城市公共交通能源消費統計制度。

公路運輸

調查內容:汽油、柴油消費量。

調查頻率:年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范圍:全市營業性公路運輸載客汽車和載貨汽車;不包括城市公交、社會車輛和私人家庭車輛。

調查方式:典型調查,由市統計局、市交通局組織實施,市交通局負責提供全市分縣(市)區的營業性運輸車輛數據;市統計局負責對不同類型樣本車輛能耗情況的調查,推算公路運輸能源消費總量。

水上運輸和港口

調查內容:柴油、汽油、燃料油、電力、煤炭等消費量。調查頻率:年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范圍:全市從事水路客、貨運輸活動的企業法人單位和規模以上港口。

調查方式:全面調查。由市統計局組織實施。

城市公交

調查內容:柴油、汽油、天然氣等消費量。

調查頻率:季報。

調查范圍:城市公共交通車輛。

調查方式:全面調查。由市建設局會同市統計局研究制定具體方案。

(六)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能統計制度。

1.城鎮居民生活用能。

調查內容:煤炭、汽油、柴油、城市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消費量等。

調查范圍:與現有城鎮住戶調查范圍相同。

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國家統計局*調查隊組織抽樣調查。

2.農村居民生活用能。

調查內容: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力消費量等。

調查范圍:與現有農村住戶調查范圍相同。

調查頻率:季報,20*年年報正式實施。

調查方式:國家統計局*調查隊組織抽樣調查。

(七)建立健全主要建筑物能耗統計制度。針對飯店、賓館、商廈、寫字樓、機關、學校、醫院等單位的大型建筑物,由市建設局會同統計局研究建立相應的統計制度。

(八)建立健全能源利用效率統計制度。能源利用效率統計主要是指單位產品能耗、單位業務量能耗統計。目前在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范圍內建立了25種重點耗能產品,108項單位產品能耗統計調查制度。在此基礎上,逐步擴大統計范圍,由年耗能1萬噸標準煤以上工業企業逐步擴大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逐步增加耗能產品的統計品種。(九)完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統計制度。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核能、生物質能、水能、風能、太陽能、地熱等。目前,除核電、水電有規范的統計制度外,其他能源的利用因數量較少,缺乏統一的統計計量標準,統計制度尚不健全。要在抓緊制定統計標準的同時,積極探索和研究建立相關統計指標和統計調查制度,盡快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完整地納入正常能源統計調查體系。

有關能源統計制度、調查表、核算方案等,由市統計局另行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