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能實施方案

時間:2022-01-13 03:00:00

導語:縣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能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提高行政效能實施方案

、總體思路

按照《行政許可法》提出的“一口對外、一門受理、一次告知、一站辦公、一地辦結”工作機制要求,通過實施清理審批(許可)項目、歸并審批職能、實行成建制進駐、并聯審批、超時默許、一審一核等一系列的審批制度改革,達到運行順暢、職能高效、服務便捷的目的,從而進一步優化全縣投資環境,推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二、主要工作目標和任務

(一)歸并審批職能,成建制進駐

第一批重點涉企部門成立審批服務科并成建制進駐“中心”辦公,共涉及發改局、工促局、衛生局、建設局、商務局、國土局、環保局、交通局、質監局、工商局、國稅局、地稅局、公安局等13個部門。由于受縣行政服務中心場地限制和其它原因,計生局、民政局、文體局、教育局、人勞局、規劃局、財政局、物價局、煙草局、林業局、水務局、科技局、人防辦、農經局、氣象局、畜牧局、信用聯社等17個部門將作為第二批成立審批服務科成建制進駐“中心”辦公的部門,但由于目前第二批成建制進駐“中心”辦公的部門尚未成立審批服務科,為便于開展工作,必須確定本部門首席代表和相應工作人員進駐“中心”辦公,其中人勞局、農經局、物價局、人防辦、氣象局、煙草局、財政局等7個部門作為臨時窗口,可定期到“中心”辦公。

(二)歸并審批職能的方式、方法

1、歸并職能。參照《*縣依法實施的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目錄》,將各單位分散在部門內部多個科室的行政審批及服務事項以及下屬事業單位履行的審批職能相對集中到一個科室,使審批職能權限相對集中。

2、行政審批服務科的設置。部門行政審批及服務職能歸并后,原有科室職能弱化,在歸并或撤銷原科室的基礎上設置行政審批服務科。同時,也可以將應歸并的審批職能,歸并到本單位其他某個科室,并在此科室加掛行政審批服務科的牌子。

3、調整和整合有關單位的“三定”方案。各有關單位按照歸并職能的原則對內設機構職能和人員配置重新核定,把應歸并的職能和人員從內設機構的“三定”方案中剝離到行政審批服務科或審批窗口。審批服務科的人員編制設置,各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進行調整,調整后的“三定”方案需經縣行政服務中心審核后報縣編委辦審批。垂直單位可按照本方案研究是否成立審批服務科,如果不成立行政審批服務科,必須確保本方案所列進駐審批項目全部進駐,同時根據進駐項目確定相應工作人員,并明確一名股級干部負責主持本單位窗口工作。

(三)關于設立分“中心”的問題

目前縣行政服務中心在公安局交警大隊和農經局農機監理站分別設有兩個分“中心”,考慮到縣行政服務中心現有場地條件,再增設兩個分“中心”,即“人勞局社保中心”和“建設局房產交易中心”。

三、時間安排

整項工作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2008年12月3日至10日):縣動員會議結束后,本方案涉及到的相關部門要及時召開會議傳達縣動員會議精神,制定本部門具體實施方案(含完成時限),并務于2008年12月10日前將具體實施方案及擬進入縣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登記表上報到縣行政服務中心。

(二)組織實施階段(2008年12月11日至31日):各部門要抓緊核定本部門進駐行政審批服務項目,保證所列項目全部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

(三)檢查驗收階段(2009年1月1日至15日):各職能部門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工作完成后,縣政府督查室將會同縣監察局、編委辦、行政服務中心對各部門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事項進行全面督導檢查。

四、總體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確保此項工作按時、按質完成,縣成立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詹曉陽擔任,副組長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解桂林擔任,成員由縣政府督查室、監察局、編委辦和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和單位主要領導組成。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縣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進行指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相關部門和單位進行糾正。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行政服務中心。

(二)確保進駐人員素質。各職能部門在確定進駐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時,要選派政治素質較高的中青年業務骨干進駐“中心”,把“中心”作為培養干部的基地,窗口負責人原則上由派駐部門的中青年后備干部擔任。同時,撤換本部門臨時人員,保證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正式工作人員到“中心”辦公,全權負責辦理本部門行政審批事項。

(三)杜絕“兩頭跑”現象。已設立行政審批服務科的部門,要及時調整、整合部門內部職能,其他科室不再承擔行政審批職能。同時,要切實向行政審批服務科充分授權,獨立行使行政審批權,保證一、二類審批服務項目即來即辦。各進駐部門要明確一名分管領導,保證三類審批服務項目按時辦結,從根本上解決“體外循環”、“客戶兩頭跑”等問題。

(四)完善管理體制。本方案確定的30個部門由“中心”負責對部門審批服務事項辦理情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并納入“中心”的考核評價體系。各職能部門行政審批服務工作實績將納入單位主要領導和領導班子年度目標管理考核、文明單位評選和行風評議范圍。